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英走的时候,我很伤心”,这是今天主人公在经常感叹扼腕,用悲伤甚至抽泣的语气回答的话语。
她眼神里流露出不舍与可惜,长吁一口气,转过头很久没有说话,只是眼睛凝望着窗外,仿佛思绪已经穿越到了80年前。“波谲云诡狼烟起,回首已是书中人。”
是怎么样的一位耄耋老人会让毛主席的亲孙子毛新宇,逢年过节就会去登门拜访?是怎么样的一段难忘故事让这段传奇经历差点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用自己无坚不摧的信念,完成了当年首长寄予的任务。巾帼不让须眉,女将亦是英豪。
这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她的名字叫做李云,她形容自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党员。但她揭秘的这段传奇历史,却真真正正的诠释出了什么叫做:一诺千金,不负所托。
李云原名祝修贞,老家是浙江的海宁,在江苏苏州出生,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在她幼年时期就搬迁到了上海。
虽然从出生到生长生活在江浙沪地区,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江南女子,李云从小就性格刚强、侠肝义胆,聪明伶俐又思想上进。还没等上到初中,就已经积极投身于革命当中。
在同一批的学校同学里成为了佼佼者,率先加入到了中国共青团,成为了青年先锋革命的一员。
也正是从这开始,让十四岁的李云,有机会接触到先进的革命思想,有着投身于革命的热忱。正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李云的革命生涯拉开的序章。
由于自己有强烈的革命理想,加上李云的能力出众,在三十年代初,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在党章面前宣誓的时候,李云激动不已,紧握右拳,高昂宣誓,那一刻她依然记得,自己深感骄傲和崇高。
因为在那个年代,社会里家庭中都是重男轻女,作为一个女党员,真可谓是凤毛麟角。随后她还参加了党员进修班,学习到了新的革命思想。
就是从那一刻起,李云在自己的心中便播种了要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的种子。
李云说记忆犹新的就是当时工会的首长找到她并且告诉她,一定要无时无刻把这三点牢牢铭记,那就是:对于党的秘密要严守;对于自己的立场要坚定;对于党的分配要服从。
李云听后,坚定点头,也用自己一生的行动践行了这三句话,将其镌刻在心里一辈子,矢志不渝,永不磨灭。
时间来到1932来,由于能力出色,工作岗位踏实肯干,加之完成了上级的数次考验后,李云被调到了中央特科参加工作。
众所周知,中央特科最开始是由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在敌后负责收集敌人的情报,编制情报网,并且能联络起革命同志一起打击敌人。后来由于臭名昭著的大叛徒顾顺章反水叛变,让中央特科一下子处在了非常危险的境地,后由陈云同志接手并且全权负责特科的工作开展。就在1935年,一道紧急的密令打破了李云平静的日子。上级委派了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堪称绝密。
要求李云马上前往上海,不惜一切代价将两名男孩找到并且安全带回。李云疑惑的询问上级这两个孩子是谁?为何如此着急?如此重要呢?上级领导并没有直接告诉李云她想要的答案,只是面色凝重,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我只能告诉你,这俩娃娃姓毛,十多岁,湖南人。”李云听后顿时很震惊,心理咯噔一下子,因为她已经猜出个八九不离十了,那就是毛岸英和毛岸青。紧张了几秒钟后,随后立刻就平静了下来,暗暗给自己鼓了鼓劲。
她对上级说了一句:“保证完成任务”,李云其实知道,这次任务十分特殊也十分重要,就算跋山涉水千辛万苦,也要将这两个孩子找到。有人会问为何那时候毛泽东的两个孩子会遗失?为何又要不惜一切将孩子找到呢?这就得从那时候的历史背景和革命战况来看。
由于那时候派别不同,主义林立,军阀横行,屠戮黎民。共产党人坚守崇高的革命意志不向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派等人低头,上海当时上空时刻被白色恐怖的气息所笼罩,不少革命先烈惨遭毒害。
烈士们的孩子们需要被好好照顾保护起来,于是经过党内研讨并立即提议在当地开办一所幼稚园,名为“大同幼稚园”,意为天下大同。这一来是烈士们的孩子一些福利,二来也要让革命的火种得以延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因为那是杨开慧已经被国民党反动派不幸杀害英勇就义,三个孩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由他们的叔叔毛泽民从湖南老家带到了上海。
一路上的颠沛流离、一路上的磕磕绊绊,确实让年幼的孩子感到路途为何如此漫长?好在三兄弟还在一起,便也算是欣慰,暂时来到了上海大同幼稚园,总算有个落脚的地方。
所谓家无定所,兄弟为家,在幼稚园里,也吹过黄浦江边的清风,也晒过复兴公园的太阳,也其乐融融的幻想着美好的生活即将到来,但都说幸福的感觉大致相同,但是不幸的人都有各自的不幸。
突然的一天,三弟毛岸龙由于身体抱恙,痢疾泻肚,突然昏厥,发着高烧,辗转反侧难以喘息。
幼稚园里紧急将其送往医院抢救,但虽然经过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毛岸龙的生命再也没能挽救回来,那年他才4岁。
三兄弟一下子少了一人,大哥毛岸英和二弟毛岸青自此相依为命。由于反动敌人的迫害和内部信息被叛徒顾顺章逐一败露,大同幼稚园也并非安全之所。
为了在还未暴露之前,将孩子们更好的保护起来,大同幼稚园不得不面临解散。孤苦伶仃的两兄弟又该何去何从呢?这时一个叫院长董健吾做出了一个决定,自己将两兄弟接回了自己的家中,决心抚养。
但是由于自己身份特殊,工作繁忙,抚养两个孩子确实是分身乏术,力不从心。就在百般无奈之际,董健吾想到了自己的前妻黄慧光。
他来到了前妻的家中,只是出于过去的感情,交代并且带有恳求的意味,希望黄慧光能够暂时收养这两个孩子。
迫于工作需要,董健吾也并没有向黄慧光交代着两个孩子的身世,只是希望能暂时将两个孩子带好,有口饭吃,有间屋睡就行。看到董健吾如此这般,黄慧光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暂且答应了下来。
但是毕竟这比不了自己的亲生骨肉,虽董健吾偶尔会贴补些家用开销,但是加之黄慧光连自己亲生孩子都勉强抚养,对于这两个外来兄弟,久而久之,也便心生厌倦。
字里行间,言语之中透露的排斥感,让毛家兄弟感受到了为难。正是青春期的毛岸英和毛岸青,也是正当年少,叛逆可居,感受到寄人篱下的不痛快。
索性直接离开了黄家的大门,虽也感念这寄养之恩,但去意已决,毛岸英和毛岸青也不得不自此亡命天涯。
黄慧光发现兄弟俩出走之后,赶紧找到了董健吾告诉了此事。董健吾听后更是震惊的不得了,怒从心中起,气从胆边生,埋怨黄慧光怎么就没看护好孩子!
但是埋怨已是为时已晚,当下要做的就是赶紧找同志把孩子赶紧找回来。于是赶紧联系组织上加派人手,寻求支援。
总部组织得知消息后,知道此事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既要做好保密工作,又要顺利地完成任务。应该派谁呢?应该如何选择执行任务的人选呢?于是便找到了故事的主人公,李云。
李云了解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迅速和自己的爱人在上海展开了地毯式的搜索。可是,面对诺达的上海滩,寻找两个颠沛流离的孩子,如同于大海捞针,难上加难。
没有照片,也未成谋面,没有线索,也不能张扬,这让李云一时间真是无能为力,心力憔悴。但是作为中央特科的一员,胆大心细也是工作特质中的一部分。
李云通过冷静的分析,猜测到作为十几岁的两个孩子,估计会靠出苦力为生,对于繁华街道,市井喧嚣之地,基本不会在搜寻范围之内。
反而那些老破小的地方,什么码头、车站、桥洞、庙门,才更有可能找到这两个孩子。
也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一个破庙的边上,无意中看到了两个少年,十多岁,破衣烂衫,哥俩不会主动和人搭讪,但眼睛里写满了革命历练过的坚定。
李云赶紧走了过去,试探的问了一句:“娃娃,你是不是姓毛啊?”毛岸英虽然没有回答,但是眼神里给出了答案。李云看到后真是欣喜若狂,却又只能面如平湖,她知道没错,就是兄弟俩,终于找到了!
她赶紧联系上了组织,随后来人将这两个孩子安全带回后方,并且通过询问,最终确认:这就是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俩。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八十年过去了,李云老前辈一直将这件事埋藏在心中,直到后来中央来人告诉她保密起效已经过了,可以公开了,她才如释重负,将这段记忆和故事讲给了后人听。
后来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将军前来拜访李云老人家的时候,感念她当初若不是有勇有谋,意志坚定,恐怕自己的父亲与伯伯早就不在人世了,她就是毛家人的救命恩人。
但是李云却谦虚说自己身为中央特科的一员,仅仅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儿。恪尽职守,不辱使命,不要讲自己的故事神话拔高。
我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名党员,直到今日依然记得首长对自己的谆谆教导,不忘当年宣誓时说过的三句话:对于党的秘密要严守;对于自己的立场要坚定;对于党的分配要服从。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敌后岗位更显不凡身手。李云在看不到的刀光剑影下,一次又一次的完成了组织交代的任务。没有高低贵贱,没有艰难简单,要的就是无时无刻将革命意志和精神发扬下去。
就在2013年8月6日,李云前辈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带着中央特科人的光辉,书写完了惊涛骇浪又云淡风轻的一生。激励后辈们不忘初心,对党忠诚,谨记前辈们的热血付出,前赴后继,生生不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