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俗称“发烧”,在新冠疫情期间成为公众闻之色变的健康监测标识,随处可见的体温监测装置更是让发烧、退热成为健康的热点话题,也让布洛芬成为家喻户晓的退烧药。而中医,却没能在这场全民关注的发热与退热话题中“一药成名”。是中医不能治疗发热吗?还是中医没有有效的退烧药?其实,中医不仅能治疗发热,而且方法多样,疗效明显。那为什么没有与布洛芬比肩的中医退烧药横空出世,家喻户晓呢?浙江教育出版社新近推出的《退烧简史》一书,从历史的角度给出了科学的答案。全书由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研究者集体创作而成,可谓阵容强大。
《中华读书报》好书榜的评审专家认为:“该书以‘发烧’‘退烧’为关键词,梳理了人类认识发热疾病、探寻退烧方法的历史。从甲骨文对热病的记载,到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到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从古希腊的放血疗法,到体温计的发明,到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神奇药物的涌现……不同文化背景下,医者对发热有不同的理解和应对。了解相关历史,我们对身体和疾病、中医和西医都会增进认识、激发思考。”接下去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中医是怎么对待“发热”的。
发热能不能一退了之?
这就要从中医对发热的认识历史上说起了——中国人认识发热疾病并与之斗争的历史非常悠久。在中国最早的出土文献甲骨卜辞中,就有关于发热的记载。先秦时期,中医试图从阴阳失衡的角度阐释发热的原因,如《左传》中提到的“阴淫寒疾,阳淫热疾”,就是说,阴气过重生寒,阳气过重生热。
但是发热有可能是寒病的症状,也有可能是热病的表现。对发热病因的探讨在中医的第一部传世经典《黄帝内经》中,以专篇论述的形式,有了系统而丰富的表达。《黄帝内经》里的“病机十九条”,其中火、热为原因的病占了将近一半。发热可能既有外界暑热之“火”对身体的影响,也有燥、湿等原因在体内形成的“内火”,既有饮食不节便秘而成的“实火”,也有因为体内阴阳失衡而造成的“虚火”。此外还有“邪火”“逆火”“流火”等。
因此,在中医话语体系中,“热”已经不再是一个症状,而是跟“火”一起,成为疾病理论术语的一部分。这种影响持续到今天,很多人在发热、嗓子痛或者眼睛干涩、血压高的时候,会习惯性地说自己身体“上火了”“体内有热气”。但“上火”是很含混的说法,每个人理解的“上火”可能对应不同的症状。所以中医很怕病人自述“最近有点上火”,听到后一定会仔细询问:所谓的“上火”具体是什么表现?
人到底有多少种热?
在张仲景著名的临床经典《伤寒论》中,发热被分成外感热病和脏腑热病,其原因则按照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有了更详细的划分。在《伤寒论》的理论体系中,很多疾病都会发热,《伤寒论》398 条,直接提到“热”的有 116 条,包括客观的体温升高,主观的病人自己感觉发热,医生触及患者体表感受到的异常热感等。
从发热的时间上,有日晡(指黄昏日落时分)所发潮热、时有微热、身热不去、续得寒热、更发热、潮热等表述,包含了持续发热、短期发热、偶尔发热、间歇发热、定时发热等多种情况;从发热程度上,有微热、大热、灼热、热甚等表述;在发热部位方面,有足下热、外有热、表里俱热、表寒里热、身手足尽热等涉及身体部位和阴阳理论的描述;就发热状态而言,则有烦热、翕翕发热、蒸蒸发热、恶热、热势不罢、往来寒热等细分。
涉及发热的病因病机讨论就更多了,如发热与畏寒的关系,热与厥的关系,热与疟的关系,热与咳的关系等,还有根据用药后是否出现发热、原有发热症状改善或加重情况来判断药效的记载。例如同样是全身发热,就要观察病人发热时对待衣服的态度。如果全身大热反而想要多穿衣服、盖厚被子,这种情况叫做“真寒假热”,说明病人虽外表有热的症状,但体内深处有寒证。同样的,如果一个全身寒冷却不肯多穿衣服,甚至只穿单衣还觉得难受的病人,则属于“真热假寒”,明明有寒冷的表现,但是体内深处有热证。通过这些丰富而生动的表述,我们看到中医对发热的高度重视,仔细观察。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医治疗发热从来都不是“一药退烧”,而是要求深入病机,对症治疗。
中医是“精准治疗”?
对于发热这个症状,中医的多种治疗思路,比较符合我们现代医学提倡的“精准治疗”。面对大面积多发、高发的流行性、普遍性发热,中医也有成功的异病同治经验。历史上曾经有一个著名的药方,号称能够“不问老少良贱”,有事没事来一杯,不但能退热治病,还能强身健体。这就是苏轼记载并公开的“圣散子方”。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时,当地连年大疫,他向名医巢谷求得一个退烧疫的秘方,用于当地疫病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活不可胜数”。后来,苏东坡在杭州也遇到疫病,他一方面向当地医院和医家公布药方,同时组织僧尼和民间力量施药,还创办了最早的官办福利医院“安济坊”。根据这两次成功经验,苏轼认为圣散子方应对疫病发热非常有效,堪称居家旅行必备良药。后来,这个药方由黄州名医庞安时收录在《伤寒总病论》中,成为一段佳话。然而不幸的是,明代医家俞弁记载了后世两次运用圣散子方退热治疫的情形,一次是宋末永嘉之疫,服药受害者“不可胜数”,另一次是弘治年间吴中疫疠,县令安排圣散子施药,结果服用者“十无一生”。几场意外之后,圣散子方就被遗弃了。从“活人无数”到“十无一生”,是为什么呢?历史上很多医家都评论过这件事,医家们指出,即便是疫病流行的发热治疗,依然需要“辨证论治”,针对一种疫病管用的药方,在别的疫病中,却可能成为杀人刀剑。
所以,从中医的角度,退烧药琳琅满目,但如何辨证论治,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种,则需要明医抽丝剥茧,拨冗寻迹,众里寻他千百度,那药却在——《退烧简史》中!
甄橙 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4 年 5 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