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升,正值淫羊藿管护的黄金时期。近日,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赶上好天气,组织人员在各个种植基地开展管护作业,为这一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在除草时,务必小心谨慎,不能损伤植株的根和枝丫。追肥时,每株用量控制在50克左右,施肥位置距离植株五到十公分,也可选择施于两株之间,避免肥料直接接触植株。”在民和镇坪槐村的淫羊藿种植基地,20余名村民在同济堂技术人员杨振华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除草、施肥工作。杨振华强调:“在除草时,务必小心谨慎,不能损伤植株的根和枝丫。追肥时,每株用量控制在50克左右,施肥位置距离植株五到十公分,也可选择施于两株之间,避免肥料直接接触植株。”
村民刘廷云感慨地说:“在村里给淫羊藿施肥、除草,一天能挣100元。对于我们这些上了年纪、外出务工不便的人来说,这份工作不仅能带来稳定收入,还能照顾家庭,我们十分满意。”
淫羊藿,属小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仙灵脾、三枝九叶草,其茎、叶、根皆可入药,药用价值颇高。这种植物喜微酸性土壤,林下的自然环境为其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广阔的市场前景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江口县民和镇坪槐村支书、主任卫绍林介绍:“自2023年启动淫羊藿种植以来,村里已种植150亩。从初期的除草清表、翻泥起垄、种苗移栽,到后期的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护环节,累计用工3700余人次。该产业不仅带动了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大幅增长,获得了村民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民和镇明确打造“中药材之乡·淫羊藿强镇”的发展目标,将淫羊藿产业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借助当地丰富的林地资源,与世界500强企业同济堂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六个一批”创新发展模式,全力打造以淫羊藿为核心的中药材产业集群。目前,民和镇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淫羊藿育苗育种基地,面积达940亩,成功实现“林+药”深度融合的生态种植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
江口县民和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长、副镇长姚芷江表示:“民和镇紧密围绕全县‘2+2’主导产业布局,将淫羊藿作为产业发展的‘龙头’,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借助国药集团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达成订单生产、保底收购合作模式,签订种植协议,推动淫羊藿种植向规模化、订单化发展。截至目前,全镇林下淫羊藿种植面积已达3200余亩。2024年,淫羊藿产业带动全镇增收840余万元,其中资产出租收益65万元,间接带动农民增收超过1300万元。”
为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20年,江口县委、县政府成功引进国家级龙头企业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落户江口。依托该公司在淫羊藿种植、加工领域的先进技术,江口县发动全县各级各部门,全面投入淫羊藿产业建设。
目前,江口已构建起涵盖良种繁育、标准化育苗、规范化种植以及初加工生产线的全产业链生产体系。按照“十四五”规划,江口县计划将淫羊藿种植面积拓展至3万亩,并向5万亩的规模目标迈进。(向倩、李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