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规的代购行为,很有可能构成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对市场秩序的扰乱,也理当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

全文1591字,阅读约需4分钟

撰稿 / 江城(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代购都是一种个人化的“跑腿”生意,依托互联网平台或是微信群等“接单”,也没有相关证照。图/IC photo

近日,“山姆代购在厕所分装蛋糕”的话题冲上热搜,代购分装食品问题引发热议。《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代购售卖分装食品如今在不少地方卖得火热,但暗藏诸多食品安全问题,如分装、储存食品的环境不达标、不卫生、分装盒上无任何标识、卖家虚标生产日期等。

当前,一些网红商超和店铺,比如山姆、Costco等,都催生出了一批黄牛代购党。因为质量有保障或是有特色,它们有些商品都成了“爆款”单品。但或是需要会员卡,或是只在本地配送,对于很多想尝鲜的消费者来说,便只能求助于代购。

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代购生意“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这些代购将大分量的蛋糕、面包等食物分装散卖,溢价通常在10%至40%。类似服务在网络上颇受欢迎,一检索就能发现,代购信息可谓随处可见,而“XX代购、月入十万”的各种所谓“创业攻略”也在互联网上流传。

但问题在于这种业务其实游走于一个灰色地带。根据《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很多代购都是一种个人化的“跑腿”生意,依托互联网平台或是微信群等“接单”,也没有相关证照。

所以,不少代购事实上处于“无证经营”的状态,这就有可能给消费纠纷埋下伏笔。比如购买代购商品的消费者如果就产品质量产生疑问,就有可能陷入一种难以举证的权益悬空状态——到底是商品生产者的责任,还是代购者的疏忽,往往难以说清。

尤其考虑很多代购产品是蛋糕和熟食等,属于保质期短且易受环境影响的食品,这种问题会更加突出。像此前引发众多关注的“厕所分装蛋糕”,不管是自行分装还是山姆代购分装,都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案例,由此可以想象这个环境里的卫生条件。此外在媒体报道里,更是不乏“分装工具随意摆放”“盒子里有蚂蚁”之类的乱象。

正因为如此,一些店铺对于代购也开始采取打击态度。“厕所分装蛋糕”事件发生后,山姆就表示对代购是“严厉打击的”,此前一些代购也曾遭遇“封卡”。

不过代购问题依托商家显然是无法彻底解决的。比如很多代购者虽是销售者,但对于商家来说他们也是消费者,商家无法识别也不太可能拒绝他们购物。那么更重要的,则是尽快从监管层面着手,对代购的市场地位和合规性进行明确。

根据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那么个人代购只要存在交易频繁和以此营利等特征,都应当依法办理营业执照。因此,市场监管部门理应对当前广泛存在的代购行为进行梳理和整顿,敦促相关个人完善证照、确保合法经营,并根据投诉情况对违规商家和个人进行处罚。

同时,相关互联网平台也应当对平台内存在的大量代购信息进行清理。这不妨参照电商平台的规范,要求发布者提供相关的证照,否则即对帖文或账号做出一定的处置。同时对消费者尽到充分的提示义务,告知代购可能产生的消费纠纷等。

此外,从立法层面也不妨对代购行为进一步细化,对于不同商品进行区别对待。比如一般日用品和即食类食品,对卫生条件的要求截然不同。那么代购商家的业务范围是否能涵盖即食类食品,又该满足何种卫生条件,对此也不妨出台明确的标准。

总之,不能任由食品代购在灰色地带肆意生长了。非正规的代购行为,很有可能构成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对市场秩序的扰乱,也理当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

值班编辑 古丽

星标“新京报”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点击“在看”,分享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