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7年稳定在Ⅱ类,南水北调已累计向北方输送清水超80亿方,全省96个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Ⅲ比例为100%……近年来,江苏水生态环境含“绿”量满满。12月30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苏“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十四五”以来,江苏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铁腕治污,系统修复,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在断面数量翻番、全国最多的情况下,国考断面水质连续三年达到优级水平。
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7年稳定在Ⅱ类
“江苏地处长江、淮河流域下游,拥有江河湖海,长江横贯东西,太湖、洪泽湖镶嵌南北,东临黄海,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全省水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7%,居全国之首。”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张玉国介绍,江苏统筹推进重点流域治理,深入开展污染源头防治,持续强化重要水体保护,不断提升治理能力水平。
近年来,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始终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其中,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7年稳定在Ⅱ类,主要通江支流连续3年稳定在Ⅲ类及以上。从生态状况看,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量呈现恢复态势,中华鲟、胭脂鱼、水禾等珍稀濒危动植物被记录发现,多年未监测到的鳤鱼重归视野,刀鱼资源丰度“一路向上”,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江苏率先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工作,累计排查长江入河排污口1.6万个,整治完成率达99%。稳步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沿江地区累计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300万吨/日、新建改造管网4000余公里。
在绿色发展方面,江苏高标准打造南京幕燕、江阴滨江、南通五山等一批沿江特色示范段,带动沿江整体生态修复,累计腾退长江岸线84.6公里,自然岸线比例提升至64.4%。
同时系统保护修复,全省建成40个生态安全缓冲区、开展16个“生态岛”试验区试点,协同推进长江、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一体化建设,形成“水韵江苏”的重要地标。
“十四五”期间实施流域骨干工程1074项
在污染源头防治方面,江苏将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治本之策,“十四五”期间推进实施流域骨干工程共计1074项,项目总投资1273.74亿元。
深化工业污染防治,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完成全省225家城镇污水处理厂和4867家工业企业技术评估。
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定期开展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2024年,全省96个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Ⅲ比例为100%。
统筹开展美丽河湖保护建设工作,天目湖、吴淞江、秦淮河、小溪港、芒稻河等案例被评为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加强联保共治,与上海、浙江、安徽等相邻省份签订联防联控合作协议,与山东、安徽、河南省同步出台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推动流域上下游形成协同治理、责任共担、应急联动的良好工作局面。
接下来怎么做?
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3%以上
2025年,江苏将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全面推进美丽江苏、水韵江苏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更加系统推进流域治理。始终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深入开展长江干流通江支流水质稳定达标专项行动,“一地一策”“一标一策”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以江北运河及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白马湖等“一河六湖”为重点,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扎实推进江北运河沿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二是更加深入实施本质治污。持续开展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推进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程,2025年全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80%,“十五五”期间继续稳步提升。实施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工程,确保治一条成一条。利用好全省水产养殖智慧管理平台,推动各地规模以上养殖池塘逐步实现尾水达标排放。进一步推广农田排灌系统循环生态化改造、秸秆离田综合利用、水稻直播改机插等农田退水治理措施。
三是更加全面推进三水统筹。以美丽河湖建设为统领,加快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要素协同治理、统筹推进转变,到2027年全省美丽河湖建成率累计达到43%以上,逐步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目标。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卢河燕 文/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