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边境管理支队盈江边境管理大队针对盈江山区面积大、多民族聚居、民情边情复杂等特点,积极探索背包普法工作模式,打造“红石榴背包普法服务队”,将普法宣传“背”进边境村寨、田间地头和群众心中,持续推动“法治宣传固边防”活动走深走实。
打造百“籽”讲堂 画出最美同心圆
打造乡土特色课程。主动融入“法治盈江”建设,充分发挥“红石榴背包普法服务队”普法宣传主力军作用,重点围绕党的政策、宪法法律等方面解读宣讲,探索“看、听、唱、诵、讲、谈、办”普法七字诀,确保法治宣传接地气。
创新一线普法实践。打造龙门古寨普法教育实践基地,重点从少数民族聚居村、特定群体、边境村寨开展普法实践创新,推动政法委联合司法、教体等部门在边境乡镇同步开展“法治宣传边关行”活动。
突出校园普法服务。紧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打造“护苗课堂”,“法治宣传进校园”等系列主题活动。2024年以来,累计在15所中小学开展普法宣传100场次,受教育师生、家长达3万余人次。
助力百“籽”绽放 吹响普法集结号
提升普法宣传温度。围绕派出所“主防”警务,采取“汉语+民族语”双语宣传服务,“红石榴背包普法服务队”采取包村包组包单位的方式,以敲门入户、发放告知书、张贴海报等手段,开展禁毒、反走私、反偷渡、防诈等宣传,在群众中掀起学法、懂法、守法热潮。
增强普法宣传密度。用好用活民间普法队伍,通过集中培训、联合培育等方式,培养一批法律明白人、“红领巾法治宣传员”,深入开展反诈课堂进村寨、禁毒课堂进千家等特色普法活动。组织培训民兵、联防员280人次,培养法律明白人200余人,56个家庭被评为“学法先进户”,106名村民被评为“普法先进个人”。
拓展普法宣传广度。在“目瑙纵歌节”“阔时节”“泼水节”等民族节日“摆摊设点”开展普法宣传。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集中普法宣讲60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5万余份。
实现百“籽”相拥 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织密全域宣传网络。聚焦“队伍上建强、方法上求活、教育上引导、效果上见好”的目标,联合驻地党委政府打造“一校、二队、三中心”(一校:火塘夜校;二队:“红石榴普法服务队”、义警巡逻防护队;三中心:村寨党员活动中心、村寨普法中心、青少年普法维权中心)的“123红石榴”宣传微平台,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普法格局。
精准前置普法触角。推行“一分钟”“一纠纷”“一警情”“一案件”“四个一”普法举措,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良好法治环境。
深耕边关历史文化。用好驻地历史文化资源,深挖以“铜壁关”为核心的“上四关”(铜壁关、万刃关、神户关、巨石关)卫国戍边精神,增强边民群众“守边传人”的自豪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群众的国防意识。共创建省、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沿边行政村法治文化阵地16个,法治宣传教育文化场所示范点、示范广场2个。
本报记者 杨子庄 通讯员 孙小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