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中国春节申遗成功,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即将到来的蛇年春节将成为第一个“非遗版”春节。1月8日,农历腊月初九,在红火热闹的泊里大集上,一群“入乡随俗”的外国友人颇为引人注目。他们是来自希腊爱奥尼亚大学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文化遗产教席指导委员会的多位重量级学者。他们受世界汉学中心邀请,来青参加“非遗里的中国年”暨“典籍里的中希文明”系列对话活动。
在泊里大集,爱奥尼亚大学校长安德烈亚斯·弗洛罗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文化遗产教席指导委员会负责人、爱奥尼亚大学希腊汉学中心主任斯塔夫罗斯·卡齐奥斯等沿着熙熙攘攘的摊位前行,在人头攒动的集市里边逛边买边吃,每个人都是大包小包,收获满满。鲜香的海鲜烩饼、醇厚的馇锅子羊汤、热乎的手工炉包,让希腊友人尽情领略了“地道中国味”的魅力。现场,众多摊主纷纷打趣:“我们也算是把生意做成国际化了。”
在春联年画摊位,来自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杨柳青画社的年画、文创作品,以及来自新区的胶南年画深受“洋客人”喜爱。现场,众多书法家挥毫泼墨,写下一幅幅饱含祝福的对联,与年画、灯笼相映成趣,让年味儿“爆棚”。
随后,外国友人来到青西二中,聆听该校学生用流利的英语讲述春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领略春节的深厚文化底蕴。在交流环节,爱奥尼亚大学的教授与中方专家以“中国年”为钥匙,与师生们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互动。斯塔夫罗斯·卡齐奥斯表示,非遗大集是“活”的,是留存到现代的珍贵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值得好好重视和保护。
作为国际文化交流领域的桥梁与纽带,世界汉学中心通过组织、带领希腊学者深入中国乡村集市这一充满生活气息的基层场景,让国际友人亲身感受、真切触摸中国文化的温度与质感,以最生动的形象、最接地气的方式精准感知中国文化的独特内涵。接下来,世界汉学中心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国际文化交流的广阔舞台上持续发力,为推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增进各国人民心灵相通注入动力。
记者了解到,“非遗里的中国年”暨“典籍里的中希文明”系列对话活动期间,世界汉学中心将接续举办“典籍里的中希文明”学术对话会暨“春节文化与文明互鉴研讨会”、天津古籍出版社“从古代典籍溯源文化共鸣”古籍展和西海岸新区年画展等一系列活动,助力中国春节文化在全球范围传播,推动春节文化及相关产业“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与精神风貌。
(大众新闻·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丁霞)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