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9时30分,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太原市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阶段性进展及新发现文物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贺旭宏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标志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式启动。太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动太原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有序开展。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文物普查宣传工作,公布普查阶段性进展和成果,今天,我们邀请到太原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红敏,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太原市文物局副局长(挂职)高振华,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太原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红敏介绍相关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任红敏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并通过诸位,向长期以来关心、关注、支持太原文物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强调“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要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加强相关领域文物资源普查、名录公布的统筹指导,强化技术支撑,引导社会参与”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首先要做的就是全面掌握文物资源总体状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

今天,我主要对太原市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阶段性进展及我市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情况进行一下简要介绍。

一、强化工作保障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十四五”期间最大规模的文物保护行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市文物局积极行动,全力推动太原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快速响应,建强普查机构。

2024年2月,市政府印发《关于认真做好太原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成立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副市长为双组长的工作专班,成员包括22个市直有关单位。各单位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协力推进我市四普工作。各县(市、区)也成立县级普查机构,为各地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打下扎实组织基础。

2024年4月,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专班召开第一次会议暨动员部署会,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市委部署要求,通报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展情况,审议通过《太原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方案》《太原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方案》,对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再动员、再部署。10个县(市、区)陆续召开普查动员会,动员部署本地区普查工作。

二是汇聚合力,组建普查队伍。

2024年5月,太原市四普办组织开展了太原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培训,邀请省普查办专家对普查标准、软件操作等进行讲解,确保普查工作规范开展。市、县级专家及普查骨干共70余人参训,并开展了普查试点工作,对20余处文物进行数据采集和系统录入。试点结束后,召开普查实地调查启动仪式,为各县(市、区)普查队授旗,为参训学员颁发培训证书,标志着太原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正式启动。

为更好地开展我市实地调查工作,充分发挥市级文物保护机构和考古工作队伍的力量:

● 市本级成立一个专家组,抽调市文物系统副高级以上职称、有三普或相关专项资源调查经验的专家,提供普查技术指导,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 成立两支市级普查队,由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业人员组成,协助县级普查队开展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类文物的实地调查,确保普查数据质量,为普查成果与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相适应。

● 配合省文物局开展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普查工作,并委托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现有的及下一步准备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进行测绘采集,为文物保护单位空间信息纳入国土空间“一张图”打好基础。

10个县(市、区)分别组建县级普查队,充分调动乡镇文化站、网格员等基层工作人员,吸纳山西大学文物全科生、大学生志愿者等高校人才,动员文保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实地调查,弥补了县级文物行政部门人员欠缺、专业和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也通过这次普查实践实现了文物行业人才的锻炼和培养。

三是落实经费,提供工作保障。

市、县两级普查经费按照公共文化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按照任务分工承担支出责任。截至目前,我市市、县两级共落实普查经费约150万元。市、县级文物部门严格遵守中央、省、市财政管理有关规定,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市级普查经费除了用于组织试点培训、采购普查设备,还承担了市级普查队员人身意外伤害险等野外作业费用,确保普查安全开展。

二、推进实地调查

太原市文物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237处,其中古遗址334处、古墓葬121处、古建筑932处、石窟寺及石刻4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96处、其他6处。本次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主要任务包括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核,以及对新发现文物进行调查认定。

自2024年5月实地调查启动以来,各普查队克服野外作业种种困难、吸取总结工作经验,完成三普文物复核1400余处,达成了复核率60%的年度普查工作目标;征集汇总新发现文物线索40余条,其中30处已完成实地核查登记。

实地调查期间,市、县两级普查机构严守普查纪律,对普查登记对象建立预先保护机制,严格落实地上文物“先调查、后建设”制度,建立健全在城市更新、建设中先行组织文物资源调查的保护前置机制,守护文物本体安全。

三、广泛开展宣传

本次文物普查工作开始以来,我们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普查宣传,宣传文物普查的重大意义、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参与普查,提高了全社会对文物的认知、对普查工作重要性的认知,营造了良好的普查氛围。

市、县两级普查办借助新闻报纸、广播、电视、融媒体、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通过开设文物普查专栏、编写普查工作简报、记录普查工作日志、拍摄野外调查视频、现场直播等方式,及时发布普查工作动态,对实地调查进展和成果亮点进行生动宣传。

2024年11月,央视新闻报道我市万柏林区新发现文物磺厂石窟,经专家现场勘察,初步判断为北魏时期,为目前已知太原市范围内开凿时间最早的石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普查工作方案,加强普查过程管控,高质量完成普查各项工作任务,为推动我市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做出积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贺旭宏

谢谢任红敏同志的介绍。

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文化报 记者

目前太原市新发现文物线索都是怎样获得的呢?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太原市文物局副局长(挂职) 高振华

我们坚持“应普尽普,应保尽保”的工作原则,收集汇总新发现文物线索,加大调查走访力度,深入、全面地开展普查。

一是向社会征集。

自2008年第三次文物普查以来,社会各界对文物的关注和认识有很大提升,文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部分位于山野、较为隐蔽的文物逐渐被发现。在普查中,我们发挥群众力量,向公众征集文物线索,并进行逐一核查。

二是向各行各业征集。

通过与工信、住建、水务、农业农村、商务、文旅、园林等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我们收集了历史建筑、文化景观、古树名木、工业遗产、金融商贸建筑、水利农业相关建筑、设施及附属物等行业已公布名录和相关文物线索。此外,我们还整理了“三普”以来配合城市基础建设开展的考古工作成果,结合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遗址调查、太原西山沿线石窟寺调查、古文化遗址调查等各类文物资源专项调查和学术课题研究成果,整理出了我市新发现文物线索清单。

三是在实地调查中发现。

普查队员在“三普”文物复核时,通过对周边居民、单位的走访询问,尤其是在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等历史遗存密集区内进行全面调查梳理,在实地调查中获取并核实新发现文物线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新闻社 记者

有没有一些重要的新发现文物向大家分享一下?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太原市文物局副局长(挂职) 高振华

自开展普查实地调查以来,我市已经完成了30处新发现文物线索的实地调查。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几处意义较大的普查新发现。

一是万柏林区磺厂石窟。

石窟位于万柏林区磺厂村以南土坡顶上,处于太原西山主峰石千峰的北麓。

石窟开凿在一巨石上,坐北朝南,窟外两侧尚有未开完的小龛9处,窟内平面呈长方形,平顶微弧,三壁三龛。石窟三壁主尊均有明显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风格,符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特别是迁洛后石窟造像艺术汉化趋势,多采用南朝士大夫服饰形式雕凿。石窟右壁(西壁)为倚坐弥勒像,亦是北魏后期题材。壁面左上角和右上角刻有两处题记,右上角自左往右可见“延昌三年八月十五日”等字样。经专家现场勘察,磺厂石窟时代特征鲜明,信息明确,为目前已知太原市范围内开凿时间最早的石窟,具有重要文物和学术价值。

磺厂石窟的发现,拓展了考古界对太原西山石窟地域丰富性的认识,或为山西石窟寺研究提供了最新时间坐标。

二是古交市岔口风则峁遗址。

2009年,当地村民在耕种过程中,约在地表下40厘米处发现一件磨光石磬、几件石斧、一件小口陶罐,遂上交到古交文物部门,这些器物现保存在古交市文物旅游保护发展中心。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普查人员前往这些遗物出土地进行现场调查。现场踏查中,在田间地头、耕土地坎中采集到多件夹砂和泥质陶片,纹饰多饰有篮纹、部分素面纹,可辨器物有陶盆、陶罐及器物桥形鋬(pàn)和鸡冠形鋬。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推断岔口村风则峁遗址的时代为庙底沟二期文化。

它的发现将为探索中华民族早期文明,为探索晋中盆地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提供宝贵的新资料,为探索汾河流域史前文化的面貌提供新的实物证据。

此外,迎泽区对建设双塔公园时发现的“小双塔”——永祚寺住持砖墓塔进行了调查登记,现已由太原市公园服务中心(双塔公园)进行管理养护;杏花岭区将地铁2号线建设工程中的重要考古发现——镇远桥遗址列入本次普查登记范围;尖草坪区普查队按照文化景观认定标准,对太钢渣山公园进行了调查登记;晋源区普查队挖掘区域内红色资源,会同文物保护和党史专家,对太原县第一支部——桃园煤矿支部旧址等红色遗迹、史迹进行了文物调查和价值认定。

这些新发现文物完善了我市文物谱系、填补了部分文物资源的空白,为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实物佐证,也为我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打下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商报 记者

请问普查下一步将重点推动哪些工作?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任红敏

根据国务院通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将从2023年11月持续至2026年6月,共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普查实地调查阶段截至2025年5月。目前,我们已完成了60%以上的三普登记文物复核工作。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点入手,扎实落实我市文物普查各阶段工作任务。

一是严把普查数据质量,完成实地调查。

坚持数量与质量齐头并进,组织各普查队伍做好调查、登记,充分发挥省、市级文博专家等专业力量,定期开展实地调查小结评估,按要求进行数据采集和上传,确保我市普查数据真实可靠、完整可信,圆满完成实地调查阶段工作。

二是依法进行文物认定,汇总普查成果。

2025年6月,普查工作将转至成果汇总验收阶段。我们将对实地调查阶段采集的数据进行逐级、逐一审核,对属于不可移动文物的历史遗存进行依法认定,建立我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并按照程序进行公布,健全我市文物资源资产动态管理机制。

三是开展普查宣传工作,共享普查成果。

充分借助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全方位开展普查宣传,生动反映太原文物资源普查过程和成果,宣传阐释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参与文物普查和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进一步树立文物保护社会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贺旭宏

记者提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记者朋友如有进一步采访需要,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可继续采访相关负责同志。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工作要求的具体举措。希望媒体朋友充分发挥优势,当好文物普查工作的宣传员,切实为社会各界支持普查、参与普查,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感谢各位发布人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媒体记者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太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