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马震坤
责编|张晶
正文共3185个字,预计阅读需9分钟▼
城关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心脏地带,以其繁华与活力著称。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有一个地方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为民办事的“超市”,它就是城关区综治中心。这个比喻,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综治中心功能的多样性与便捷性,更深刻体现了政府服务理念的转变与升级,让每一位走进这里的市民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与高效。
城关区综治中心设有七个功能区域、34个功能室,综治中心、矛盾调处、信访接待、法律服务、诉讼服务、检察服务、社会心理服务、妇女儿童维权“八中心”有机融合、业务联动、集约管理,实现了综治中心对各类矛盾纠纷和利益诉求的“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还引进了金融借贷、物业房产、劳动争议、婚姻家庭、道路交通、医疗纠纷等21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设立了15个调解室,其中类型化调解室12个、品牌调解室2个、律师调解室1个。
走进城关区综治中心,宽敞明亮的大厅布局合理、指示清晰,仿佛踏入了一个现代化的购物环境。这里销售的不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服务和解决方案。从矛盾纠纷调解到法律咨询援助,从心理咨询辅导到社会保障服务,再到公共安全监控与应急处置,每一项服务都像是供精心挑选的“商品”,旨在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在这个“超市”里,每一位来访者都是尊贵的“顾客”,他们的需求被高度重视,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像是热情周到的服务员,他们面带微笑,耐心倾听,用专业知识为“顾客”排忧解难。无论是邻里间的小矛盾,还是涉及法律政策的大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有事就找综治中心”的便利与安心。
在接待大厅,来自畅家巷社区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在城关区综治中心这个“超市”,不管老百姓有什么问题,来这里都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窗口,有烦恼和纠纷,也可以根据需求挑选自己满意的调解室。
矛盾纠纷的“集散地”
杨某2023年11月因腹痛到甘肃省人民医院诊治,被诊断为阑尾炎并进行手术,术后半年反复腹痛,并多次进行治疗。2024年5月底,杨某以医疗事故为由向城关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甘肃省人民医院赔偿其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等。接到城关区法院的诉前调解委派后,城关区综治中心牵头,在征得医患双方同意的基础上,采用“专家意见书+诉前司法鉴定”诉调对接方式,委派医疗纠纷调解室,以专家意见书为依据组织双方调解,对原告主张的各项赔偿费用逐项释法明理,最终双方签订了赔偿协议,该起医患纠纷不到15天就得到快速化解。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该中心已有调解员109名,其中专职调解员53名。这些专业、稳定、权威的调解力量为矛盾化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如今,“一站式”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矛盾化解、诉讼服务、公证业务、心理疏导的服务格局已在这里形成,群众基本已形成“有纠纷、有诉求找综治中心”的共识。
城关区综治中心主任巨雅芳告诉记者,该中心2023年底建成运行,秉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宗旨,聚焦兰州市构建的“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坚持服务保障群众、畅通诉求表达、排查化解矛盾“三条线”协同发力,突出综治中心、“三调”对接、信息平台、网格管理“四个实战化”,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从平台搭建向实质解纷、从部门“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从纠纷“解决得了”向“解决得好”的转变,形成了全方位、多元化将矛盾纠纷彻底化解在基层的格局。
多元解纷的“桥头堡”
走进城关区综治中心,大厅墙面上“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标语醒目可见,这正是兰州市城关区综治中心打造的为民服务理念。该中心秉承“践行宗旨用心为、聚焦民生用情为、攻坚克难用力为”的“三为”服务理念,实体化运行、常态化对接、规范化管理,做实“区综治中心指挥部—街道综治中心主阵地—社区桥头堡—网格前哨岗”四级矛盾纠纷化解阵地,形成上下联动、梯次过滤、就地化解的多元解纷体系,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处置在萌芽状态。
积极整合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商事调解资源,建强服务阵地,稳步推进综治中心实战化,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模式开展多元解纷,城关区实实在在走在了前列。在2024年10月甘肃省举办的全省县(市、区)党委政法委书记政法业务能力培训班上,城关区综治中心围绕诉调对接实战化运行工作,以“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全面推进诉调对接提质增效”为主题,从阵地建设、专业化调解格局、调解队伍建设、调解流程管理、“一体化”联动赋能五个方面,对诉调对接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成效以及遇到的问题和思考,做了详细的介绍和分享。
社会治理的“晴雨表”
记者了解到,在城关区综治中心建有日常管理、首问负责、教育疏导、联调联动、“三调”对接、会商研判、监督考核等工作制度,并健全落实“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日调度、周分析、月研判、季考评”和长驻、轮驻、随叫随驻等制度机制,有力保障了综治中心各项工作高质效运行,切实把综治中心打造成汇集社情民意的“参谋部”、化解矛盾纠纷的“指挥部”、解决治理难题的“服务部”。
在具体工作中,城关区综治中心扎实推进网格管理实战化,“一访”科学划分1766个三级网格,不断充实网格力量,打造集格、人、事、责于一身的网格员队伍;“二访”联民心拓宽渠道网,组织社区网格员对辖区住户及商业网点逐门逐户走访,摸排群众需求,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广泛开展政策宣讲、便民事项、法律咨询,全面提升服务群众质效;“三为”织密为民解忧责任网,成立专门工作队,组织召开社区民主协商议事会、物业和“大党委”联席会,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了辖区居民的好评和认可。
甘家巷社区南城巷荣德大厦物业为了减少锅炉运行成本,采取降低供暖温度、缩短供暖时间等措施,导致居民不满并拒缴物业费、暖气费。社区结合“访民温暖”行动,主动出击,采取“线上征询+线下走访”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全体业主的意见建议,组织街道法律顾问、社区民警、社区调解员、业主代表在社区召开“网格议事会”,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讨论,物业和业主代表达成一致意见,在短时间内解决了一起供暖纠纷。
城关区综治中心还持续推动数字科技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记者在该中心指挥调度室看到,“民情地图·小兰善治”社会治理平台汇集了人、事、地、物、情等基础信息,通过大数据对矛盾高发区域、高发类型、重点事件进行分析,充分发挥了研判调度和管理指挥的功能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城关区综治中心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智慧服务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服务的无缝对接。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群众可以预约服务、查询进度、反馈意见,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超市”模式,不仅提升了服务效率,也增强了群众的参与感和满意度。如今,城关区综治中心的知晓率、认可度持续提升,许多群众都说,找综治中心就可以化解诸多“忧愁”和“烦恼”。
“用心为”“用情为”“用力为”,线上,依托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小兰帮办”公众诉求服务平台畅通群众诉求表达;线下,健全完善“网格+解纷”“网格+服务”等“网格+”工作模式,网格员联合社区民警、综治干部、楼院长、志愿者开展常态化走访,进网入格采集基础信息、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法规宣传、公共服务代办,做到问题在网格内解决、纠纷在网格内化解,城关区牢牢织密了矛盾纠纷防范网。
兰州市城关区依托综治中心的实战化运行的这个“超市”,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而且真正用“小支点”撑起了基层治理的“大格局”,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展现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新风貌,做到矛盾纠纷从“解决得了”到“解决得好”凤凰涅槃式的嬗变,打造出又一个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样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