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东兴区天冬基地迎丰收 放假回乡的大学生加入采收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四川内江东兴区天冬基地迎丰收 放假回乡的大学生加入采收队伍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摄影报道

1月6日下午3点,内江市东兴区白合镇报恩寺村,近百名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采挖工人散布在天冬基地,忙着将粗壮饱满的天冬块根从天冬藤上剪下来。这些村民中,有的是年过七旬的老者,也有的是刚放假回乡的大学生。

2021年起,内江市东兴区开始以育苗、种植、加工、交易、产品研发、品牌营销、康养旅游“七位一体”的模式,大力发展以天冬为主导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经过3年的生长周期,2024年底开始,不少天冬基地迎来了收获季,无论是种植户还是务工农民,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拍天冬基地

等待三年迎来收获

天冬亩产量6000斤—8000斤

工人们忙着剪天冬,内江市侨雨种植专合社负责人周萍也没闲着,一会儿叮嘱新来的工人在剪天冬块根时,注意两头各留1厘米;一会儿忙着接打电话,和货车师傅约定拉货时间。

望着眼前这片倾注了数年心血的基地,周萍满是感慨。2017年,她流转了100亩地,最开始地里是黄精和瓜蒌套种,三年收获后,因为看好天冬的市场前景改种天冬。

“我们从2020年底开始筹备,2021年3月正式种下这些天冬,那时东兴区还没有大力发展天冬产业。”周萍强调说,经过三年的等待,终于迎来了好收成。

该专合社从2024年10月底开始采收天冬,挖出来的天冬个头大,品质好,亩产量有6000斤—8000斤。“这些天冬都销往广西的加工厂,加工成天冬饮片,一亩纯利润能有一万多元。”周萍满意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获的天冬

村民最多一天挣150元

大学生放假回乡加入打工队伍

得知侨雨种植专合社的天冬要采挖工人,周边村镇的村民都赶了过来。周萍说,村民剪天冬的收入按每斤0.5元计算,动作麻利的村民一天最多能剪300斤,挣150元钱。

66岁的王明英来自白合镇华山村,每天早上5点半,她就得出门赶班车,坐半个多小时车后还要步行50分钟才能到基地,中午就吃自己带的面包喝点开水。即便辛苦,她却乐在其中,她说:“已经领了3回工资,有2200多块啦,多少能补贴家用。”

56岁的邹秀英算是队伍里的高手,最多的一天剪了298斤,平时一般也能挖200多斤。她从家到劳作地走路二三十分钟,对于这份能在农闲时增加收入的工作,她很是珍惜:“趁着有空来挣点零花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民邹秀英剪天冬

人群中,戴着耳机的熊壹权中有些显眼,他是一名大一学生,2024年12月27日放寒假回到家乡。前几天他主要负责给采挖天冬的爷爷奶奶送饭,1月5日下午,他也加入了务工的队伍。他说:“这活挺轻松的,比在家玩手机有意思多了。”

天冬产业迎来发展契机

2025年将提质增效合理布局加工链条

不仅仅是内江市侨雨种植专合社,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东兴区不少天冬基地都在陆续采挖天冬。

记者从内江市东兴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了解到,2024年东兴区持续发展以天冬为主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在顺河镇新建107亩天冬种苗繁育基地,已建成天冬产地初加工基地4座,正加快建设田家镇成渝双圈东兴食品加工集中区(食品和中医药大健康精深加工园)。

2024年8月,天冬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开启了东兴区天冬产业发展的新篇章。2024年,东兴区新成功转化上市天冬护肤、洗护系列产品12个,新研发天冬原浆啤酒、天冬陈皮膏等产品4个。

2025 年,东兴区将锚定打造百亿天冬产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行。在产业发展上,一方面聚焦 “一产”,通过优化种植技术、改良品种等手段提质增效;另一方面精研 “二产”,依据产业特性与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加工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在品牌推广层面,积极拓宽宣传路径,提升天冬产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发展动力方面,强化科技赋能,让科技创新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