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洒在东宝区仙居乡付庙村的田野上,金色的油菜花随风摇曳,村民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这个曾经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山村,如今已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基础先行从“设施匮乏”到“根基稳固”

“以前喝水总是提心吊胆,担心不卫生,现在打开水龙头就能放心饮用,心里踏实多了。”王大妈满脸笑意,话语中满是对如今生活的满意。
过去,付庙村基础设施匮乏,村民们吃水需要前往远处挑水,农田庄稼也要“看天脸色”,出行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2019年,投资30万元的安全饮水工程落地实施,供水管道如毛细血管般延伸至每家每户,清澈的自来水随用随有。2022年,投入150万元开展的水利建设工程完工,修缮后的灌溉渠道和新建的5座泵房,极大地改善了灌溉条件。村里那条破旧的土路,曾是农产品运出的“拦路虎”。如今,也摇身一变成为平坦宽阔的水泥路。李大叔感慨道:“以前运货时一路颠簸,货物损耗大,还卖不上好价钱,现在货车能直接开到家门口,方便多了。
产业破局从“靠天吃饭”到“多元发展”

“以前干啥都艰难,守着几亩薄田,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年轻人都纷纷外出闯荡。”村民陈大叔回忆往昔,满是感慨。
以前,付庙村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农业为主,村集体经济近乎空白,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近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付庙村形成了以苗木、鱼虾、肉牛、中药材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2019年,村里大力推广养殖业,发展鱼虾养殖200余亩,人均年增收20000元左右。村民张家宝通过养殖肉牛致富,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参与,共同走上致富道路。2020年,村级经济林场成功发包,发展200余亩绿化苗木,引进优质品种,并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带动1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2023年,付庙村成立中药材产业专业合作社,种植100余亩芍药,进行统一运营管理,并带动村民自发种植芍药、百部根等中药材300余亩。2024年,付庙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6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万元。
环境焕新从“杂乱无序”到“整洁宜居 ”



宽阔笔直的乡村道路,功能齐全的文化广场,造型别致的太阳能路灯……如今,行走在付庙村的组组湾湾,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入户道路四通八达,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如诗如梦的世外桃源。
环境亦是民生。近年来,付庙村以“宜居”为目标,整合各类财政专项资金近130万元,对村级主干道3公里路道进行绿化,重新改造村级主路电力线路、通讯线路,改厕183户、安装太阳能路灯146余盏、每户设置一个垃圾桶、安放21个勾臂箱。2024年,村里还积极争取移民后扶及美丽家园建设资金300万元,自筹77.24万元,新建1210平方米活动广场;打造荷塘漫步道、观景平台及休息平台;建成休闲文化广场,配套游乐设施;3.1公里旧路铺沥青,新修道路1365米;拆除1200平方米老旧设施,开展绿化,让村庄四季有花有绿。
付庙村始终坚持“建设幸福和谐付庙村”的理念,围绕水库扩修公路、新建步道、打造广场、绿化村庄。同时,积极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引入“村民积分制”,探索“生态修复+旅游”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曾经的“空心村”,如今已变成生机勃勃的美丽家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村民的生活也越过越好。
夕阳西下,付庙村的田野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如今,山水灵秀的付庙村,正书写着万千诗意。一幅幅“传统与现代、田园与生态”的美丽画卷,正在绿水青山间铺展开来。(通讯员 庄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