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千龙网报道,已经延宕了3年多的俄乌冲突,在相关各方开启对话谈判后迎来潜在的转折时刻。未来几年,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美、俄、欧等的战略意图、战略角色随之出现重大调整,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大。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以高水平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给世界带来至关重要的确定性。当国际风云变幻之际,中俄关系彰显强大内生动力和独特战略价值,在从容前行中为国际关系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面对国际局势和大国关系的复杂调整,两国经贸合作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一直以来,能源领域都是中俄合作的重中之重。俄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掌控着俄罗斯65%的天然气储备,而中国与俄气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天然气管道建设、液化天然气项目,以及长期供应协议等方面,不仅规模庞大,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中,“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是俄罗斯对华天然气供应的主干道,而计划中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一旦建成,将使俄罗斯对华年供应量,接近千亿立方米。此外,中俄两国在天然气发电厂建设和北极油气勘探技术等领域也有广泛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伯利亚力量2号(资料图)

俄罗斯能源部表示,蒙古国国家鉴定委员会批准了“联盟东方”天然气管道项目。“联盟东方”天然气管道将穿越蒙古国,成为“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延续。天然气管道建设事宜是在俄罗斯能源部部长齐维列夫和蒙古国无任所大使恩赫包勒德举行的工作会晤期间讨论的。俄罗斯能源部发布消息说:“项目已经获得蒙古国国家鉴定委员会的批准”。齐维列夫指出,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将为俄蒙长期合作注入新动力。

这所谓的俄蒙联合项目说白了就是“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延续,也就是说,俄罗斯已经算是单方面宣布中俄的天然气管道要走蒙古国了。我们一直以来和俄罗斯迟迟没有将这个项目定下来的原因就是因为价格和路线。俄罗斯一直坚持走蒙古国,因为这样一来能够将蒙古国绑定在自己的能源战车上,另外一点还能节省管道费用。这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就有点不理想了。因为谁都知道,将自己的能源命脉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始终是不放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能源部部长齐维列夫(资料图)

就在上个月中旬,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也表达了对三方会谈的兴趣,他说,如果中俄两国能就价格等问题达成一致,蒙古是毫无疑问地要参与进来的。早在2023年12月,俄副总理诺瓦克访问中国后表示,中俄已就“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达成原则性协议,双方正审议商业条款和经济条款,俄罗斯公司正与中石油讨论价格问题。项目之所以拖到现在,可见中俄在价格上的分歧是个大问题。即便如此,蒙古方面还坚信双方正在接近一个折中方案,定能顺利解决。

面对所谓“生变”传闻,王毅的表态意义重大。王毅曾表示中俄务实合作互有需要,秉持互利双赢。这两句话传递出强烈信号:一是中俄合作基于双方实际需求,不是单方面的索取。在能源合作上,中国有能源需求,俄罗斯有能源出口需求,双方合作是优势互补。二是互利双赢的理念贯穿始终,在项目谈判中,双方必然会为各自利益争取,但最终目的是达成双赢结果。此次“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谈判,虽有分歧,但这是商业项目谈判中的正常现象,不能因一时僵持就判定项目生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资料图)

俄罗斯的能源出口结构调整,正在经历一个阵痛期,俄方必须彻底走出之前依赖欧洲市场形成的舒适区,适应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市场的竞争性,才能够维持能源这根经济支柱的稳定。在此期间,一些杂音的出现难以避免。但中俄天然气合作不仅是供需关系的互补,更是两国深化战略协作的纽带,中俄只要能够充分进行磋商,就有望在为俄罗斯保留基本利润空间,与确保中国的长期能源安全之间,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确保双边能源合作的稳定进行,消除各类杂音带来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