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盘点新药进展,聚焦领域创新,2024“消”傲江湖年度盘点重磅来袭!

撰文 | Nina

2024年12月26日下午14:00-19:30,“2024‘消傲江湖’消化道肿瘤年终盘点”在线上、线下同步拉开帷幕。本次盘点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日本临床肿瘤学会(JSCO)和医学界联合主办,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JSCO理事长Takayuki Yoshino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值得关注的是,本次盘点特别开辟了“新药临床研究进展”专题,为未来新药研发及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创新赋能,看消化肿瘤领域的中国力度与中国速度!

“新药临床研究进展”专题会议上,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陆明教授主持。在这一关键专题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龚继芳教授以《消化道肿瘤创新药与细胞治疗年度盘点》为题进行了深入解读与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龚继芳教授演讲

龚继芳教授在会议中首先强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趋势,尽管全球范围内的临床研究受到疫情的显著影响,中国的创新药物研发能力在逆境中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在消化道肿瘤领域,中国研究者展现出了卓越的创新能力和迅猛的发展速度。根据clinicaltrials.gov网站的统计数据,中国的早期新药临床试验注册数量从2015年的235例增加至2024年的859例,这一增长速度在全球范围内都显得尤为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中国新药临床进展

在消化道肿瘤领域,尽管可用的靶点相对有限,中国研究人员并未因此停滞不前。龚继芳教授指出,深入挖掘现有成熟靶点,如HER2、KRAS G12C和Claudin 18.2,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耐药机制,是当前的重要研究方向。

龚教授特别提到了KRAS G12C抑制剂D3S-001等药物,这些药物在特定患者群体中显示出了高有效率和良好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此外,对于Claudin 18.2这一重要热门靶点,龚教授提到双抗/ADC药物在高表达患者群体中的有效率差强人意。这些数据不仅证实了Claudin 18.2作为消化道肿瘤治疗靶点的潜力,也为未来的药物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消化道肿瘤领域一线新辅助治疗临床进展

而对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新药物的开发正在为突破耐药性夯实基础。例如,通过联合治疗来克服耐药性(如DS8201与PARP抑制剂或EZH2抑制剂的联合使用)的方案探索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旨在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增强疗效,同时减少耐药性的发生。此外,龚继芳教授还提到了其他耐药性研究的进展,如针对HER2耐药性的双抗ADC药物JSKN003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KRAS突变的患者中,也能看到良好的疗效。这些研究不仅为耐药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未来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 针对HER2耐药性的ADC探索(JSKN003)

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领域,龚继芳教授指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目前已批准两款细胞治疗产品,标志着细胞治疗在消化道肿瘤领域取得了关键进展。这些研究结果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而且为细胞治疗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在分享最后,龚继芳教授强调,我国科研人员在消化道肿瘤领域取得的成绩与中国在创新药物研发方面的政策支持和环境优势密切相关。她提到,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和地方政府为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这一环境不仅加速了药物研发的进程,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激励和支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的创新药物研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这不仅为中国患者带来了希望,也为全球肿瘤治疗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集贤广议:大咖共话消化道肿瘤科研未来

随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陆明教授主持了专题讨论环节,齐长松教授、刘丹教授、张淼医生张盼盼医生依次分享了此次参会感悟和自己在新药研究中的经验与反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5 讨论嘉宾

齐长松教授首先强调,尽管目前有许多新靶点和联合疗法正在研究中,但靶点数量的增加并不直接等同于疗效的提升,因此在药物研发中,需要综合考虑靶点的协同机制和不良反应。他提醒所有科研人员,一期临床试验的数据虽然重要,但仍需理性评估,特别是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估,应等到随机对照试验阶段才能得到验证。此外,齐长松教授还就细胞基因治疗的前景进行了反思。他指出,药物上市并不是研发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他强调,细胞治疗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向前线治疗推进,与手术等传统治疗手段联合,以期达到更好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6 齐长松教授分享

刘丹教授指出,尽管在消化系统肿瘤治疗领域对新靶点充满期待,但在实际研发中,单一靶点往往难以显著改善疗效,需要探索靶点之间的协同作用。因此,新药研发应从后线治疗向前线推进,特别是对于成熟靶点,关于这些靶点的探索正逐渐向新辅助治疗领域扩展。此外,随着ADC药物的选择增加,临床医生需密切关注长期用药的毒副作用,如骨髓毒性和眼毒性等,并关注这些药物在更广泛患者群体中的表现。对于少见肿瘤,如十二指肠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虽然也可能表达某些靶点,但在临床试验中常常被忽视。刘丹教授建议,应给予这些小瘤种更多关注,未来甚至有可能实现治疗上的“弯道超车”。此外,在联合治疗方案选择上,未来能够进行更多的临床前探索数据支持,以帮助新药研发取得更大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7 刘丹教授分享

张淼医生就Claudin 18.2靶点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分享了独家见解。她认为Claudin 18.2靶点在胃癌治疗中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包括其与EBV的关系以及作为预后指标的争议。因此,规范Claudin 18.2抗原的检测对于进一步了解Claudin 18.2阳性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改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张淼医生还提到,尽管Claudin 18.2单抗联合化疗已在胃癌一线治疗中取得进展,但后续治疗策略仍不明确,且Claudin 18.2单抗联合化疗与PD-1抑制剂的组合在II期试验中并未在Claudin 18.2阳性总体人群中显示出获益,具体的cut off值同样仍需进一步研究。此外,张淼医生还关注到Claudin 18.2赛道的拥挤现状以及ADC药物的耐药问题,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关于Claudin 18.2双抗/ADC的积极临床结果出炉,为患者带来更多有效治疗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8 张淼医生分享

张盼盼医生分享了对临床研究中患者筛选、联合治疗策略以及新药研发的深刻见解。她强调了精准治疗的重要性,指出加强药物作用机制和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是提高患者与药物匹配度、减少无效治疗的关键。她特别提到了KRAS G12C抑制剂耐药性问题,以及FAK抑制剂与KRAS G12C抑制剂的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在临床研究中得到了证实。此外,张盼盼医生还结合临床经验,讨论了联合治疗中药物剂量调整的重要性,强调了在一期研究中探索药物的药理特性和药代动力学/主要药效学(PK/PD)数据的必要性。她提到,对于相同靶点的不同ADC药物,在不同瘤种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PK/PD特性,这也是后续新药研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9 张盼盼医生分享

大会总结

本次2024年“消傲江湖”消化道肿瘤年终盘点-新药进展专题会议中,龚继芳教授突出强调了中国在全球消化道肿瘤新药研发领域中的显著进步和创新实力。在专题讨论环节,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专家团队集中探讨了耐药性问题、联合治疗策略,以及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最新进展,特别强调了精准医疗和创新靶点研究的关键性。总体而言,通过回顾消化道肿瘤领域的临床进展,本次论坛不仅展现了我国消化道肿瘤诊疗事业的蓬勃发展态势,而且为未来的治疗策略和研究方向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户调研

为了解各频道粉丝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提供更有趣、有用、有态度的内容,医学界肿瘤前沿欢迎大家动动手指完成以下的调研,只要5秒钟哦!

精彩资讯等你来

审核专家:陆明教授

责任编辑:Sheep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