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好法官? 1990年,带着这个问题李革华走进了法院。

从执行局、法警队、民庭、行政庭再到综合审判庭,李革华始终身处司法审判第一线,手握法槌敲响正义之声,为群众解难,为社会排雷。

如何做一名好法官?李革华用34年将答案写在在日拱一卒的奋斗里,写在万千案卷中,写在老百姓解决矛盾后的笑脸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争议最大的地方拆最难的‘炸弹’”

12月23日一早,李革华就来到了云溪区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建设现场。这个项目总投资357亿元,建成投产后,将使湖南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乙烯炼化一体化基地,也会让岳阳的经济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看着一辆辆来回穿梭的工程车,李革华思绪回到了两年前。

2022年,乙烯项目征拆工作开始进行,涉及土地8155亩,拆迁房屋1129栋,迁移坟墓14000冢。

为保证项目顺利推进,岳阳第一时间成立项目司法保障组,靠前做好征拆中的法律服务和矛盾化解工作。

法院派谁来担这一重担?院长许辉第一时间想到了李革华,“作为一名在行政审判口工作多年的老口子,他总是能在争议最大的地方,拆最难的‘炸弹’”。

这个任务难度大、责任大,吃力不讨好。在别人看来,李革华快要退休了,完全没必要接下这个烫手山芋。

没想到,李革华一口答应下来。李革华说:“当时,我没有别的想法。需要我,我就要迎难而上。”

“先征民心后征地。”每天下班后,李革华都会跟随拆迁人员走街串巷入户,排查矛盾纠纷。除了讲征拆政策,老百姓有什么法律问题,家长里短的矛盾,李革华都会耐心解答。

在项目组同事眼中,李革华就是“拆弹专家”。无论火药味多浓的矛盾,都能被他轻松化解。无论情绪多么激动的当事人,和他聊几句后,都会平静下来。

2023年10月25日下午,乙烯项目只剩下最后一位拆迁户主白某某。认为房屋面积计算有误差,迟迟不同意拆迁,情绪十分激动。多轮谈判未果,项目组给李革华打去电话。

当晚,到了白某某家,李革华没有急着说拆迁的事,而是和他聊起了家常。

“你是做管道维修安装生意的吗?这个事很辛苦嘞。”看着屋堆放的管道,李革华开始找话题。白某某却没有回应。

“其实我对你们这个工作挺了解的。我办过好多个安装维修管道的案子,工人管理不好,施工过程很容易出问题。事故一旦发生,几年的劳动成果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没有得到回应的李革华,还是自顾自地聊着。

这段话引起了白某某的兴趣。白某某开始坐下来和李革华说起了自己的担忧:“我现在以小型安装维修管道工程为生,手下有十几号人。这几年正担心这个事。”

于是,李革华将工人保障的相关法律问题、工伤保险投保和事故报险的流程等,一一为白某某讲解。

“李法官,太谢谢您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也知道房屋拆迁是政府的大事,我的房子是肯定要拆的。您和我聊了这么久,解决了我工作上的后顾之忧,房子上少点钱也无所谓,拆迁协议我签。”聊了4个多小时,当天晚上10点半,白某某签下拆迁协议。

3天后,项目最后一栋房屋顺利拆除。

30多年来,李革华总是在做别人眼里最麻烦的工作。富运油库、蒙华铁路、静脉产业园、长炼储油等等重点项目建设中,都有他的身影。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这片土地养育了我,党组织培养了我,我不能忘记根和本,只能用行动回报这片土地。”他常说,“岳阳是一座发展之城,亟需我们每个人贡献一份力量。作为一名法官,更应该多做一点。”

“让裁判结果成为社会风向标”

“作为法官,不仅要让群众在每一个具体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还要通过案件审理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让裁判结果成为社会风向标。”谈及自己的办案理念,李革华坚定地说。

2023年1月,彭某花2.02元在网上购买了4盒果冻。到货后,彭某拆开包裹发现,果冻竟然长了虫。找到客服投诉,店家却表示只能赔偿3.5元。

协商无果,彭某把销售果冻的商贸公司起诉到了法院。

6月,李革华作为承办法官审理了该案。李革华深知:“食品安全无小事,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舌尖安全,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必须要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权益。”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法院判决商贸公司赔偿彭某损失1000元。

在李革华看来:“办好民生案,才能贴近百姓心。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023年,李革华审理了一起员工未休年假引发的劳动纠纷。依法判决某公司支付员工带薪年休假差额1.3万余元。

2024年1月,李革华把庭审搬进村委会调解了一起八旬老人离婚纠纷案。帮助两位老人消除心中隔阂,牵手回家。

工作34年,李革华办理了数千件案件。

他说:“我们手里再小的案子,对老百姓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大事。我希望我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不仅有个案正义,更能通过案件的裁判引领共同的价值追求,办到老百姓的心里。”

当然,审判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难题。李革华的经验是,从最基本的法理找答案,回到理论原点。每天,李革华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单位,学习最新的司法案例和条文。

“法律是处理案件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李革华说,“选择做一名法官,就已经做好了终身学习的准备。”

“多做一点,结果就更圆满一点”

李法官,您做事有温度,是真心为人民!”2023年11月,李革华化解了一起千万元级的涉企纠纷。离开时,当事人握着李革华的手不停说着感谢。

2019年,某建筑工程公司与某混凝土公司签订了《预拌混凝土买卖合同》。合同签订后,混凝土公司按时按量交了货,建筑工程公司却一直没有支付货款。加上违约金,拖欠的货款已经达到了1000余万元。

几番讨要无果,混凝土公司将建筑工程公司告上了法庭。

认真研究材料后,李革华认为:“双方都是企业,一判了之并不能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还有可能会对两家企业都产生负面影响。”

李革华立即联系双方调解。

但电话打过去,混凝土公司负责人却十分抵触:“我找他们要了那么多次钱,他们理都不理。我不想和他们说了,法官,你直接判吧。”

之后,李革华多次组织双方坐下来谈一谈,但双方都互不相让,无法达成共识。

一次次失败,书记员忍不住劝他:“李法官,您干脆判了吧,这样还省事一些。”

李革华却依旧不肯放弃:“两家企业背后是几百个家庭。如果双方一直僵持,一方可能还是拿不到钱,另一方也生存不下去了,矛盾会继续扩大。”

一杯杯热茶,一句句暖心话,一次次分析不同处理方式的利弊。在数十次沟通以后,双方对调解金额、还款进度终于达成了一致。建筑工程公司承诺将按时分期还款。

双方离开时,李革华不停叮嘱:“企业要诚信经营,也要合作共赢。你们是老搭档了,事情解决以后,还可以考虑继续保持友好合作。”

在李革华看来,“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法官更不是冰冷的机器。法官多做一点,事情的结果可能就更圆满一点,老百姓能感受的司法温度就会多一点,对司法的信任也会更多一点”。

采访到中午12点,李革华的闹钟突然响了起来。说了声抱歉后,李革华立马走出办公室去打电话。

和他同一间办公室的书记员陈岳凤告诉记者:“电话那头,是他患癌的妻子。他放心不下妻子,无论多忙,每天中午都要提醒妻子按时吃饭。所有空闲时间都在家里照顾妻子。”

没过一会儿,李革华红着眼眶回来了。还没坐下,又有当事人打了电话过来询问开庭时间。李革华立马调整情绪,耐心解答当事人的疑问。

“无论自己有多少糟心事,他从不会把不好的情绪对我们或当事人表现出来。”法官助理朱慧涛说:“李法官也会经常提醒我们保持笑脸。不能让百姓觉得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前一段时间,他请了几天假陪妻子去上海做手术。一回来,他就马上加班把这几天积压的案子处理了。”综合审判庭员额法官李昭阳说,“看着他每天单位家里两边忙个不停,我们都很心疼,提出帮他减少一点案子,他却不答应。我们知道,他是怕给我们增加压力”。

2024年,李革华结案224件,各项指标都在全院居于前列。

一生居一线,一业执一生。回首34年,李革华看着自己的天平奖章说:“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守护公平正义的决心,只为对得起‘法官’二字”。

来源:湖南法治报(文/全媒体记者 曾雨田 通讯员 晏可慧)

一审:刘冬晨

二审:陈佳婧

三审:周智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