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源县鉴江镇圣塘村

位于鉴江半岛西部

村域面积1.8平方公里

下辖圣塘、古郁、岭里三个自然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民们世代耕海牧渔

近年来,圣塘村从交通闭塞、

设施落后的小渔村

逐步发展成产业兴旺、村容整洁、

村民富足的美丽乡村

它的变化,就是罗源县海边渔村

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旧貌焕新颜

乡村颜值大提升

圣塘村三面临海,一面靠山

曾经村民外出唯一的方式就是乘船

村里仅有的一条村道狭窄崎岖

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

如今的圣塘村

新建的堤坝守护着村庄

宽敞平坦的水泥路

伸展至家家户户

道路两旁的路灯整齐排列

在村庄的角落里

还设有垃圾分类投放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公路没通的时候,村民去镇上办事、生病去医院都要坐船出去,如果风浪大出不了门,会耽误不少事。”村干部郑茂斌告诉记者,由于没有像样的堤坝防护,每到台风天,海水倒灌进村子,船只被海浪打得四处漂散,村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近年来,圣塘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力推进村容村貌改造升级工程,投入500多万元建设圣塘村至岭里自然村道路,解决村民出行难题;投入400多万元用于河道护坡建设;投入80多万元建设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供村民们休闲娱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政策的扶持下,一项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在县委组织部下派第一书记郑培峰的带领下,村民们也积极投工投劳,共同参与改造村庄。

在村口新修建的文化广场上,一名老人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就是荒地,堆满了垃圾,一到夏天,臭气熏天。现在建了文化广场,定期有人清理,我们都喜欢在这里聊天,太好了!”

村民口袋富

养殖助力忙增收

在圣塘村的海边

一座座海上养殖设施整齐排列

养殖户们正忙碌地穿梭其中

这里,是圣塘村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

也是村民们增收致富的希望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下正值鲍鱼采收的季节,在圣塘村码头边,一箱箱刚刚采收上岸的鲍鱼被搬上活水运输车,发往全国各地的海鲜市场。

村民陈建来自圣塘村古郁自然村,村里基本上家家户户养殖鲍鱼。“今年鲍鱼价格不错,我养了6000多笼,大概能卖200多万元吧!”陈建告诉记者。

古郁村村民养殖的鲍鱼,主要喂食龙须菜。圣塘村主村村民养殖的龙须菜,多供给本村及外地鲍鱼养殖户。养殖户老叶是较早从事龙须菜养殖的村民之一。“以前我们都是小规模养殖,一年到头忙下来,赚不了多少钱。”老叶回忆。如今,在村“两委”的引导和支持下,村民们学习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我家的龙须菜养殖面积达到15亩,光此一项,我家一年的收入就有十几万元。”老叶说。

“圣塘村的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海产品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村党支部书记叶新全介绍。近年来,圣塘村大力发展特色海产品养殖业,形成了以龙须菜、鲍鱼养殖为主的产业集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龙须菜已经成为了我们村一村一品特色产品,也是我们村主导产业。2024年龙须菜总产值达到1200万元。”叶新全说。

振兴新征程

产业多元向未来

如今的圣塘村

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村集体经济也实现增收

产业发展呈现出蓬勃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村里利用集体海域资源,与企业合作发展养殖项目,每年都有稳定的分红收入。这些资金又被投入到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中,形成了良性循环。据统计,2024年全村生产总值7000多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00元,村财收入69.72万元

全省最大的海马养殖企业蓝粮渔业就在圣塘村,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蓝粮渔业的海马养殖基地,一排排养殖池整齐排列,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照料着这些可爱的海洋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马养殖是个精细活,但效益也高,我们对这里的养殖环境很满意。”蓝粮渔业的负责人吴国斌说,“接下来,我们还将打造海马小镇,拓展海马产业的发展空间,并延伸海马加工、海马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圣塘村南美对虾养殖企业福益鑫公司发展也蒸蒸日上,新鲜肥美的对虾从这里走向市场,备受消费者青睐。

“未来,随着国家二级中心渔港的建设,圣塘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渔港建成后,村里计划围绕渔港发展冷链物流、海产品深加工等产业,提高海产品的附加值。同时,结合乡村旅游,开发海上观光、渔家体验等项目,让更多的游客走进圣塘村感受海洋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鉴江镇圣塘村包村干部林夏说。

记者 刘露/文 林双伟/摄

新媒体编辑 刘亦洪

监制 兰超 危砖黄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

转发分享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