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不仅是元旦,更是百白破疫苗免疫规划程序更新后正式执行的日子。此次更新空出了三月龄的接种时段,许多家长在看到规划调整后纷纷奔走询问:更新后空出来的三月龄该接种什么疫苗?接种哪种疫苗才能更好地保护年幼的宝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空出的三月龄可选择的疫苗众多,但AC多糖结合流脑疫苗无疑是最佳选择。这是因为我国免疫规划中的流脑疫苗主要为多糖疫苗,主要针对A群脑膜炎奈瑟菌。即便有些疫苗也涵盖C群脑膜炎奈瑟菌,但多为多糖疫苗,婴幼儿体内的保护效果较低,且抗体的持久性不如多糖结合疫苗。因此,选择AC多糖结合流脑疫苗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强、更持久的保护,显著降低“夺命”流脑的风险。

但由于流脑已经没有大规模流行,不少的宝宝未能接种AC多糖结合流脑疫苗。就导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依然时有发生。2024年青海省西宁市某中学却再次爆发两例流脑病例,导致两名15岁学生在短短24小时内相继死亡。这一事件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造成这样的惨剧并不是因为家长不重视,学校没能观测到。这是因为流脑的初期症状与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相似,常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和皮疹,容易被误认为是周期性流感,从而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许多家长在听闻此次青海中学的悲剧后,意识到即便孩子小时候务必要接种效果更优的AC多糖结合流脑疫苗。因此,免疫规划的更新不仅为三月龄宝宝提供了新的保护选择,也侧面“提醒”了流脑防控的重要性。

Q

如此恐怖的疾病为何没能第一时间送诊呢

A

因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初期症状与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相似,常表现为发热和头痛,这导致家长、老师和学生可能将其误认为周期性流感而不予重视。即使很多家长在听说该新闻后,都认为自家孩子小时候都接种过流脑疫苗,所以从未担心过孩子可能会再得流脑。

然而,这起个案却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即便按时完成了规定剂次的接种,青春期的孩子是否仍有罹患流脑的风险。

这是因为我国免疫规划中的流脑疫苗为多糖疫苗,大部分疫苗主要针对A群脑膜炎奈瑟菌,即使有些疫苗也针对C群脑膜炎奈瑟菌,该类疫苗为多糖疫苗,在婴幼儿体内引起的保护效果较低,且产生的抗体持久性不如多糖结合疫苗。

流脑并非罕见疾病 曾经“随处可见”

脑膜炎奈瑟菌共有13个血清群,其中95%以上的病例都是由于A、B、C、W、Y这5种血清群引起。

我国曾先后发生多次流脑全国性大流行,均以A群为主。1950年至1979年的30年中, 我国共报告流脑病人877万人, 死亡57万人,最高峰为1967年,全国共有304万人感染,16.4万人死亡。该死亡数占全国同期传染病报告死亡的1 / 5。曾经,每8~10年,我国就会出现一次流脑大流行疫情。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逐渐普及A群疫苗接种后,流脑发病率持续下降,未再出现全国性大流行,流脑疫情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直到今天甚至淡出我们的记忆。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曾光先生在采访中说到:报告显示流脑病例的确很少,但A群流脑症状比较特殊,早期症状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医生很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现在其他群的流脑居多,我估计漏诊的流脑可能达到90%,这就是说,报告上显示的数字可能是真实的流脑病例数的“冰山一角”。所以我们现在要强调的还是打疫苗。

流脑传染快、发病急、漏诊率高,且流脑的病死率超过10%,幸存者中有10-20%出现长期的耳聋,失明,认知障碍、惊厥、运动障碍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但如今在某些地区或人群中仍有病例报告,菌群也在变迁,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流行菌群呈现B、C、A、W135群和Y群等血清群多元化流行特点。

流脑疫苗免疫策略的转变及其效果分析

基于流脑曾经在中国肆虐这一情况,我国免疫规划疫苗覆盖了 A、C 群。其中 A+C 群流脑疫苗为多糖流脑疫苗。但其抗体阳性率仅有A 群(68.6%)C群(69.7%),国际主流已经不在认可这种流脑疫苗,纷纷开始采用多糖结合流脑疫苗。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采用A+C群多糖结合流脑疫苗后病例数能够显著降低!

安徽省在2004年末爆发了流脑C群感染,并向全国蔓延,到2005年C群流脑病例占我国病例的30%,给爆发点附近进行人群应急使用抗生素的效果不佳,安徽政府在又紧急采购大量AC流脑多糖结合疫苗,并要求在2010年将全省的多糖疫苗都替换为多糖结合疫苗,之后每年流脑发病率比上一年下降50%左右,2013年该省病例数降至个位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10年作为分界点,0至2岁儿童的流脑年平均发病率在免疫策略调整前后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对比2004至2009年与2010至2022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在2010年之后,0至2岁儿童的流脑年平均发病率有了明显的下降。这一下降趋势在各个年龄组中均有体现,表明免疫策略的调整对于预防流脑具有明显的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整之前,针对0至2岁儿童的病例分析显示,主要的致病血清群为C群和A群。然而,在免疫策略调整之后,主要检出的致病血清群转变为B群。这一变化以及发病率的显著降低,表明安徽省的免疫程序调整有效地应对了流行性脑膜炎的防控需求,符合当前的公共卫生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数据都表明,AC多糖结合疫苗有效降低了A、C群流脑的大爆发。那么没有在安徽省的宝宝们采用自费结合流脑疫苗就成为了势在必行的事情,不少宝妈都在苦恼。十种自费流脑疫苗该选择谁?到底谁家的才是最好的?

哪款疫苗才是适合宝宝的流脑疫苗?

流脑疫苗有多糖、多糖结合疫苗,有些为自费,有些为免费,并且有二价、四价等多种类型,那么宝妈们该如何选择流脑疫苗呢?

以下罗列了几项疫苗的特点供大家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看完这张流脑疫苗大全的宝妈们会产生诸多疑问,更不清楚到底哪个厂家的流脑疫苗是最优选了!在相信安徽疾控选择 A+C 群多糖结合流脑疫苗的前提下,请宝妈们尊崇以下三大原则!

1. 流脑多糖结合疫苗的优势大于多糖疫苗

(1)多糖结合疫苗免疫原性高

低月龄宝宝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无法对多糖疫苗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抗体持续时间也较短,而多糖结合疫苗在多糖疫苗的基础上加入了载体蛋白改变了抗原类型,可有效增强免疫原性,抗体持久力更强,此外还可诱导强效免疫记忆,病原体再次侵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可快速形成分泌更高质量抗体的浆细胞,且记忆细胞寿命可长达数年,而多糖疫苗由于不能激活T细胞免疫,无法产生记忆细胞。

(2)多糖结合疫苗产生的抗体亲和力更高,杀菌力更强

多糖结合疫苗以产生IgG抗体为主,而多糖疫苗则以产生IgM抗体为主,IgG抗体亲和力高于IgM,因此在相同抗体数量下,多糖结合疫苗产生的抗体与流脑结合更牢固,杀菌作用更显著。

(3)结合疫苗还可以有效降低健康人群的带菌率

研究显示,健康人群脑膜炎球菌携带率为0%~15.5%,其中,≥15岁人群携带率最高,为4.38%;≤6岁儿童携带率为1.01%[1]。易易感人群感染流脑后有60%~70%会成为带菌者。结合疫苗接种后能够激活T细胞的CD4+Th1和Th17,释放细胞因子激活并召集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迁移到黏膜表面,与循环中渗出的抗体共同清除细菌,减少传播风险。此外,英国的一项Ⅲ期临床试验观察到,在18至24岁的大学生中接种MenACYW-CRM197疫苗后,C、W和Y群脑膜炎球菌的携带率在12个月内显著下降了36.2%[2]。

2. 四价流脑疫苗适用于成年人

针对0至2岁儿童的病例分析显示,我国主要的致病血清群为C群和A群,而四价流脑结合疫苗尽管增加了Y群、W135群,但增加的血清型更多的是高发与青少年和成人,特别是流行区旅游、居住或在流行区的人群、医务人员、实验室人员、军人等人群,疫苗也并非覆盖血清型越多越好,适合的才是最具有性价比的,因此很多家长认为小孩子接种四价流脑疫苗相当于“大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因此A+C 群多糖结合流脑疫苗是更适合2岁以内的婴幼儿接种的疫苗。

3. 接种程序灵活度

(1)全面灵活

全面灵活,不论是低月龄还是高月龄均可灵活接种,没有绝对限制(可以让宝宝在低月龄就得到相对保护的疫苗才是好疫苗):接种程序:3~5月龄婴幼儿:基础免疫3次,建议自3月龄起,每隔1个月接种1次,可在6月龄内完成接种,提供更早的保护,还可考虑在18月龄时加强接种1次; 6~11月龄婴幼儿:基础免疫2次,每隔1个月接种1次 可考虑在18月龄时 强接种1次;12~23月龄幼儿:暂定接种1次。2~5周岁 (24~71月龄)儿童:仅需接种1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安全有效

A+C 群多糖结合流脑疫苗接种后接种部位不良反应有红斑、肿胀(十分常见不良反应),触痛/疼痛、硬结、瘙痒(常见不良反应),偶见丘疹,全身不良反应常见发热,而同类疫苗除上述不良反应外,还常出现头疼、寒战、头晕、嗜睡和关节痛等不良反应。

(3)安徽省用实践证明了多糖结合疫苗效果比多糖疫苗效果更好

安徽省在2004年末遭遇了流脑C群的爆发,随后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使用抗生素和紧急采购AC群多糖结合疫苗。自2010年起,安徽省政府进一步调整免疫策略,全面替换多糖疫苗为多糖结合疫苗,这一策略的调整显著降低了流脑的发病率,特别是0至2岁儿童的发病率。数据显示,2010年之后,该年龄组的年平均发病率有了显著下降,且这一趋势在所有年龄组中均有体现。这表明安徽省的免疫程序调整不仅有效应对了当时的流行性脑膜炎防控需求,而且符合公共卫生的长远目标。

欧林的AC多糖结合流脑疫苗为当时安徽省EPI用苗供应厂家之一,结合流脑疫苗在安徽省扩大免疫规划这十年收到了很好的防控效果,真实世界的实践数据不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证明了免疫策略调整的有效性。这些数据的珍贵之处在于它们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结果,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更好地保护人民健康,减少疾病负担。

更多板块,静待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本文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文中涉及药物、技术、产品等只做表达所需,不具任何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式请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及治疗。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