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脱贫户在乐业高山蔬菜产业园里收割蔬菜。乐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乐业县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建设的机遇,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特色产业,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先后出台各项招商引资、补助政策,逐渐形成绿色健康、生态有机的乐业“高山蔬菜”,并以口味淳郁享誉周边市县,远销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蔬菜成为致富“密码”,带动了一方百姓增收致富。

“一基地两模式”,撑起乐业蔬菜产业新高度

走进乐业县甘田镇和逻沙乡,现代化的高山蔬菜产业基地映入眼帘。这里,“一基地两模式”正释放出全新的生产力。

作为粤桂协作、深百农产品供应链重点建设项目,甘田高山蔬菜产业基地已成为乐业县高山蔬菜产业的“排头兵”。这个由深农集团携手广西深百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深圳农场及深圳市菜篮子基地,已建成3000亩并投产。

漫步在基地中,能看到露地自动喷灌设施整齐排列,智能拱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全自动智能化育苗温室里,嫩绿的菜苗茁壮成长。按照“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机械化、科技化、自动化”的高标准,这里俨然是一座现代农业的“智慧工厂”。

在甘田基地的示范带动下,逻沙乡也建成了1500亩的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

如今,乐业县种植高山蔬菜总面积达7.3万亩,产量12.65万吨,产值4.8亿元,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

模式升级,乐业高山蔬菜畅销大湾区

为了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甘田高山蔬菜产业基地大胆创新,将传统的“一粮一油”耕作模式转变为“圳品赋能、粮菜轮作、一粮多菜”模式。

走进基地,能看到配套建设的4800平方米冷链物流设施忙碌运转,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里,技术人员正专注地检测蔬菜品质。在整个种植、采摘、保鲜、储藏、运输过程中,都严格按照“圳品”标准执行,确保每一颗蔬菜100%来源可溯、100%质量可控。一旁的20亩温室智能育苗基地,源源不断地为5000亩蔬菜种植提供优质种苗;12亩新品种示范实验基地里,科研人员正精心培育着各种蔬菜新品种,让基地的蔬菜品种不断丰富。

如今,这里每年生产18000吨蔬菜,总产值达1亿元以上。每天,都有20余吨高品质高山蔬菜从这里出发,运往粤港澳大湾区,在市场上,它们以10-20元/公斤的批发价,远超普通蔬菜,却依然深受消费者青睐。

品牌与渠道双发力,乐业蔬菜产业“节节高”

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乐业县还积极探索创新运营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高山蔬菜示范项目周边,一个集科技奇幻乐园、名特优产品供应链中心、果茶精深加工观光工厂于一体的“奇幻农庄”农文旅产商融合项目拔地而起。“达坡水寨”“舞龙基地”等田园综合体和“山水甘田”农文旅产商融合发展示范区也成为当地的热门打卡点。此外,基地还与广西蔬菜研究所、百色农校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发了20亩蔬菜采摘体验区和“高山蔬菜花卉观光旅游区”,作为现代农业参观活动区和研学基地。每年,这里都会迎来5万余名学校学生、蔬菜种植户和消费者,大家在这里体验农事乐趣,学习农业知识,也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附加值,真正实现了乡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好的产品需要好的品牌,更需要畅通的销售渠道。乐业县通过“一品牌两链条”,成功“蔬”通了高山蔬菜的销售之路。

作为全国首个“综合类”有机农业示范县,乐业县充分发挥高山蔬菜绿色、有机、富硒的核心优势,积极打造“品牌工程”。在“企业主动、政府推动、专家指导、部门联动、社会互动”的品牌创建机制下,乐业高山蔬菜产业园成功认证为“深圳市菜篮子基地”,还荣获粤桂协作高山蔬菜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四星级等多项荣誉。

为了提升品牌公信力,乐业县对蔬菜从种植到包装、储藏、运输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动态管理,建立了完善的溯源体系,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如今,乐业高山蔬菜已经实现了从卖“蔬菜”到卖“品牌”的华丽转变。

在销售渠道拓展上,乐业县积极创新,通过“点对点”直供、直销,扩大市场覆盖面。借助粤桂协作和央企定点帮扶平台,乐业高山蔬菜从产业园直接“点对点”供应到超100家深圳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食堂。同时,“产业园—物流冷链—批发市场— 商超”的销售模式也让80%以上的高山蔬菜顺利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此外,乐业县还打造了“个十百千万”销售体系,在百色市建设1个特色农产品交易运营中心、10个直营店、100个摊点,组织1000人进行销售,让高山蔬菜在本地也能实现就近直供、直达10000户餐桌。

产业兴百姓富,乐业蔬菜“赢”出新局面

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百姓受益。在乐业县的高山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提高五带头”机制实现了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通过全产业链促农增收工程,基地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 +农户”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土地综合利用产值大幅提高,从原来的每亩2100元飙升到33000元,增长了15.7倍。

甘田镇和逻沙乡的蔬菜基地里,每天都有200名左右当地农民忙碌的身影,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每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薪资。据了解,仅这两个基地,每年就能带动周边37000 人次就业。

为了提升农户的种植技术水平,乐业县每年都会组织2期 “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每期100余人到甘田高山蔬菜产业基地学习现代化、标准化的高效种植技术。此外,还会组织种植大户到深圳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在基地的带动下,周边400多户农户通过“订单式”协议收购模式,自主发展高山蔬菜种植,每户每年增收1.2万元以上。同时,土地流转也让更多农户受益,每年有502户1965人获得土地流转收入120万元以上。

借助深农集团的优势,乐业高山蔬菜成功销往大湾区,实现了产业增值。而甘田高山蔬菜产业基地周边的夏福、四合、达道、九洞4个行政村,每年村集体经济也能增加收入4万元以上。

乐业县的高山蔬菜产业,从田间地头到城市餐桌,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化产业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未来,乐业县将继续深耕高山蔬菜产业,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拓展市场空间,让这小小的蔬菜,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金名片”。(毛冬雪 冉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田高山蔬菜基地。李晋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菜农在高山蔬菜基地里采摘蔬菜。杨宝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