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 语
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
——习近平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祖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古人云:“俭以养德”,勤俭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在物质生活丰富的时代,传承弘扬勤俭精神更加意义重大。龙泉驿区各中小学校一直践行勤俭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嗒嗒嗒,嗒嗒嗒……4月8日,同安小学校门口出现了一幅温馨画面:两台缝纫机前,校服厂家的专业缝纫师正忙碌地为学生们修补破损校服。一旁,家长拿着缝补好的校裤连连点赞。

这样的画面,从2023年该校推出“校服缝补日”活动以来,每学期都会出现。通过邀请校服厂家前来缝补破损的校服,一方面既为家长减轻了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又为学生们上了一堂最生动的勤俭节约课,鼓励每个孩子把校服膝盖的补丁当作自己勤俭的勋章,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找到破损部位,在其上下划线,然后拆开裤缝,将一块与校裤同色同面料的布缝在该处,随着缝纫机有节奏地发出声响,一条裤子很快就补好了。“娃娃活泼好动,膝盖处特别容易磨破。”家长王女士接过补好的校裤,十分满意。她表示,其实除了膝盖处整条裤子还好好的,如果直接扔了又很浪费,这样在校门口直接补了还不用花一分钱,解决了家长的一个难题。
据了解,当天送来缝补的校服,大多与王女士家的情况一样,只是校裤膝盖处磨损了,还有少部分是拉链坏了或者其他小问题,校服生产厂家全部接单,有序缝补。“在这里补得更好看,面料也是同款的,比到外面去补更便宜也更美观。”一位家长高兴地表示。

校服局部破损就丢弃,是很长一段时间不少学生和家长面临的问题。为减少浪费,树立学生勤俭节约的理念,同安小学将校服缝补作为了一堂重要的德育课程,以每学期集中缝补校服的形式,让节约的种子在每一个学生心中发芽。“针线缝补的是衣物,编织的是勤俭美德。”同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廷发表示,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同安小学希望用一针一线诠释教育的温度与智慧,用每学期一次的集中缝补让学生们知道,补丁不是窘迫的象征,而是美德的徽章,学会以勤俭节约为美。

勤俭节约始终是中华民族
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
要以勤俭为荣,以浪费为耻
让勤俭之花在心中生根发芽
绽放出最美的光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