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曾经在全国引起一片热潮的垃圾分类环保措施,已经逐渐的消失在人们眼前,不仅关于垃圾分类的话题消失的无影无踪,甚至就连对垃圾分类的要求仿佛也回到了从前!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作为环保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垃圾分类真的名存实亡了吗?
垃圾分类的出现
犹记得垃圾分类刚出现的时候,是多么的火爆,大街小巷五颜六色垃圾桶随处可见,宣传视频不断播出,提醒人们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然而随着时间的飞逝,如今却很少能够看到垃圾分类的身影,这不仅让人好奇,它的实行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垃圾分类又是怎样出现的?
其实,最早施行垃圾分类的城市是上海,作为一个超一线城市,上海几乎成为了我国的门户,各地人们以及老外疯狂涌入。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人数的增多,环境的重要性也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毕竟有人就会产生垃圾,商业垃圾、工业垃圾、居民垃圾等,几乎成为了每个城市的心病。
就拿杭州的天子岭来讲,它的垃圾堆已经将各种垃圾填埋到100米之高,但仍旧是这样,杭州依然面临着垃圾的困局。
没有人喜欢在一个垃圾堆中生活,为了市容市貌,以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新型的环保措施势在必行,而垃圾分离,便是其中之一。
垃圾分类主要的作用,就是区别垃圾的种类,能够做到快速回收,毕竟不是所有垃圾都无用的,许多建筑垃圾、工业垃圾都有被重复利用的可能。
而在每年都要处理的上亿吨垃圾之中,能够回收的垃圾不占少数,最为重要的是,回收垃圾能够大大减缓环境污染以及经济损失。
这也是为何有人能够靠着拾垃圾拾出百万身家的原因。
但是若是真要提起发源地,实际上垃圾分类的根源并不是上海,而是北京,在1996年,北京民间便出现了垃圾分类的雏形。
那个时候,垃圾分类并没有那么的细致,也没有那么的轰轰烈烈,甚至就连用于垃圾分类的垃圾桶,也都是居委会使用年终奖省下来的。
不过虽然看起来很惨淡,但是那个时候他们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直到1999年,上海完善了垃圾分类并大力施行,才让垃圾分类这一名字在世界传播起来,而从效果来看确实有一点作用,但是作用不多。
这根源出在人们的本身,当时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不强烈,甚至就连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是什么都不知道。
这这样的情况,垃圾分类基本毫无作用,只能以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来改变这种现象。
到了2019年的时候,上海将垃圾分类从个人生活习惯,变成了社会习惯,要求必须进行这项行为,不然就会罚款。
这也是垃圾分类的热潮开端。
在罚款诞生之后,上海的垃圾分类居民意识进展的非常快,效果十分明显,很快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而其他城市看到了上海的做法,于是纷纷进行模仿,就这样,垃圾分类开始了全国性的推广,进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
不可否认的是,在某种意义上,垃圾分类确实确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也仅仅只是这样,被分类后的垃圾去了哪里?依然还是垃圾场,从结果来看,属实是无用功。
那么究竟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垃圾分类的缺陷
人的行为,是有惰性的,不可否认,垃圾分类开始的时候,国民的参与度确实非常高,但是在这其中,则大多数都是以热情在支撑。
毕竟垃圾分类是一个繁琐的行为,每次扔垃圾的时候,都要区分那个垃圾应该扔到哪个桶里,甚至有的时候手里面的垃圾,恩能够分为好几种。
这无疑让扔垃圾变得繁琐起来,远远没有随便往垃圾桶一扔迅速、便利,外加一些地方的垃圾区分稍微模糊,增加了垃圾分类的难度。
在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在相互监督,这样的缺点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问题,但是渐渐的,奖励机制以及监督机制渐渐放松,积极性下降,让垃圾分类热度彻底过去,能不能完全施行,全看居民自己的意识。
毫无疑问的是,这极大的减弱了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导致垃圾分类不再那么重要,甚至就连垃圾分类的桶也面临了褪色的结果。
可以说,想要完全实现垃圾分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其次就是各个城市的经济条件并不一样,许多城市为了垃圾分类措施,有一些城市甚至做出了撤销原本垃圾桶的行为。
这无疑让居民很是难受,因为垃圾桶太少,扔个垃圾需要跑很远,太不方便。
更何况,对于普通的人们来讲,湿垃圾的产生远比干垃圾产生的多,所以一般来讲,对于干垃圾,几天不扔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湿垃圾不一样,天气一热会发馊产生异味,所以湿垃圾的数量远比干垃圾要多,而由于垃圾桶减少,单独的分类垃圾屋很难供应附近居民的使用。
但是偏偏。垃圾运输有一些城市也跟不上,实际上,每个地区的垃圾车数量都不同,有一些地区,不进行分类的时候,一天只用一趟就能满足运输垃圾需求,
但是已经过分类,各类垃圾的数量差距岛导致次数的增多,想要实现垃圾分类的完全条件,只不断的增加成本,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垃圾分类渐渐的在各个地区消失,重新回到了起点,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地区还在坚持。
那么垃圾分类真的算失败了吗?其实不然!
垃圾分类究竟算不算失败?
垃圾分类究竟算不算是失败呢?这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
从事实大局观来看,垃圾分类在各个城市的施行之下,确实是失败退场,但是从影响来看,垃圾分类并不算失败。
垃圾分类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其中的是,在这期间极大提高了居民的垃圾意识,可以看到的是,许多的餐厅使用的垃圾是分开的,干垃圾一个桶,湿垃圾一个桶,这便是成功的标志之一。
而在一些社区之中,会将看到正在将垃圾分类的人,他们仔细将每个垃圾区分开,仍在不同的桶里面。
而在学校的课本上,而已都可以看到垃圾分类学习课程,虽然并不多,但是却指引了的未来的希望。
垃圾分类并没有消失,它依然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虽然相较于之前,这种状况并不明显,但是终会有一天,这一种生活方式会被人们习惯。
而这个时期,只不过是一个过渡期,总有一天,垃圾分类会悄无声息的再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并完全被人们接纳。
相比那个时候,垃圾分类机制将会得到更完美的完善。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环保措施将会越来多,不过在当今,却有几个看似环保,但是实际上却一点都不环保的东西。
它们都是什么?
反向环保?
在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环保问题,并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就比说节约用水,少用塑料袋等,但是在这其中,却有一些“反向环保”的行为出现。
其中最好的例子便是纸质餐具,随着限塑令的开展,塑料制品用具不断的改变,市面上出现许许多多的环保产品,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而在这其中,纸质用品绝对是大家心目中环保用具中的不二选择,所有人都认为,纸质用具远比塑料用具环保。
但其实不然,从某些方面来看,纸质用具远比塑料用具还要污染环境,为什么会这样讲?实际上很简单。
首先要明白的一点,就是生产纸质用品所需要的水个能量,实际上是远远高于塑料用具的,并且生产过程中诞生的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污染气体,也不是少数。
人们认为纸质用具比塑料用具环保的原因,是因为纸质用具能够被生物降解,但是有一个问题很是重要,那就是纸质用具大多都是一次性用品,而塑料用具,则大多是常用物品。
所以从诞生的垃圾数量来讲,纸质用具远比塑料用具诞生的垃圾多,不过因为塑料难以降解的原因,导致纸质用具比它更有吸引力。
但是仔细算来,实际上纸质用具并不环保,因为塑料分为多种,比如可降解塑料,与纸质用品具有一样的功效,其次就是可回收以及不可回收的塑料。
不可回收的塑料一般都会运用在大型电器之上,对于平常的人们来讲,大家电更新换代的次数相应较少,所以它们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限。
因此纸质用品不一定比塑料用品更环保,只不过因为垃圾区分的困难,难以区分回收的塑料用品,便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污染源。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讲,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结语:
虽然垃圾分类的环保措施只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只有垃圾分类制度更加完善,以及居民素质的提高。垃圾分类迟早还会走进人们的眼前。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