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为建设新中国操劳了一辈子。这位伟大领袖的背后,还有一位忠心耿耿的"小助手",就是他的警卫员陈昌奉。陈昌奉自小出自农村,没有什么文化,但是机灵勤奋。十几岁小小的年纪就加入了红军,起初只是一个司号员,后来做了朱德元帅的勤务员,因为勤务员的工作做得好,朱德元帅便派他去服侍毛主席,这一服侍便是6年,在这6年间毛主席的日常琐事都由他照顾,整个长征期间,勤勤恳恳,毫不怠慢。晚年他撰写了一本回忆录,回忆录中记载着他与毛主席之间的故事。
毛主席对待陈昌奉十分亲切,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因为陈昌奉不会写字,毛主席就利用业余的时间教他,他最初会写的字就是他的名字。其他的时间,毛主席办公,他就在一旁调调灯芯,随时待命,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直到毛主席工作结束后再叫醒他。
毛主席还将他当做自己的孩子教育,有一次红军借住在一户人家中,这户人家很大,家里有不少的稀奇玩意儿,这对于出生农村贫苦的陈昌奉来说,格外新奇,充满诱惑,于是离开的时候,私带走了一个小时钟。半路上被毛主席发现,毛主席十分严厉,不只是因为红军不能私拿人民的东西,更是因为他把陈昌奉当做自己的孩子。毛主席命令他送回去,这个命令很不现实,因为当时红军已行进很长一段距离,陈昌奉只得寄存在老乡的家中,而这个小时钟最后成了文物摆放在了纪念馆里。
长征路上,陈昌奉照顾毛主席的饮食起居十分妥当,只是难免会有粗心大意的时候。在渡过金沙江时,操劳了一天一夜的毛主席,已经十分疲惫了。陈昌奉赶忙找来一块木板,想着让主席第一时间睡觉休息。但心系革命事业的主席进了营房后,第一反应是没有可以办公的地方,对此他对陈昌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问他为什么没有搭办公桌,陈昌奉急忙辩解,称只是想让主席先睡觉。
自己是好意,却没想到惹来了主席更严厉的批评。毛主席认为战士们正在战场上浴血拼杀,自己怎么能在这种情况下入睡。听了毛主席的训诫之后,陈昌奉恍然大悟,从此以后,陈昌奉总是先为主席搭建工作的台子。
长征结束后,毛主席认为陈昌奉应该学学文化,就推荐他去了红军学校,起初陈昌奉并不愿意,这么多年以来,他对毛主席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怀,他舍不得这6年的情谊,想继续陪伴在毛主席的身边。但毛主席希望他有更好的发展,在耐心劝说下,陈昌奉上了红军学校,他一心想着不辜负毛主席的期待,在红军学校中表现优异,甚至当上了班长。
在学习了4个月之后,陈昌奉奉命调任陕北,担任起政治指导员一职,这支部队是共产党第1支武装警察部队,由此可以看出,陈昌奉的才能得到了认可。再后来陈昌奉调到了山东,离开之前他来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住处,含泪辞别,毛泽东主席十分不舍,他送给陈昌奉一张照片,照片的背面写着对陈昌奉给予的厚望。
之后陈昌奉一直在山东工作,后来毛泽东到山东视察工作时,还特意提到了陈昌奉,只是当时陈昌奉因为其他原因,不在队伍里边。第2年毛主席再次来到山东参加大会,这次他又问了一遍,陈昌奉恰好就在,于是毛主席把他叫到了身边,和他嘘寒问暖了一阵,这让陈昌奉十分激动,毛主席并没有忘记那6年的情谊,不仅如此,见面之后,毛主席还能详细的说出他的家庭地址,可见毛主席的重情重义。
再次相见,陈昌奉的官职已经是副司令员,毛主席十分欣慰,笑着说:官不小嘛。陈昌奉十分的自豪,他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贡献出自己的革命力量,为新中国添砖加瓦。1964年陈昌奉调到江西,继续担任省委书记和军区司令员的职务。晚年退休后,陈昌奉把自己与毛主席的故事写成了书,以此来回忆与毛主席的点点滴滴,同时也向世人揭示了毛主席革命期间的不易。毛主席去世后,陈昌奉心痛不已,10年后紧跟毛主席而去,在弥留之际,还想着为毛主席过生日,两人的情谊永垂不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