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无需宏大叙事,当从细微处着眼,以人文关怀为底色,以精细治理为笔触

在城市发展中,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为衡量一座城市文明与温度的重要标尺。近日,北京积极推动的一项举措——新建中小学普遍设置家长等候区,看似微小,实则蕴含深意。从细节处入手,精准回应社会刚需,成为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空间的温暖一笔。

中小学放学时段,不少学校门口一片“兵荒马乱”。家长们或行色匆匆,骑着电动车在人群缝隙中艰难穿梭;或驾驶汽车在周边道路焦急等待,并常常因道路拥堵而进退两难;或汇入校门口密集的人群,在人潮中努力踮起脚尖张望。如此一来,家长们不仅在等待的过程中疲惫不堪,还经常使校门口及周边交通陷入瘫痪,给过往的行人和车辆造成极大不便。尤其遇到恶劣天气,日晒雨淋,家长们的窘迫更甚。

家长等候区的出现,给这一乱象带来了转机。它选址于学校人行出入口附近,巧妙地将学校围墙内缩5到7米,既不占用宝贵的城市公共空间,又开辟出一方专属天地。增设的座椅让家长们能从容坐下,遮雨棚为他们遮挡烈日风雨。这些细节上的关怀,极大提升了家长等待时的舒适度。

家长等候区的意义不止于为家长提供便利,还是校园文化展示宣传的一扇窗。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片区域,张贴学生优秀作品、展示校园活动照片、宣传教育理念等。家长在等候的过程中,不经意间浏览这些内容,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环境,拉近家校距离,形成教育合力。孩子每天进出校门,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展示于此,也会增添一份自豪感与归属感,对于塑造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大有裨益。

从城市规划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举措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关键落子。儿童友好城市,并非只是建设几座儿童公园、增添一些游乐设施,其内核在于全方位营造适宜儿童成长、兼顾其家庭需求的环境。家长是孩子成长的护航者,保障家长接送的便利性与舒适性,就是间接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当家长能安心、舒心地等待孩子放学,他们便能以更饱满的情绪和精力投入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形成家校共育的良性循环。

设置家长等候区还提醒我们,城市治理要有精细化思维。城市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诸多问题藏于细微之处。管理者能敏锐捕捉到家长接送难这一日常痛点,通过合理规划、小范围改造,带来社会效益,这是以“绣花功夫”治理城市的生动体现。这一模式若能成功推广,后续还可延伸至更多场景,如医院、培训机构等儿童频繁出入的场所,以点带面,逐步完善城市的儿童友好生态。

当然,在推行过程中,仍需关注一些要点,确保家长等候区持续发挥功效。一方面,后续维护管理不可忽视。遮雨棚能否抵挡季节性风雨侵袭、展示区域是否定期更新等,都关乎家长的使用体验与校园文化传播效果。学校可设立专门的值日制度,安排人员定期巡查维护;同时,鼓励家长、学生志愿者参与,增强大家对这片区域的爱护意识。另一方面,要注重听取家长与学生的反馈意见。不同学校周边环境、家长需求各异。有的学校门口道路狭窄,等候区设置规模需更精巧;有的家长希望增加充电插座,方便等待时给手机充电;学生则可能期待展示区有更多的互动板块,如在留言区分享学习心得等。可以通过线上问卷、线下家长会等多种渠道收集意见,持续优化等候区功能,使其不断贴合实际需求。

新建中小学设置家长等候区这一实践,为各地城市发展提供了宝贵范例。它启示我们,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无需宏大叙事,当从细微处着眼,以人文关怀为底色,以精细治理为笔触。如此,勾勒出充满爱与温暖的城市空间,让孩子们在成长道路上,被善意与便利环绕,向着未来大步前行,同时也让城市因这份对儿童的守护,绽放出更耀眼的文明之光。

正如歌曲《童年》所唱的,“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建设一个儿童友好的城市,不仅是对孩子悉心备至的呵护,也是在点亮一盏盏幸福的灯、点亮整个城市的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类似贴心设计落地生根,儿童友好城市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为孩子们每天触手可及的美好日常,成为展示城市发展魅力的亮丽名片。

(作者系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委员)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03日 第02版

作者:孔德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