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个案件中,不同的当事人、法官,同为追求公平正义,同样言之凿凿,却有完全不同的立场。此时,该如何评价和取舍呢?哪一方的“公平正义”更加公平正义呢?
可以用经济学思维,来衡量法律的公平正义吗?
来源/中信出版
从“江歌被害案”“聊城于欢案”到最近引发全网热议的“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似乎每一次社会热点法律案件的出现,总能引发全社会的关注。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影视剧或改编自法律真实案件,或讨论法律问题,无论是张艺谋的电影《第二十条》、现象级电视剧《狂飙》,还是近来受到颇多热议的《毒舌律师》《正义回廊》,都让不少观众大呼真实震撼。
法律总能牵动我们每个人关注的神经。每一个法律案件背后都是社会问题,都是公众对公平正义的普遍关切。
可以说,法律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它是社会最忠实的 “传声筒”,是现实最犀利的 “透视镜”。
但我们也常看到,在同一个案件中,不同的当事人、法官,同为追求公平正义,同样言之凿凿,却有完全不同的立场。此时,该如何评价和取舍呢?哪一方的“公平正义”更加公平正义呢?
实际上,不同的方案选择,涉及不同的制度安排。如何评价和选择,需要一把尺子。但公平正义作为一种高度抽象的价值追求,很难有确切的刻度。此时,对“效用”的比较和选择,可能是一把可供借鉴的尺子。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正义的刻度》,带我们学会用经济学思维来为公平正义破局。
作者李志刚不仅是法学博士,还曾先后担任最高人民法院法官、金融机构法务、公司律师,可以说是真正走在法律现场的最前沿。
作者熊秉元作为知名的法律经济学家,不仅先后在全国顶级学府有过多次任教经历,还在华人经济学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与经济学界鼎鼎大名的张五常可以并称,具有足够丰厚的积淀为你增进学识,开拓思维视野。
这是走在最一线的法律从业者和知名学者,跨界联动,献给法律人和关注社会的大众的开智之书,是真正的法律内行人带领我们开启的一场关于公平正义的思辨之旅,是一本献给我们每个人的法律经济学通识书。
这本书不仅得到民法学家王利明、刑法学家张明楷等法学界知名人士的专业推荐,而且在专业学识和实践经验上,都能给予我们足够权威可信的方法传授。
无论是对于法律人士,还是关注现实、渴望探索公平正义等社会问题的普通大众,你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把衡量正义的刻尺。
用经济学思维丈量法律为公平正义铸造刻度
西方法学界有个谚语:“为了公平正义,可以天崩地裂。”
这样响亮的口号往往令人振奋,我们通常会高举公平正义的大旗,然而在鲜活、具体的现实案例里,公平正义是什么、如何去衡量和实现,却很模糊。
2019年的“张扣扣案”无疑成为当年最引人注目的案件之一。张扣扣的母亲因与邻居发生冲突,被其用木棍打死,目睹此状的张扣扣22年后替母报仇,用刀杀死邻居父子三人。
消息一出,张扣扣杀人行为的性质问题就引发热议,不少人站在道德立场上直呼其为母报仇,可以谅解。
毫无疑问,张扣扣杀人偿命,将其判为死刑,对死者来说是正义。但公众辩护其替母报仇,反抗欺压势力,将心比心,似乎又情有可原,也认为自己在维护正义。
这时,面对具体的案件,法律上所规定的正义,就变得不那么清晰了。
事实上,在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上,我们迫切地需要一种可以依循的路径,一种可以丈量的刻度,让我们的正义在现实中,有地可发、有处可循、有力可卫,而经济学思维提供给我们的正是这样一种可看见、可比较、可实现的正义。
众所周知,一旦有热点事件发生,广大网民往往立刻站队,或进行道德定罪,或泄愤大骂。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指责不断、莫衷一是、争论不休。经济学思维则让我们摆脱激素、信念和直觉的支配,突破道德上的冲动,学会用证据和事实来说话。
事实上,法律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处处渗透着经济学的思维,经济学思维带给我们的一个有力工具就是成本效用分析。通过具体的效用分析,帮助我们重新理解法律,发现一个全新的法律和现实世界。
伦理关系,看似和经济学最不相关的领域,也在成本效益考量之下变得有迹可循。
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对朋友比对家人好?显然,得罪朋友的成本会比家人高多了,我们会避免自己犯成本高的大错。经过经济学的“放大镜”,原来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事,背后也有我们理性的决策。
法律上的公平正义,也隐含着运用和配置资源高下之间的取舍逻辑。
我们都知道法律保障正当防卫原则,人在正当防卫时,对他人造成的伤害,不必承担后果。法律这样规定,是因考虑到因不采取正当防卫,而可能带给当事人无法弥补的不良后果。这个法原则可以说是具体反映了经济学中效率的精髓,通过法律的规定,让资源能流向价值更高的使用途径。
经济学思维拆解抽象的道德和法律理念,聚焦背后具体可行的问题,让抽象的正义触手可及。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观念为例,这在法律上是不争的规定。但在实际现实中,法律面前并不是“人人平等”。显然,打民事官司时,钱多的一方可以请到较好和较多的律师,赢的概率显然要比不请律师的人大得多。因此,对一般人而言,经济学思考的是司法系统本身能让大家在法律面前有何种程度的平等。
对于经济学家而言,这是具体实践操作的问题。
如果我是少数民族,不通晓普通话,在这层意义上,法院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到什么程度,显然看法院有多少经费可以提供传译的服务。这也要看政府愿意拨多少预算给法院。追根究底,这又要看大众,就是你我,愿意缴纳多少税来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就是经济学思维面对法律的丈量:为了维护这个道德上的大家都接受的标准,我们不得不从成本的角度来思考实际可操作和实现的问题。
正如书中作者所说:“只有当大家都有点成本意识的时候,正是我们能够平实地解决法律问题的时候。”
走出背法条的噩梦补全法理教育中缺失一环
上百部法律,数万条法律条文,横跨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数十多个社会领域,熟记、背诵这厚厚的法律“大山”,是无数法考人和学法人心中的噩梦。
我们经常看到:对于法条的运用,有不少法律人都能脱口而出,说得头头是道。而一旦问起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就瞬间哑火、支支吾吾。
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我们的法学教育,往往重视法律条文的背诵,而忽视法理的学习。学生对法律条文颇为熟悉,但对于法律背后的道理,通常老师不教、学生也不问。往往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而沦为机械的背书工具。
对背死书的厌恶,每个受教育的人都深有同感。我们到底该如何把法律学得真正明白呢?
这本书带我们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来理解法律规范背后的制度安排缘由,帮助我们理解法律规定背后的所以然,从而补上法理教育的缺失一环,让我们不仅仅只是“背法条”。
在法律领域,不少条文规定都遵循着最小防范成本的经济原则。近年来,野生动物伤人事件时有发生,通过经济学分析,我们得以窥见案件背后的处理逻辑。
关于动物伤人的责任问题,民法典做出了明确规定:如果动物伤人,动物饲养人要负主要的责任。可是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规定呢?
这背后就是依据的经济学上的最小防范原则:考虑谁来防范最容易、成本最小,谁就承担防范意外的责任。
可以说,《正义的刻度》这本书,就是帮助法律人走出背死书的困境、补全法理教育的有效工具,更是广大读者开启法律启蒙教育的绝佳选择。
六大领域的社会热点案例五大分析方法,习得经济学思维工具
在震惊一时的“小悦悦事件”中,面对悲痛的惨案,该如何让人不再冷漠,降低助人“成本”,避免“公地悲剧”?
“红头苍蝇做证案”风波中,该如何裁决吞下“红头苍蝇”的荒谬举动,在仅有间接证据时进行判断?
“电梯内劝阻吸烟案”反映出法律的功用是“兴利”,还是“除弊”?
面对这些社会案件,网友中不乏大批的“键盘侠”,凭着冲动大发陈词,无所顾忌。而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一些社会热点案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获得解释社会现实的能力呢?这不仅考验着我们的个人素养,更是考验着我们的智识。
这本书选取了数十个著名的社会热点、引发争议的事件,涵盖“民事、刑事、道德伦理、权力、因果关系”等多个层面,在手机隐私、网约车与反垄断、家庭纠纷等日常生活话题上展开具体讨论和分析,为我们在面对“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道德和法律”“人性善恶”的两难抉择和现实案件时,提供智识的依赖和判断。
这本书让你面对社会问题,也能全方位手握认识和解释现实的密码,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更深入一步的是,这本书介绍了“成本效益”“基准点”“时间轴”“向前看与向后看”“最小防范成本原则”等五大经济学分析方法,为我们更理性地分析现实提供了抓手。
例如在成本效益分析中,经济学家根据专业的素养,用精确的方式做出评估我们是否值得做,在此基础上帮助我们科学决策。这个方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基本适用于所有的日常行为的分析,包括: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为什么要买这款衣服、为什么我们要住在这里,等等。这都是可以通过成本效益的分析,使得我们的选择具有理性的依据。
基准点分析法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方法。该分析法不仅简单明了,还很有说服力。在分析问题时,它先标出一个基准点,再以基准点为量尺,分析所要处理的问题。经由对照和比较,便很容易看出问题的核心所在。
在面对一些复杂意外的问题时,基准点分析法非常有帮助。该分析法,可以通过逆推过去或者设想未来可能发生的关键点,以明确一个“理想的”“不会出问题“的做法作为基准,再来逐步对照检视问题的出现方,从而理清责任。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智力思考、渴望锻炼思维的人,这本书就是一个绝佳的练习场,给你一个大展身手的机会,通过五大分析方法,习得经济学思维工具,带你拓展思维认知的边界。
真实地理解现实体谅和宽容人的局限性和脆弱性
在许多法学讨论中,也经常提及“生命崇高”“生命无价”。相比之下,经济分析通常探讨商品劳务的买卖交易,显得市侩而俗气。
人们对经济学往往带有许多误解,认为其是一门“自私的学科”。但实则不然,经济学思维不仅不是冷冰冰的科学,反而是一个有温度的科学,它让我们面对真实而丰富的世界。
经济学思维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在经济学中,“公地悲剧”是一个理解人性的窗口。公地悲剧是指,在一个公共的草场上,每个人都抱着让自己的羊多吃草的心理,结果造成草场枯竭,无草可吃的受损状态。它展现了人在面对公共问题的一种心理——趋于自利。
在经济学思维下我们会发现,之前视为理所当然的事,竟然只是赤裸裸的成本效益作用的结果。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就会失望呢?
并非如此,我们一旦体会到人性的真实,反而能加倍珍惜这种特殊的关系,也更能体谅和宽容人的局限性和脆弱性。
这也是《正义的刻度》想要传递每个读者的思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