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2、1,你好2025!”2024年12月31日晚,一场古意和新貌兼备的迎新年活动在北京首钢园、天津鼓楼广场、河北正定长乐门广场同时拉开帷幕,京津冀三地联动共同迎来新的一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首钢园跨年倒计时活动现场。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郑建卫 摄

“小小高粱秆,遍布京津冀。”在北京首钢园跨年倒计时活动现场,来自廊坊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徐晶晶说。徐晶晶带来了一座半米高的北京故宫角楼模型,飞檐斗拱,栩栩如生,吸引了众多北京市民的目光。

“高粱是典型的北方作物,高粱秸秆扎刻是诞生在廊坊的非遗技艺,但它是根植在北方文化的土壤上,在北京也很受欢迎。”徐晶晶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10年来,让“土里土气”的秸秆扎刻技艺在北京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她父亲创作的三件作品被北京民俗博物馆收藏。

当天晚上,北京首钢园里灯火璀璨,高炉、冷却塔等标志性建筑在灯光映照下,勾勒出刚硬又迷人的轮廓,来自河北的非遗项目廊坊秸秆扎刻、薛记糕点在首钢园热烈的迎新年氛围中,与园内京津文化项目相互呼应,丝毫没有违和感。

“我觉得我也是半个河北人。”北京卫视主持人雅淇说。雅淇是跨年倒计时活动北京现场主持人之一,她对记者说:“我主持过6次北京跨年倒计时活动了,今年是第一次主持三地联动的现场活动。我爸妈就住在廊坊燕郊,在刚才倒计时结束时,我也在为河北的广大父老乡亲问候新年。”雅淇笑着说。

文化相通,经济相连,京冀握在一起手越来越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鼓楼津声”跨年倒计时活动现场。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鼓楼巍峨挺立,射灯璀璨夺目,街道人头攒动。当晚,天津市南开区鼓楼广场同样热闹非凡,“鼓楼津声”跨年系列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

23时30分,裸眼3D投影灯光秀率先精彩上演,鼓楼东城墙、北城墙瞬间化为幕布,惊艳众人。海河上的桥、洋气的五大道建筑一一闪过,津城的传统韵味与现代风情交织呈现。在感受“津津有味”的同时,灯光秀上河北元素不断闪现:正定古城、赵州桥、保定驴肉火烧、“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宣传语吸引了天津市民不停拍照。

“要说石家庄,我太熟悉了,我大姨家就在石家庄棉二,小时候我经常去。”居住在鼓楼附近的天津市民李女士说,“天津曾经是河北的省会,现在我们喝的水也有来自河北的滦河水。”

崔先生是中国海油公司一名员工,工作地点在天津,与在石家庄的妻子、孩子过着“双城”生活。平时基本每两个月回一次石家庄,今年元旦只放一天假,就没有回石家庄。“以前坐火车回石家庄需要三四个小时,现在最快的高铁一个半小时就到了。”崔先生对轨道上的京津冀感触颇深。

“日常生活中,我也会接待一些北京、河北的朋友,推荐天津一些citywalk的漫游目的地。我正在创作《海河传》,2024年在河北十几个县市进行了田野考察,希望让更多的京津冀读者了解三地不光地理相连,更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天津城市作家徐凤文说,希望新的一年《海河传》第一卷能够早日顺利出版,更希望今后在北京、河北考察过程中发现、发掘出更多精彩的海河故事。

山水相连,文脉相牵,津冀共同推动着区域的协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冀望未来 共启华章”2025京津冀跨年倒计时现场。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袁立朋 摄

“你好,北京!”“你好,天津!”“2025新年快乐”……23时30分,河北正定长乐门前千余架无人机悄然升空,它们组成的一幅幅文字和图案闪耀着夜空,河北组织的“冀望未来 共启华章”2025京津冀跨年联欢活动在正定同步举行。

在长乐门前寓意着瓣瓣同心的圆形舞台上,源于战国的常山战鼓与激扬民族精神的中华武术共同演绎出燕赵气概、时代精神。接近24时,伴随着全场大合唱的歌声,现场嘉宾和各界群众代表携手开启“时间之门”,长乐门上璀璨灯光亮起、射向天空。随后,京津冀跨年联动画面在主屏幕上同步出现,一同开启新年的钟声倒数,京津冀三地群众共同迎来了充满无限希冀的2025年。

“我是安新县人,同时也是石家庄的大学生,今天能在正定参加跨年活动,我感到很自豪!”来自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大一学生骆林华说,在过去的2024年,自己经历了高考,是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的一年。今晚和北京天津的青年学生们通过大屏幕共同迎接新年,特别有新意。“看,这就是我家乡!”看到正定长乐门上空的无人机组出了雄安新区的图案,骆林华兴奋地站了起来,对同学们介绍说。

时间进入2025年1月1日零时,骆林华许了一个愿:大学毕业后,能够应聘到北京疏解到雄安的科技企业工作:“我学的是物联网应用专业,这些技术一定能为建设好雄安新区贡献重要力量。”

三地共嘉时,众望绘新景。再过几个小时,京津冀将共同迎来2025年第一缕阳光,瓣瓣同心,携手阔步,三地必将共同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记者:郑建卫 吴新光 袁立朋

编辑:李昱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