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闽南“越冬甜椒-水稻”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效果。
基金项目:福建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甜椒新品种选育及设施高效栽培技术研发与推广”(2024FS22)。
林秀香等
福建省闽南地区气候优越,冬季温暖、阳光充足,适宜大棚越冬甜椒栽培,现有大棚甜椒栽培面积约 0.2 万 hm 2。在设施栽培中,由于环境相对密闭、土壤连作时间长等原因,容易出现连作种植障碍 。采用水旱轮作既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减轻病虫害发生,又能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 。为克服连作障碍,提高大棚甜椒的生产效益,笔者总结在闽南地区示范推广的“甜椒-水稻”轮作的模式,现介绍如下。
1 茬口安排
大棚甜椒播种以 8 月中旬至 9 月上旬为宜,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移栽,12 月至次年 4 月采收,4月中下旬清茬。水稻 3 月中下旬播种育苗,4 月中下旬移栽,8 月中下旬至 9 月上旬收获。应合理规划甜椒和水稻的种植时间,确保能够顺利衔接。甜椒育苗时间可在前茬水稻收获前 10 d 左右开始,以便水稻收获后能够及时定植甜椒。
2 甜椒栽培技术要点
2.1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适合当地气候与市场需求的优良甜椒品种,如‘格瑞 300’(超大种业)、‘中椒 1615’(中蔬种业)、‘3964’(圣尼斯)、‘布兰妮’(先正达)等。
2.2 播种育苗
采用穴盘育苗,选择肥沃、疏松、透气的育苗基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害传播。基质水分控制宜保持见干见湿,避免基质过湿导致烂种。控制好育苗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光照条件,防止高温高湿导致病虫害发生。育苗时若遇高温天气,要及时采取覆盖遮阳网等降温措施,但苗龄 15 d 左右要逐渐把遮阳网去掉,防止徒长。注意防治苗期病虫害,如猝倒病、立枯病等。猝倒病可用普力克水剂或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防治,立枯病可用恶霜嘧铜菌酯水剂或甲霜灵•锰锌(金雷)可湿性粉剂防治。
2.3 整地
前茬水稻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地,进行土壤深耕和翻晒。每亩撒施生石灰 100 kg 或石灰氮 80 kg 进行土壤消毒。基肥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每亩施入有机肥 200 kg、复合肥(15:15:15)80 kg。土地整平后起垄做畦,畦高 25~30 cm,畦宽 60~80 cm,沟宽 30 cm。畦面覆盖银灰色地膜,膜下布设滴灌管。
2.4 移栽
甜椒幼苗长至 6~8 叶时即可进行移栽定植。采用单行种植,应合理密植,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确定株距,株距一般为 35~45 cm。定植当天及时浇足定根水,次日早上及时浇缓苗水。
2.5 田间管理
2.5.1 水肥管理
甜椒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但应避免积水。根据甜椒生长阶段合理施肥,定植缓苗后追施水溶性复合肥(平衡型)6 kg/666.67m 2 ,促进植株生长;开花结果期每 10~15 d 浇施水溶性复合肥(高磷高钾型)10 kg/666.67m 2 ,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生长期内,可根据植株长势,每 30 d 左右叶面喷施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 1 次。
2.5.2 植株调整
采用三干整枝或四干整枝方式,用尼龙线吊引枝条,一般每周吊绳环绕一次。及时进行整枝打杈,去除多余的侧枝和老叶、病叶,增强通风透光性。
2.5.3 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甜椒常见的病虫害有疫病、炭疽病、病毒病、蚜虫等。疫病可用霜霉威盐酸盐、丙森锌、嘧菌酯防治;炭疽病可用嘧菌•百菌清、丙环•咪鲜胺防治;病毒病可用烯•羟•硫酸铜、宁南霉素防治;蚜虫可用噻虫嗪、氯虫•高氯氟防治。
2.6 收获
适时收获甜椒,根据市场需求和果实成熟度确定收获时间。收获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实。
3 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3.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抗病虫害能力强、高产优质的早熟水稻品种,如‘紫两优 737’、‘福红优 8 号’、‘万象优 8339’等。
3.2 播种育苗
采用轻型基质或营养土来育苗,根据移栽方式来选择适宜的育苗盘。对于抛秧法,一般可选择 502穴和 561 穴两种规格的秧盘,秧盘的数量应根据秧盘的穴数及计划抛植密度而定。若利用小型插秧机插秧,可选择配套规格的软盘或硬盘育秧。播种后,可搭小拱棚覆盖无纺布来保温保湿。要把握好播种时间,确保秧苗在适宜的生长阶段进行移栽。
3.3 整地
整地时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 100~150 kg、复合肥 30~40 kg。然后进行耕翻整地,做到田平、泥烂、肥匀。
3.4 移栽
当秧苗达到适合移栽的叶龄和苗高时,及时进行移栽,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适宜的栽插密度。一般早稻秧龄为 25~30 d,每亩栽插 2.5 万穴左右,每穴栽插 3~4 苗。
3.5 田间管理
3.5.1 水分管理
水稻生长期间需大量的水分,水分管理至关重要。水稻移栽后,保持浅水层,促进秧苗返青。返青后,根据不同生育阶段进行水分管理。分蘖期保持浅水层,促进分蘖;够苗后及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干湿交替,收获前 7~10 d 断水,避免断水过早影响稻谷成熟和品质。
3.5.2 施肥管理
根据水稻生长阶段合理施肥,前期注重氮肥的施用,促进水稻生长分蘖;中后期适当增加磷、钾肥,提高水稻抗倒伏和结实能力。在移栽前施足基肥;移栽后 7~10 d 施分蘖肥,每亩施尿素 8~10 kg;幼穗分化初期施穗肥,每亩施复合肥(15:15:15)10~15 kg、硫酸钾 7~10 kg;灌浆期施粒肥,每亩施尿素 3~5 kg。
3.5.3 病虫害防治
应加强病虫害监测,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采用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治,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相结合。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利用天敌、生物农药等;物理防治主要包括灯光诱杀、性诱剂诱杀等;化学防治主要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虫害有稻瘟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等。稻瘟病可用春雷霉素、稻瘟灵防治;稻曲病可用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防治;稻纵卷叶螟可用甲维盐、吡虫啉、茚虫威等防治。
3.6 收获
适时收获水稻,当水稻谷粒九成以上变黄成熟时进行收割,避免过熟导致稻谷脱落和品质下降。采用适合棚内操作的小型收割机进行收割。稻草可进行粉碎还田或用来发酵堆肥。收获后稻谷应及时晾晒,
防止霉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