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对我国来说意义重大,因此八一电影制片厂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有计划要拍一系列电影纪念它。然而,后来国内风波不断,拍摄计划只好一拖再拖。直到1986年,此事才出现了转机。

杨尚昆:“剧本不好不拍”

杨尚昆:“剧本不好不拍”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国内形势趋于稳定,各行各业也重新焕发生机。中央觉得现在正是个好时候,有精力也有能力把三大战役搬上荧幕。1986年1月,八一电影制片厂正式受命启动三大战役的电影拍摄工作,并将此电影命名为《大决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对此事很重视,专门组织人员开会,对创作思想、主题风格等内容都做出了指示。《大决战》涉及的史实众多,又对我国来说有重要意义。

因此,拍什么、怎么拍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但好在有杨尚昆把关,工作组也算是找到了主心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拍电影的第一步就是写剧本,一个好的电影百分之八十都要靠一个好的剧本。为了打磨出一个好剧本,杨尚昆多次叫来主创人员进行研究讨论——“《大决战》拿出来就一定能站住脚,剧本不好不拍,要改就改剧本,不能在将来拍成的影片上改。”这句话就是杨尚昆对剧本的重视和做出好剧本的决心。

为了创作好剧本,编剧和创作班底到处走访、调查,三个战场,六千万字的史实,凡是能查到的资料几乎没有他们没看过的。在初稿完成后,负责剧本创作的相关工作人员也没有停下脚步,不断的润色、不断的丰满剧情,最终创作出了史与诗完美结合的《大决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表扬林彪

如何表扬林彪

编剧和创作组在创作剧本时遇到过不少问题,其中最棘手的莫过于如何表现林彪这个人物了。林彪是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重要主指挥员之一,要拍这两个战役,肯定不能饶过林彪。

可在那个“十年”之后,林彪早已变成了负面形象。拍《大决战》是为纪念英雄、扬我国威,要是大篇幅出现林彪算什么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有人提出是否不写林彪,或者用一两个侧影一笔带过?这样的想法在创作组里占了多数,可杨尚昆知道了却直接否定了。杨尚昆觉得林彪纵然千般不好,那也是后来的事儿,早年的功勋都是实实在在的。既然是反映史实,怎么能因为后来的不好就否认前面的好呢?

杨尚昆对创作组作出指示,不但剧中不能没有林彪,还要照实写林彪——“不写林彪,那当年东北战场的仗谁打的呢?”有了杨尚昆定调,创作组就像服了定心丸一样,开始放开手脚在剧本中真实地反映林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看来,当年要是没有杨尚昆拍板,《大决战》恐怕就要少一个主演,那真实性和艺术性大打折扣的《大决战》就不会有今天的口碑了。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昼锦,何映宇.影片《大决战》中是如何表现林彪的[J].党史博览,2019(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