文|李晓伟
《王树军:一颗匠心打破国外垄断》是大国工匠王树军的传记,讲述了普通而又卓越的中国制造业一线工人——山东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王树军的成长历程。这部作品不仅是王树军的工匠成长史,更是中国装备制造业从追赶到并跑、再到局部领跑的时代赞歌。作品呈现了从“615厂”到“一号工厂”的产业变革,从机械维修到设备设计再到自动化、智能制造的纵深推进,以及追求卓越的个人理想与“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这一国家战略之间的内在统一。
《王树军:一颗匠心打破国外垄断》
田裕娇 著
中国工人出版社
人物形象的多维构建
与精神谱系的传承
作品从王树军少年时代的微末记忆写起,童年的小跳蛙、喜鹊闹钟、拆坏的喇叭,这些日常意象包含的灵感,为数十年后王树军成为设备维修专家埋下了伏笔,让我们看到一个大国工匠的萌芽过程:从最初的“拆”与“修”出发,在物质世界的微观处寻觅机制的奥秘,先是好奇与探究,继而是沉淀与历练,最终在澎湃的工业化浪潮中成就不凡和卓越。
王树军是优秀“产业工人”的缩影,他在个人奋斗与集体荣誉、国家命运之间构建起了三重精神坐标:家庭记忆(原乡诸城与父亲榜样)、企业血脉(615厂的老工匠传统与设备拆修的实务经验)、时代使命(大国工匠、装备崛起、智造升级)。从带他入门的王志贤师父,到陪伴成长的工友,再到后来他带领的徒弟、同事、外企专家、海内外合作伙伴,这些人物的关系线索不是简单的师徒传授,而更像一条精神传递的长河,不断涵养工匠的精神内核。薪火相传的终极意义是工匠精神的未来指向,作品强调传承、教学、导师制,强调“后浪”的成长。从一个人的职业路径,到中华工匠精神在新一代中的延续与光大,在王树军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工业血脉的接力:老一辈工匠艰辛耕耘,中年一代砥砺创新,新一代学子接过火炬。这种代际传承的叙事,让作品远不止于个人成就的书写,更是一种产业文化与工业文明的积淀。
中国传统文化底色对王树军的人格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田裕娇多处引用苏轼、郑板桥等历史文化人物的诗词和典故,折射王树军的人文情怀、工匠情结和创新精神。传统文化、历史记忆、故园生活与工业发展,在王树军的成长历程中融合凝聚,也体现出作者的文化自觉:一方面,传统文化为现代制造业注入精神底色;另一方面,后工业时代的技术语境中也包含着传统人文精神的转化与再生。文化与产业相互渗透,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内在的复合性:以坚韧、求实、创新的价值观念为内核,将数控机床的钢铁脉动与华夏文明的文化血脉相链接,以大国工匠的养成,回答了时代转型中“我们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精神追问。
王树军从一线设备维修员成长为首席技师的历程,标志着“工人”在社会分工链条中的身份嬗变与价值提升。作品强调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尊重创造,工人不是流水线上机械重复的“螺丝钉”,而是能动性与创造力的主体,他们有尊严、有思考、有追求,这种对工人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正面书写,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相吻合,并隐含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深度观照和前瞻反思:只有建立在对劳动者的充分尊重、对人才的持续培养基础上,中国工业体系才能持久地迭代与繁荣。
工业美学的生动画卷
与有温度的文学书写
作品用了大量篇幅描绘机械设备的构造、精度、故障与改造,这些技术性叙事容易流于刻板单调,但作者以工匠美学的态度,将机械精度与人类智识、设备改造与精神提升相互交织。工业现场不只是技术展示的空间,更是人性与智慧的试验场。在本质上,作品面对的是繁复的机械结构、高端数控设备和严苛的工艺标准,作者努力把技术术语和参数指标融入文学表达,无论是对设备内部液压系统的细微调适,还是对机械构造的精巧设计,突出技术本身与美学理念的内在关联,为机械领域的审美呈现提供新的表达路径,作品因而具备了专业与诗意并存的独特气质。
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历史进程。王树军的命运与企业发展、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潍柴老厂区到新世纪后的一号工厂,从最初“拆不动外国设备”到日后“逾越洋专家”,并自主设计自动化生产线,这段历程恰恰映照出中国工业从引进仿制到自主研发、从零散配套到整体升级的产业史诗。作品的叙事结构具有清晰的时序进程与渐变式的层层递进。从王树军初入工厂的懵懂,到中年时期的成熟担当,再到肩负传承与创新使命,把个体人生的跃迁与中国制造业的迭代统一在动态发展的时间轴上。这种叙事设定,强化了作品的思想纵深和开阔的历史维度。
作品常用对比和隐喻,把精密设备比作“秘境”,拆装工具比作“钥匙”,将国外专家的技术封锁比作封闭的房间,将创新突破喻为秘径的开启。这些类比,为机械世界植入了带有思想跃动与独特审美体验的芯片。整部作品语言简洁而有韵味,时而抒情又有沉思,冷峻的工业理性附着在有温度的审美意象上,呈现出工业题材纪实文学难得的饱满情感。与此同时,作品多次使用镜像式对照:从童年的拆解铁皮青蛙,到成年后的拆装高精密数控机床;从最初面对外国专家技术壁垒时的仰望,到日后平等乃至超越的技术对话,这种明暗交织、首尾呼应的叙事镜像,让我们在时空对比中更深刻地体认人物精神的升华与时代版图的扩展。
家国情怀
与使命担当的相互映照
当王树军走上大国工匠的领奖台,见证国庆阅兵,以及与国外专家平等对话,这一切都在强化国家叙事。个人的奋斗历程与国家文明进步和民族工业成熟相关联,个人价值的提升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通过“设备故障率降低”“标准制定”“热效率突破”这样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来具象呈现,这种现实维度的扎实书写,让“家国情怀”变得具体而有力量。
作品不局限于内部发展,而是通过跨国企业合作、设备引进与专家交流,体现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及追赶步伐。面对“卡脖子”技术的封锁与竞争,王树军的执着探索,不仅关乎个人荣誉和企业效益,更是民族工业内生动力的生动写照。作品通过对国际市场规则、技术谈判、设备引进和设备改造过程的记述,突出了中国工匠在全球竞争格局下形成的自主意识。中国工人的技术突围、标准构建与专利创新,是在国际话语竞争和全球政治经济体系中形成自主话语权艰辛过程的见证。
从技术落后的工厂到成为先进制造的典范,作品全景式呈现了一个企业的空间转换,以及时间维度上的深层延展。王树军的个人成长内置于中国工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引进模仿到自主研发的历史转轨中,这种历史纵深感使文本超越个人奋斗史的有限边界,成为一部汇聚时代力量的工业题材鲜活诗篇。在王树军坚实有力的步履中,我们看到整整一代人乃至几代人对于国家使命和未来愿景的回应。作品结尾处对1万亿目标的期盼,对年轻“后浪”的呼喊,把视线引向未来,在技术快变、国际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应继续保持信心与耐心,用坚韧和智慧为中国智造谱写新的篇章。
总之,这是一部融工业现实主义、工匠精神、家国叙事与时代浪潮为一体的优秀作品。没有跌宕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却以细腻真切和有温度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当代中国工匠的精彩画像与奋斗轨迹。王树军的经历不是个例,而是千千万万产业工人的缩影,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过程中的坚实脚印。作品闪耀着专业技能的光彩,蕴含了人格的厚度与时代的温度;技术与精神、细节与宏愿、个人与时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丰富而深沉的新时代产业画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