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躲过了职场PUA、避开了内卷996,结果竟然被“高薪出国”的橄榄枝一把绑走,直接丢进东南亚的诈骗工厂。
看似是一个在国内招聘网站上明码标价的“高薪职位”,背后却藏着层层暗礁,防不胜防。
妙瓦迪,这个泰缅边境的小地方,近年来几乎成了诈骗团伙的代名词。
只要飞过去,回来的可能就是你家骨灰盒。
更可怕的是,这一片黑暗,已经不再是单打独斗的零散诈骗,而是形成了从国内招聘、伪装出国到强制参与诈骗的完整产业链。
简单点说,它们已经“产业化”了。
招聘诈骗:看似正经,实则毒手
妙瓦迪绑架的开端往往极具迷惑性,通过国内正规招聘平台,以“高薪外派”或者“出国工作”的名义招揽求职者。
招聘流程正规得让你挑不出毛病,从笔试、面试到发Offer,跟你去应聘字节跳动、腾讯的流程几乎没啥区别。
甚至有些诈骗公司会直接在国内开个实体公司,让你真刀真枪地干个两个月,工资一分不少发,吃喝用度安排得妥妥的,直到你彻底放下防备。然后某一天,公司突然搞一个“泰国团建”或“东南亚商务考察”,集体买票飞出去——到了泰缅边境,你的自由也就戛然而止了。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绑架到妙瓦迪的人,大多被强迫从事电信诈骗,如果拒绝配合,那可能面临非人道的对待:从剥夺行动自由,到动辄暴力殴打,甚至严重的还可能面临“器官买卖”。
这个园区内,不仅有明码标价的“劳工转手”,甚至还有一些直接的死亡威胁。一个从园区逃回来的幸存者爆料,这里的“经济模式”已然成熟,一年利润可以高达数亿美元。
可怕的是,这些黑色利益链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国内的招聘者、中间商、跨境团伙,甚至园区背后的资金支持,已经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络。
换句话说,这种绑架产业链早就脱离了单一的犯罪行为,而是一场有计划、有分工的跨国勾结。
回头来看,这种产业链之所以能运作得如此流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方的漏洞。
一方面是国内招聘平台的审核不力。很多招聘信息看似光鲜亮丽,但实际审核过程极其宽松,甚至有求职者反映,曾在国内看到一家标榜“海外市场”的企业,仅凭一纸合同就敢雇人出国,完全没有任何资质背景的调查。
另一方面,是求职者自身的警惕性不足。有人总抱着“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刚好砸到我头上”的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一定能分到一杯羹,殊不知这些“馅饼”就是狼窝扔下来的诱饵。
还有人好奇:为什么东南亚的诈骗团伙总是盯着中国人下手?
答案其实很直白:因为中国人“好骗”。
一方面,很多人对东南亚的社会环境了解有限,容易被“发达国家高薪职位”的幌子忽悠;
另一方面,中国人口基数大,总有一部分人会不小心中招。而且团伙之间口口相传“优质客户”信息,中国受害者甚至被贴上了“高利润、高价值”的标签。
如何破解这场“产业化”骗局?
要破解这条跨国诈骗产业链,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 加大招聘平台的监管力度:对于那些涉及“海外职位”的招聘信息,必须强制提供企业资质和真实项目背景。平台本身也要为审核不严承担连带责任。
- 加强求职者的反诈教育:很多骗局之所以能得逞,是因为人们对“过于美好的机会”缺乏警惕。最简单的道理是: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怎么可能开出远超国内的高薪?
- 跨国合作打击犯罪:妙瓦迪的存在不只是中国的困扰,也是国际社会共同的问题。只有通过多国联合执法,才能有效打击这种黑色产业。
团建,你敢去吗?
如果有一天,你的公司突然宣布要“东南亚团建”,那么建议你立即跑路。不要心存侥幸,想着再薅两个月羊毛拿到工资——一旦踏上那趟飞机,后果不堪设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