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吃多会致癌!味精吃多会导致脱发!味精吃多影响味觉!
相信大部分人都曾听过这样的传言,许多人对此不以为然,然而正是这一句句看似轻飘飘的传言,却压垮了曾经占据中国味精市场半壁江山的莲花味精。
作为被黑得最惨的国货品牌,曾经为千千万中国人带去美味的莲花味精现如今已经成了超市货架最底层的存在。然而在各种食品添加剂满天飞的现在,配料表干净十足的莲花味精似乎又有了崛起的趋势,那么这一次,它能够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吗?
一、莲花味精曾经有多火?
莲花味精原厂位于河南省项城市,现在已经是一片断壁残垣,即使到处都是一片荒凉,但从这偌大的厂房中,我们似乎还能看见莲花味精工厂昔日的辉煌。
1983年,两家濒临破产的工厂合并成为了周口国营味精厂,这家刚刚成立的国有企业由于缺资金,缺设备,在成立的第一年只生产了400吨,并没有给大家带来多少惊喜,这样下去,工厂迟早要完。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李怀清出任厂长,为味精厂的发展带来了转机。
已经44岁的李怀清曾经办过糖厂,他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扩大产量,增加销路,工厂才能在市场中存活下来。他带着工人一同筹措资金,修建厂房,维护设备,创新配方,在众人的努力下,莲花味精在1986年荣获第十二届巴黎食品博览会金奖。
莲花味精打响了名号,走进了千家万户,年产量从刚开始的400吨增长到了12万吨,增长了约三百倍,这个产量不仅放在全国是第一,放在世界也是第一。而味精厂的产值也从最开始的945万增长到了22亿元。莲花味精成为了家家户户的必备品,也成为了河南工业的一张名片。
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味精厂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工厂内的机器日夜不停,工厂外等待拉货的大车排起长队,工人们分成几班倒,不分昼夜维持着工厂的正常运转,在这里没有人喊苦喊累,因为大家都明白,厂里的效益越好,员工能拿到的薪资福利就越高。
在味精厂工作的员工的薪资福利有多好?工人每月能拿到两三百元工资,以及60张饭票,年底有年终奖,逢年过节还会发一斤味精。
对于项城人来说,进了味精厂就是抱上了铁饭碗,有人为了得到味精厂的招工名额,甚至付出一万块也在所不惜,毕竟一个人进了厂,就相当于一家的生活都有保障了。
在莲花味精最辉煌的时候,项城人口的三分之一都是味精厂的员工。每当工人发工资的时候,项城当地的物价就会上涨,这是因为味精厂的工人们领了工资之后就会去购物,而商家为了赚钱就会适当提高价格。这个现象也拉动了项城其他行业的发展,深刻诠释了什么叫做:一座厂带富一座城。
1998年,莲花味精成功上市,成为了中国味精第一股,这一年,莲花味精集多重荣誉于一身,风光无二,仅一年的净利润就达到了1.2亿元。之后莲花味精还积极探索国外市场,屡创佳绩。
莲花味精几乎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一半,这个占比无疑是惊人的,而莲花味精不仅在国内独占鳌头,更是占据了中国味精出口量的80%,远销国外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莲花味精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而李怀清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味精大王。在即将迈进21世纪时,李怀清已经做好了迎接WTO的准备,准备将莲花味精打造成为世界第一的味精品牌。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自信满满的李怀清会在六年后被迫下台,而名噪一时的莲花味精也只能在超市货架底层求生存,那到底是什么,杀死了莲花味精呢?
二、被谣言拉下神坛的莲花味精
味精并不是一个需要拥有超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在看到味精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利润后,河北的梅花味精,山东的阜丰味精以及宁夏的伊品味精都纷纷加入到了行业市场竞争中。
位于农业大省的莲花味精工厂,在综合考虑成本和竞争力等各项因素后,做出了一个大胆又创新的决定,莲花味精决定把生产味精的原料从玉米换成小麦,然而这一步险棋,却将莲花味精带到了一条衰落的道路上。
莲花味精用两年时间创新了技术,却碰上了非典和小麦涨价,之后还身负千万债务。但莲花味精居然不顾着还债,反而继续扩张自己的商业版图。莲花味精的投资让人摸不着头脑,一个味精厂,不投资调料,食品等方面的项目,反而投资了服装,化肥,皮革等和味精毫无干系的项目。
盲目贪多的莲花味精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莲花味精在2003年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而莲花内部为了补盲目扩张的烂摊子,选择了拆东墙补西墙,2005年被占用的资金超过了10亿元。
在此之后,莲花味精一蹶不振,在破产的边缘徘徊,一年盈利,一年亏损,交替进行,但盈利几千万,亏损几个亿,而这不过是莲花味精遵循“连续三年亏损要退市”要求而玩的小把戏。
莲花味精在苟延残喘中又坚持了十几年,几经易主的莲花味精已经更名为莲花健康,不再是人们熟知的味精第一股。然而莲花味精没落的原因并非只有经营不善,大众对于味精的偏见和谣言才是导致莲花味精跌落神坛的根本原因。
其实味精有害的观念在1968年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当时这个观点只在外国风靡,国内民众尚在追求温饱的途中,国内还鲜少有人知道这种观点。
直到21世纪初,国外这种味精有害健康的观点才开始传入国内,在一批又一批海外归来的精英人才大肆宣扬后,普通民众开始人人自危,社会上也掀起了一股味精有害健康的浪潮。
进入新世纪后,关于味精吃多了会致癌,吃多了会掉发,吃多了会造成智力低下的传言越来越多。整个味精行业都因此受到了影响,国内二百多家味精企业骤然缩减到的十几家,作为味精大王的莲花味精,所遭受的冲击则最为猛烈。
纵使2004年中科院已经证实味精有害是谣言,但对于已经倍受打击的味精行业来说还是于事无补。味精逐渐走向了没落,而鸡精却迎来了发展高峰期,太太乐鸡精代替了莲花味精,成为了千家万户饭桌上的常客。
但有趣的是,在鸡精的配料表中,味精占了40%,剩下的配料除了盐,糖外还有食品添加剂和食用香精。人们一边坚持认为味精有害,一边疯狂购买含有味精的鸡精。
这种不符合逻辑的认知在现在看来很滑稽,但是正是这种荒唐的认知,让味精行业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曾经辉煌无比的莲花味精也跌落了神坛,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然而近几年在经历了各种科技与狠活之后,人们才发现曾经被钉上耻辱柱的莲花味精的配料表如此简单干净,那么重新回归人们视野的莲花味精还能再续辉煌吗?
三、在科技与狠活中,莲花又火了
2020年,背负巨额债务的莲花健康集团宣布破产重组,次年为了维持经营只能公开拍卖公司持有的24枚商标,总起拍价达到了七千多万,但该拍卖会还未开始就被叫停了。以这种奇葩方式回归大众视野的莲花健康让大众感到唏嘘。
所有人都认为莲花已经再难崛起,再难辉煌,但在2022年,莲花味精却因简单干净的配料表荣登热搜,让无数人感叹这才是国货之光。而莲花味精能够走到这一步还要感谢对家——海天味业。
2022年国庆前夕,一位博主通过视频向大家展示了用各种添加剂勾兑出的科技酱油,虽然他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大家都不约而同对酱油行业的龙头老大展开了攻击,它就是海天味业。
随后有网友爆料出海天味业向国外售卖的酱油,原料是简单干净的水,大豆,小麦等;反观海天味业向国内售卖的酱油,原料是各式各样的添加剂,满满的科技与狠活。
双标的海天味业被网友们骂上了热搜,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波,海天味业公开发布声明回应,向公众解释自家产品均符合各个国家不同的食品标准,即使有添加剂也是符合规定的。
但是大家并不买账,舆论海啸愈来愈高,双标风波导致海天味业的股价一跌再跌,仅四天,海天味业的总市值就蒸发了近四百亿元。
相比于差评不断的海天味业,莲花味精却因简单到极致的配料表而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甚至隐隐有要翻红的迹象。配料表简单到只有小麦,包装全透明,只能被压在底层的莲花味精终于再次被人们看到了。
这位被舆论打成科技狠活鼻祖的良心企业,自深陷有害谣言之后一直努力摆脱身上莫须有的污名,企业更名为莲花健康,品牌宣传语是“选莲花,为健康”,包装袋上的绿色食品标志。
现在的莲花味精终于赶上了舆论风口,但是这只是一个机会,企业要想长久发展,还是要老老实实保证产品质量。但无论如何,莲花味精终于在漫长的低谷期迎来了曙光。
纵观莲花味精由盛到衰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它的衰落是必然的,在当时食品添加剂满天飞的中国,民众已经被一起又一起的食品安全事件折磨成了惊弓之鸟。不断被欺骗的百姓对一切对一切化学名称都反应敏感,从而对味精展开了无差别攻击,谣言的力量是巨大的,即使不断辟谣,也无法改变已经深入人心的观点。
对于企业来说,舆论就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发展,反而会对企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但这并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本原因,莲花味精想要打赢这场翻身仗,还需要加强自身管理和创新能力,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相信科学,不要轻信谣言,正确使用和选择味精。消费者也要认识到并非所有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的,人们要抵制的是非法律禁止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非法添加物。不止莲花味精要在苦难中汲取教训,作为消费者也要汲取教训,发出更理智的声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