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手机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时间12月4 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发放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运营许可,俗称的4G网络牌照,首批三家均拿到的是TD-LTE牌照。

对此,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昨日在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上发表演讲称,“4G将会给移动互联网带来新的变革”。

同一起跑线上开跑

截至目前为止,3G网络商用接近5年时间,5年时间里,中国联通旗下3G业务一直如火如荼的进行,坐拥大量消费者,中国电信3G业务则在近两年来才猛然发力并迎头赶上,而中国移动的3G业务一直不温不火,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这个节点上4G网络牌照释出,对三大运营商而言意义各有不同。

按照已公开的部署,新一轮的竞争将在接下来的2014年全面开启,这对于运营商、终端设备厂商、移动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终端用户都是一个好的兆头。

对于运营商而言,按照目前的节奏,同时获颁4G牌照意味着三家同时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而在新的领域,可以很好的避免出现美国市场Verizon率先上马4G而AT&T和T-Mobile由于错失先机被甩出很远的局面,运营商之间的竞争相对公平,因而最终如何制胜就看三家各自如何运营好手中的这份4G通信业务许可,这对终端设备厂商、用户和软件开发商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订单、速度和平台:厂商、用户和开发者诉求的对应

终端设备厂商层面,出于4G网络推广的需要,各大运营商已经开始着手进行4G网络设备的定制工作,其中中国电信相关部门已于上月底就旗下4G网络业务规划向终端设备厂商进行了知会,并且具体到未来主推的产品类型及需求,而在需求之后出现的,毫无疑问是铺天盖地而来的订单,这将会刺激厂商投入的新一轮的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和推广的环节当中。

对用户而言,4G牌照发放的最大好处毫无疑问是网络连接速度的提升,而且提升将会出现质的变化。

对于这种变化和差异,坊间曾经流传有一条非常戏谑的描述,“儿子问我4G会有什么变化和感觉。我说你一直在感受4G呀,他说,我哪里感受过4G?我说我们家不是有wifi,还有电信的百兆试用宽带,这个感觉和我们用4G的感觉几乎是一样的。你可以说,在路上就是3G时代,回家就是4G时代。”,尽管这只是一种类比,但却又非常形象的概括出了4G网络给用户所带来的改变。

4G牌照发放的受益者当中,移动平台和软件开发解决方案提供商毫无疑问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其模式比较类似于终端设备厂商。

3G时代,出于在移动平台占坑的需要,三家运营商分别组建了各自的开发者平台,并且定期举办开发沙龙和应用开发比赛活动,极力担当应用生态培育的孵化器角色,并最终以开发者提供的应用程序来招揽用户,并进行分成,而在这方面3G和4G时代并不是以差别来区分,反倒是运营商、开发商和平台提供商相互合作的移动平台培育模式将进一步得到深化,毫无疑问移动平台和软件开发解决方案提供商也将会持续的从中获益,与此同时,大量融合4G网络特性的全新应用也将会逐步的登台亮相。

“宰牛刀”

4G通信业务许可的发放毫无疑问是好的开始,但并不会立即产生效益,或者说现在三家运营商各自拿到牌照只是一把“宰牛刀”,而眼下的市场又还只是一只“瘦鸡”,并不能快速实现效益的扩大化和规模化,根源在于4G牌照到手不过是意味着满足了迈入高速移动互联网时代大门的先决条件,而将条件和基础转化为最终的效益,还需要对市场和用户进行长期的“教育”。

运营商:需做好覆盖和服务控制价格

就运营商自身来说,4G网络推广上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展开完善的基础网络设施覆盖工作,这方面做不好,对用户教育的再透彻,给市场伸出再有诱惑力的橄榄枝,最终也难以实现效益规模化,而这种病症实际上在3G时代就长期存在,人们经常会听到某个位置根本无法3G上网,甚至连打电话都打不通,也会有用户诟病某个城市的某条地铁线路无法接受3G信号,更有甚者,很多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还处于2G时代,这种情况下,运营商如果不妥善解决问题,仓促上马4G项目只不过是赢得了口实。

除了网络覆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价格。经过5年时间的培育,3G用户覆盖规模逐年成倍数的增长,但是价格始终难以实现亲民化,并不廉价的使用成本仍然是很多用户徘徊在3G门外的根源。

以中国移动为例,目前的3G流量收费标准是200元5GB,100元2GB,即便是工信部官方给出的消息明确4G网络的使用成本将会下降,但最终降幅会有多少还是疑问。

另外,运营商在3G网络的运营和网络自身发展水平的不对称方面也有明显的问题,最受关注的还是服务和用户满意度,这方面三家运营商也都需要积极解决。

相比3G网络,4G网络一方面代表着网络连接性能的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数据流量消耗的加快,仅使用Speed test应用进行四次测速,就消耗了255MB的流量(具体流量消耗情况我们将在后期进行实际对比测试),如果前面提到的降幅不够大,使用成本则会相对上升,所以初期这也可能成为用户和4G网络之间存在隔阂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运营商就面临着是先实现产业规模化,还是先实现价格的平民化的矛盾。

终端厂商需解决电池续航的硬伤

4G时代给终端设备厂商带来的压力同样非常的明显,首当其冲的毫无疑问是电池续航问题,从欧美市场运营商率先抢跑4G网络以来,因为4G LTE网络对电池续航压力太大而备受诟病的报道就不绝如缕。

独立移动设备性能评估公司MetricoWireless曾利用AT&T和Verizon Wireless的LTE网络对三星Galaxy S II Skyrocket、Galaxy Note和摩托罗拉Droid Bionic、Droid Razr Maxx四款智能手机进行了测试,在2万次的测试中这四款手机的电池使用时间从未超过5个小时,其中摩托罗拉Droid Razr Maxx的电池容量高达3300毫安。

用户对电池续航的依赖越来越重,这个问题在短时间内几乎没有解决办法,但显然移动电源并不是根治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实现电池续航性能上的突破也将成为终端厂商在4G时代攻城略地的资本。

另一方面,电池续航性能提不上来,同样还会让那些已经不属于率先吃螃蟹的3G用户,难以坦然向4G时代迈出第一步,运营商投资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的4G网络部署工作也极有可能尴尬的被智能手机电池续航这个硬伤扰乱。

所以,在全世界都在为4G网络叫好的情况下,工信部分别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颁发4G网络通信业务许可是好兆头也是大势所趋,但是在3G网络发展远未熟透的情况下上马4G网络项目,说是用“宰牛刀”来“杀鸡”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