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李可染带画作拜见齐白石,齐老坐在躺椅上随手翻看。看过几幅后,齐老突然站起身道:“拿笔来!”然后便在其中一幅《牧牛图》上题了11个字。不料,这幅画作后来竟然卖到了7751万。
穷苦出身的李可染拥有着极高的绘画天赋,从小自学到有师指导,青年时期的李可染已经是颇有名气的画家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可染对绘画艺术有了不同的理解。尤其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所展现的意境西方油画或素描很难媲美。
1942年,时年35岁的李可染开始水墨写生创作,并应邀担任重庆国立艺校中国画讲师。
李可染喜欢画牛,尤其是那种田间劳作或童子牧牛之类的田园写实风,为此他经常观察牛的举动,随后生动形象地画下来。
那个年代谈起水墨画无法跳过齐白石、徐悲鸿等人的名字,在李可染看来他们都是殿堂泰斗级别的人物,心中充满崇拜和向往,想拜师却找不到门路。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转眼来到1946年,李可染的职业生涯迎来转变,他的工作地点由重庆来到北平,虽然与白石先生无有交集,起码在空间上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其实李可染能北上来到北平与徐悲鸿也有一定关系。两人相识于1942年,当时李可染在重庆举办个人画展,朴素写实的风格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其中就包括国画大师徐悲鸿。
当时徐悲鸿年近半百,而李可染只有35岁,两个人的年龄差着一个时代,但徐悲鸿非常欣赏这位后起之秀,随后结为忘年交,李可染也受过徐悲鸿的指导,但并未拜师。
1946年底,徐悲鸿邀请老友聚会与会人员皆是文化艺术界的老前辈,李可染也受邀参加,在这些老前辈面前李可染多少有些拘束。
徐悲鸿知道李可染崇拜齐白石,故此有意介绍两人认识,李可染非常谦卑,言语中表达对齐白石的崇拜和打算拜师的想法。
齐白石礼貌回应着,对拜师之师却不做回应,毕竟当时想拜师齐白石的人不计其数,老先生不光要看天赋,更需要人品端正。
有了徐悲鸿做纽带,李可染有了更多与齐白石接触的机会,当齐白石作画时,李可染像个学生一样恭恭敬敬站在一旁仔细观摩大师作画。
这似乎是齐白石有意考验,他从来不反对李可染观察自己作画,而李可染则在夜以继日的观察中学到了一些绘画心得。
其实绘画到了一定境界与技巧已经没有多大关系,更多的是通过画作抒发一种意境,若能领会那种意境就如同打通任督二脉,艺术也将更上一层楼。
就这样,李可染以“见习”弟子的身份学习了一年之久,他把自己的学习成果汇集成几幅画作让白石先生点评。
齐白石半躺在画椅上,看着李可染画的牛,每一幅都有着不错的深意,直到看到《牧牛图》的出现,老先生来了精神。
画中垂柳之下两个童子每人骑着一头水牛,树上的鸟儿像是对他们叽叽喳喳说着什么,两个童子一个托着鸟笼另一个拿着鞭子,牛儿闲庭信步,孩童与树上的鸟“争吵”着,属于中国水墨风格的画作把田园的惬意自在表达得直入人心。
齐白石对这幅画作爱不释手,嘴里不知嘟囔些什么,不久之后拿起笔来挥挥洒洒题了11个字“可与言,可染弟画,小兄白石。”
寥寥数字表达出齐白石对李可染的认可,可与言表明白石先生看懂了画中深意,可与之交流。这是小兄弟李可染的画作,兄长齐白石题字。
这是齐白石对李可染最大的认可,要知道两人相差40多岁,几乎是爷孙的年龄差距,但齐白石却以小兄自称,说明认可了李可染的诚心。
之后齐白石也答应收李可染为徒,不过却也闹出一段小插曲。
李可染非常尊重齐白石,他觉得拜师就要举办庄重的拜师礼,因此就耽误了一段时间。另一边的齐白石却着急了,难道李可染反悔了,不想拜在自己门下?
经过询问才知原来误会了李可染,从那以后他们成为正式的师徒,师徒二人共事十年,直到齐白石去世,而李可染也成为一代国画大师。
当初那幅齐白石题字的《牧牛图》成为不世佳作,这幅画最终以7751万元的高价卖出,足以体现其价值。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