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市人社局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以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核心目标,从专场招聘、精准服务、技能夜校培训等多方入手,抢开局、稳就业、保用工。截至3月末,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82人,完成全年1.1万人的32.56%,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专场招聘”促进人岗对接
就业是民生之本。年初以来,人社部门以“春风行动”“假日招聘”活动为抓手,早谋划、早安排,拼速度、抢时间,有力有序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打开新局面。截至3月末,高频举办招聘活动70余场,采用“云招聘+直播带岗+现场招聘”三位一体的模式,针对全市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先进制造业集群提供人岗对接,最大限度满足劳动者就业和企业招工要求,纾解就业所需。同时,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将招聘会办到百姓“家门口”,提高用工本土化比例,精准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全力促进供需精准对接。

截至3月末,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82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2362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447人。
为助企稳岗复工,春节期间,人社部门启动“节前送、节后接”运输模式,组织16辆“点对点”专车为500余名在外务工人员提供直达运输服务,确保务工人员安心返乡、舒心返岗。
“一技之长”助力稳定就业
在阜新市首期美甲师职业技能培训班上,来自太平区的学员李女士正熟练地打磨贴好的甲片。“通过系统学习,不仅掌握了专业美甲技术,更深刻理解了服务标准与职业规范,获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增强了创业信心,计划在社区开设美甲工作室,带动更多姐妹就业。”李女士信心满满地说。

授人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对于劳动者来说,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就能更好地就业创业。今年以来,人社部门紧扣市场职业需求变化,精准聚焦劳动者能力素养提升需求,依托承担政府补贴项目培训机构,积极引导重点群体参加就业创业培训。通过开展“技能夜校”“母婴护理”“美甲师”等培训,全力打造全时段、“家门口”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截至3月末,累计开展补贴性培训2601人次。在“技能学习-资格认证-就业服务”的全链条保障下,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实现了从“靠体力吃饭”向“凭技能增收”的转型跨越。同时,为保障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65人,开展园区企业技能提升培训1228人,为劳动者铺就了一条稳定的就业之路。
“磁场效应”吸引人才集聚
紧扣春季开学黄金期,人社部门联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组织2025届56名学子走进辽宁瀚石机械、阜新嘉隆电子等重点企业,通过“沉浸式”实践教学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扎实推进“政校企”协同育人工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民生福祉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人才强市”战略部署,人社部门创新工作方法,完善服务模式,积极搭建高校和企业在招才引智方面的交流合作平台,自2023年启动“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以来,持续加强“政校企”合作,做好人才引育文章,引聚更多优秀毕业生留阜就业创业。同时,深化校地企“订单式”培养机制,积极推广“大学生实践基地”“创业孵化广场”模式,擦亮“假日招聘”服务品牌,在春节等节点提供“返乡暖心服务”,全力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之路,为三年行动决战决胜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立足“开门红”,力争全年胜。下一步,人社部门将继续拓岗位、搭平台,优服务、促对接,助力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