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爱否FView】投稿

前言

包装没有什么奢华之处,依然是书本式,打开扉页,手机的主要优势卖点,翻着翻着,书穷手机见。标配没有耳机。魅族很多便捷操作往往隐藏比较深,这次在屏幕的保护贴纸上作了一些提示。撕开贴膜,就是今天的主角:MX4 Pro,第一批的一万台量产机之一,2499,灰色16G,基于安卓4.4.4的 Flyme OS 4.1.1C。

外观及做工

MX4 Pro的屏幕尺寸比MX4大了0.14英寸,所以整个手机也全都大了一圈,但比同是5.5英寸的iPhone 6 Plus,还是小一点,这也衬托出6 Plus的边框控制实在差劲。

MX4 Pro仍是魅族传统的、为了手握舒适的大弧度圆角,正面最突出的变化就是没有了标志性的小圆点,取而代之的是方形指纹识别金钢圈。对小圆点的多手势操作历来被认为是魅族手机的精髓,这一消失多少有些遗憾。

我以前开玩笑形容魅族产品做得不错,盖上LOGO和三星差不多嘛,这下谑言成真、越长越像了。也不能说魅族摒弃了视觉辨识元素,M9时就曾用过这样的Home键,这次算是隔代遗传吧。

为了放下指纹识别,Pro加宽了下巴,为了完美对称,相应的也加宽了额头。以前的小圆点同时也是呼吸灯,现在呼吸灯被放在了上面。

边框用反向测量法有3.03毫米,普普通通算不上极致超窄,主要是由于屏幕和边框之间多了大概0.4毫米胶水层。这就是传说中的“点胶悬挂”,理论上确实能在跌落边角着地时,作为屏幕玻璃的缓冲减少粹屏几率,并且胶水是软性材质,降低了屏幕玻璃与边框金属间隙配合的严苛要求,提高了生产良率。但这种技术毕竟还不成熟,胶水稳定性太差,时间一长、遇热遇冷后就会开始起泡、变色,在白色面板上尤为尴尬。

魅族宣传语——“航空铝镁合金”边框,对比小米的奥氏体304钢,赚足了优越感。铝合金相比钢来说,更易着色、也更轻,你看Pro更大的屏幕尺寸,却只比小米4重了5克。而且铝镁表面“硬度”更高,不会被轻易乱花。

但是从结构“强度”上来说,根据混入不同的合金元素,铝镁的强度是有很大区别的,从标号大小上也可以反映出来。魅族用的是铝、镁、硅合金:6061,与iPhone 5的6063在强度、切削性和延展性上相差无几,但和真正宇宙飞船上用的7系铝、锌、镁合金比,强度上还是要差不少。

大家知道“航空”和“航天”的区别吧?“航空”铝镁指用在飞机上的,不要自行脑补成用在“航天”的宇宙飞船上就行了。小米的钢抗弯不耐刮,魅族的铝镁耐刮不抗弯,各有优势。

在高抛亮边的后面……这一部分,其实也是铝镁合金,你看这个电磁缺口是通下贯穿的。

人家三星努力把塑料做得不像塑料,魅族努力把金属做得更像塑料,真是奇了葩了。开关和音量按键也是,生怕让你看出是金属的。魅族有自己的出发点吧,我只陈述客观结果。

摄像头微突0.42毫米,比MX4高大上的地方在于:采用了蓝宝石玻璃,这样就基本不用担心磨损镜片的问题。

量产机后壳边缘缝隙比工程机有了很大改善,没有松垮现象。

后壳一改魅族很难打开、需要借助工具的传统,下方有个缺口,一扣轻松就开了。后壳薄薄一层,即不是双料注塑,也不是模内漾印,而是最普通不过的塑料喷涂,质感非常一般,放在一边。什么感觉呢?

我突然觉得后壳就好像美女的衣服,天天骂iPhone不可拆卸太不方便,MX3坑爹这么难拆,但突然有一天给你准备好扣子,轻轻一碰衣服就掉了,心里还是空落落的。

电池不可换,打开后壳唯一的用处就是插SIM卡。之前我们猜测魅族这么干是为了方便大家换后壳,后来发现想多了,黄章只是觉得在边框上做个伤疤式的SIM卡槽就不完美了,而且不想在后壳上印上串号之类的字。这理由很扯,开个缺口边框就完美了?

而且iPhone和索尼后面印上串号也没什么不好看。总之后壳的这片塑料是整机用料中最掉价且不符合“Pro”身份的地方,这直接导致Pro和MX4在外观上没有足够辨识度,拉不开档次差距,也是Pro无法像Mate 7一样上探3000以上价位段最大的障碍。

指纹

指纹要想做好难度还是很大的,AuthenTech被苹果收购,给其它厂商上屋抽梯之后,市面上可用的硬件方案商就屈指可数了,三星所用Synaptics的滑动指纹方案在用户体验上已经是一个笑话,于是厂商们把目光聚焦到了瑞典厂商FPC,他家传感器面积很大,正面放不下只能放背后。

魅族也一直在研究背后方案,但总觉心有不甘。发布会上说是担心手小的人摸不到,但其实完全没这事,魅族不爽背后方案根本原因,可能还是嫌挖坑破坏了整体美感,另外冥冥中又在follow乔帮主的heart了。正当魅族纠结的时候,今年五月,国内的IC厂商汇顶科技拿出了类iPhone式的正面蓝宝石按压式指纹方案。

汇顶的横空出现不是黄章拜佛及时显灵,这家以固定电话来电显示芯片起家的IC厂商已经存在多年,智能手机时代,他们也是国内最先提供十点电容触控芯片的厂商,对指纹的研究转向肯定有iPhone 5s的导向,但能这么短时间内自主研发出如此成熟的方案,实力不容小觑。

这颗汇顶GF66X8传感器,官方给出的参数:360度识别,0.5秒响应时间、508ppi识别精度与iPhone几乎一样。录入过程和iPhone也基本相同,小提醒:不要根着提示反复的傻点,而是要换几个侧面,尽量把手指边缘都取全来增加识别率。

它的实际体验和iPhone比到底怎么样呢?我们从四个维度进行一下对比。

第一个维度:识别速度。

魅族和iPhone理论上都支持在按下Home键的同时,点亮屏幕和指纹身份识别一起完成,这种快速炫酷的解锁方试叫“Finger Flash”。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理想,如果手指离开的速度过快,两者都会有来不及采集指纹而识别失败的情况。我们用这种方法多次测试,发现iPhone 6从按下到反应的时间是323毫秒到365毫秒之间,而Pro是500到531毫秒之间,慢了一些。这导致用惯了iPhone 6的人会觉得Pro指纹有点肉。

当然这么用太霸道了,温柔点的方式是按下Home键抬起后注意:手指不要离开,一直轻放上即可,给指纹采集留充足时间。这样两者的成功率都能达到九成以上。

在这种用法下,两者进入桌面的时间几乎是同时没差。这说明魅族虽然慢在了识别过程,但省掉了iPhone繁杂累赘的动画,整体效率也不差。

第二个维度:识别宽容度。

转360度角度、手指稍稍沾水、出汗都没问题。由于识别的是表皮下面的真皮层,所以掉皮也不影响正确识别,在手姿兼容方面,就要看谁当初录入的时候取的范围广了。总之在各种折磨下,Pro达到了和iPhone一样的程度。

第三个维度:能干什么。

指纹仅仅是替代开机密码一项就足以让它有很大存在意义了。每天手机要解锁无数次,我不知道那些必须设置密码的人是如何忍受的。当然这不够,我们还希望它能有更多用处。

iPhone的指纹可以锁手机、锁应用、登录云,支付方面Apple Pay可以买商店的应用以及刚刚支持支付宝。魅族的指纹可以锁手机、锁应用、登录云、锁文件夹,支付方面起名mPay,但只能买自家应用,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支持要等15年上半年。魅族稍逊一筹吧。

第四个维度:安全性。

ARMV6指令集在CPU里增添一个像黑匣子一样的安全区域,指纹数据放在这个TrustZone里非常安全,黑客即使Root手机也无法监控截获。但是,启用不启用指纹的开关,是存放在系统层级的。

换句话说,坏人可能永远得不到你的指纹,但是他可以告诉系统——禁用指纹!MX4 Pro可以轻易抹除应用和系统设置,方法我这里不做传播,之后开机就再也不用指纹了!微信、QQ、电话短信什么的都没了,但是,照片、电影等存储数据一览无遗……

苹果是怎么解决的?你看iPhone刷机变成新机后,为什么必须要联网才能激活?一联网苹果就能知道你是不是禁用了指纹,然后强制打开。所以小偷偷完iPhone一看有指纹密码,只能拆了当零件卖。三星S5采用了和iPhone类似的机制,华为Mate 7则是要清就连照片数据一起清,你死我亡的策略。

魅族可以事先登录Flyme账号通过网络远程定位和锁定手机来尽量挽回财产损失,可如果丢失手机永远不上网的话……对用户数据安全的保护上,魅族亟待改进。

综合来说,如果魅族能马上改进安全策略,Pro的指纹体验堪称和iPhone最为接近,两个国产厂商精彩配合,对三星实现弯道超车,一方面证明了国产的能力足以让世界刮目;另一方面,它证明的仍然仅仅是模仿能力。

比如iPhone的指纹我就有个疑惑——为什么要用耐磨的蓝宝石玻璃?Home键易坏主要原因是由于缝隙进灰和背后的微动机构损坏。魅族也学用蓝宝石,同样没给出让人信服的理由。学习和抄袭的区别在于你是否理解消化。Pro指纹非常不错,但我只能为你高兴,无法为你骄傲。

Flyme OS

我问大家,得最“优雅”的安卓手机是哪部呢?三星、索尼、LG、HTC因为混乱不堪的界面风格,很快被排除在外,MIUI即使强大到了如今的第六版,品味始终是硬伤,剩下能作为备选的,也就是魅族、锤子、和原生摩托了。

Flyme是为数不多有“灵魂”的系统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走简洁、直观的风格路线,在颜值就是生产力的今天,前景十分光明。为了把优雅植入骨髓,魅族在功能、界面、操作逻辑上都做了大量工作。

比如有一个iPhone也犯难的问题:锁屏壁纸我们一般都喜欢炫丽养眼的,但是系统界面如果也用就杂乱抢眼了。魅族在设壁纸的时候,可以点这个水滴,自动算出一张柔化壁纸。整个世界和谐了。功能虽小却让所有的魅族手机与众不同。乔布斯和老罗不想让用户的个性壁纸化破坏整体风格的问题,被Flyme轻松巧妙地解决了。

首页面原生应用图标都是简约扁平,非常漂亮,但开放的安卓系统很难约束第三方的图标风格,就有了魅族神一样的第一屏、猪一样的第二屏之说。这次魅族下功夫重画了很多图标,让第二屏的风格也趋于一致。非常好的进步,但还不够,因为绝大多数图标都是简单敷衍的方块,没了原生应用错落有致的感觉,而且不少二线应用还没来及得重画……算是猪一样的第三屏吧。

精美的内置应用,逻辑清晰的设置界面,简单明了的快捷开关……

一般人手机里垃圾短信很多,想找到一个急用的要翻看好久,Flyme把能识别的移动呀、银行呀、验证码全归在了通知里,让你真正的个人短信内容洁白如雪,舒坦。

如果你用手机上网登录,发送了验证码,Flyme可以自动识别,点个复制就可以粘贴上了,不用切换到短信,然后死记硬背再一个个地输入。

Flyme有很多快捷操作都是隐藏需要用户去学习,从简洁的角度上来说可以理解,处处都提示就繁琐了。比如任务切换,这是我最喜欢一种任务切换方式,没有专用按键。

屏幕下端随意往上一滑就呼出,左右查找、上滑删除单个,下划清空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单手小幅度完成。另一个常用的“呼出下拉菜单”对所有大屏手机都比较痛苦,Flyme在系统界面下随意下划就出现,再下划、显示扩展开关,清除通知,如果你把真正常用到的开关放下边,那么这一切都可以不用变换手姿轻松完成。

随意上划,就是全局搜索。通讯录左滑,进入分组。短信右边一抹,多重勾选。

轻触Home键就是返回,按下回首页,长按可以设成锁屏,层层递进。别的安卓机要用三个按键才能完成的事,魅族用一个按键解决了。别看开关键在顶部非常难按,平时如果不是死机或重启,根本就用不到。

对Flyme在简洁优雅方面的努力和成效,我从来都不吝惜自己的夸奖。只是发展到今天,我表达一个小小的担忧。

魅族对单手化操作想的很早,Smartbar曾试图担此大任。但魅族高估了自己的影响,一个在多数应用里都无法整合菜单选项的bar,除了增加一个可以隐藏的开关,还能有什么别的出路呢?

后来开发下拉悬停,但支持的应用太少,到底是要时间长还是要拉到底也没有提示,很容易失败,更尴尬的是,经常和第三方的橡皮筋下拉刷新冲突。停还是刷,用户也错乱了。小圆圈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上划左划双击长按,能演变出那么多种快捷操作呀。Pro改成实体Home键,虽然精髓还是单按键解决思路,但具体操作上小有变化。

新版Flyme又为方便单手增加了一个类似iPhone辅助功能里的悬浮球,可以自由定位,单击返回,双击全屏悬停,上划Home、下划下拉、左右划动切换任务。

啊,首先呢魅族整机也没多贵,用户怕Home键坏“惜用”的心理不强,其次,iPhone单手操作不好,需要借助这个解决下拉通知和锁屏两大麻烦事,Pro对下拉和锁屏都已经有很好的方案了,唯一有必要的就是双击悬停,而这其实也可以整合进对Home键的双触或双按。再者,魅族悬浮球坏就坏在比iPhone多支持了划动操作,这就会导致大量用户不经意的误操作。

所以我觉得在MX4 Pro上开悬浮球有点多余,而从中反映出更深层的问题是:魅族给了用户太多单手操作的方式去选,没有直接突出那个“最好”的,我认为这和Flyme崇尚“侘寂”的主旨不符。

另外魅族对安卓机最不优雅的通知栏也该下狠手管管了,通知权限的开关层级最好还是往上提,让用户可以方便控制。功能偏差事小,方向迷茫事大,别忘了:Flyme是为摒弃繁华而生的。

屏幕

MX4 Pro屏幕好坏我分三个角度阐述:15:9的比例、色彩表现和2K+的分辨率

15:9的比例

魅族一直坚持用15:9的宽屏幕,我们以前评测时也聊过:纵向使用下,胖一点的屏幕会让人视觉更加舒适。但面对几乎所有应用都是16:9的情况,魅族是如何应对显示的呢?

对角线同样是5.5寸,魅族的15:9宽屏会比16:9标准屏面积大一点点。在显示文字和多数非游戏类应用时,宽屏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每排会多几个字,而是比例为“9”的短边显示内容和16:9的短边显示内容多少一样,但会放大显示,这样纵向内容就少显示1/16,但看着更舒服。

显示16:9的图片和影片,上下边会留黑边。大出一点的面积被浪费了。

显示全屏游戏的时候,还是“9”的短边会被填充满,而长边两端多出部分被裁了!虽然只有一点点影响不大吧,但理论上你会比别人晚看到一会儿敌机。

随着屏幕变大,宽屏也带来一些困扰,比如九宫格输入的时候,远端几乎无法够到,单手输入有名无实。但总的来说,15:9萌萌哒胖屏仍是让人心动一个比例,它是魅族卓而不群的标志。只不过魅族开始大量出货16:9的产品,Flyme总有一天要在两个比例之间做个决断。作为市场上仅存的宽屏,大家且行且珍惜吧。

色彩表现

色彩表现方面,由于现在主流手机都不错,在视频里翻看图片大家也很难肉眼分辨,我们这次希望借助FView实验室的一些工具,带来定量的对比。

亮度上Pro比MX4有所提升,厂商宣称平均亮度480尼特,但我们手上这台量产机怎么测都能达到510尼特,还是一亮遮百丑,越高越好。

对比度方面,魅族两部表现十分优异。均超过1000:1。屏幕色温,除MX4 8600K偏冷外,其他三者均在7500K上下。

下面要测色域和色准,注意,这些是和基准色温息息相关的,全世界都拿6500K的色温标准,而我们FView今日起会用7500K标准去测,有人说,嘿,你这是让接近7500K的iPhone占便宜的纯果粉呀。还真不是,我认为多数人看6500会觉得过暖,接近黄屏。冷一点的七千多K才是甜点。

色域覆盖指的是理论上。屏幕能显示到的最纯的红、最纯的蓝、最纯的绿,三点连成三角型,中间所有颜色就是能调配显示出来的,这个面积就是色域覆盖。

MX4时宣传能达到NTSC 85%覆盖率,在Pro的发布会上就不提了,经我们测试,MX4 NTSC色域覆盖可达85.31%,而Pro只是71%,这退步是由于2K屏造成的影响。

光有能力还不够,还要有实际准度,在D75的标准下,方块是应该的颜色,圆点是实际表现,像打靶一样,越接近方块里,色彩越准,iPhone 6仍是最好的,这么多个颜色的平均偏差(ΔE)是2.62,灰阶偏差2.32,Pro平均色彩偏差5.61,灰阶偏差4.59,反而比MX4差一点点。

综合来看,iPhone 6屏幕色彩表现最好,小米4也不错,Pro和MX4稍差,Pro亮度高是好事,但色准色域方面比MX4略有小降。

2K+的分辨率

标准16:9的2K屏分辨率应该是2560 x 1440,而由于魅族15:9的宽比例,短边增加了96个像素。所以号称市场上分辨率最高的2K+屏幕,像素密度更是达到夸张546PPI。我们先看看它所带来的好处:

观察图标对比……

文字对比……

如果我硬说有提升,大家可能也会像皇帝新衣似的隐隐约约感觉似乎大概也许有吧。对于提升分辨率和这事,从720p的三百多PPI提升到1080p的四百多,效果只能说微乎其微。而上到2K,用户如果不是趴在那拿放大镜看手机,没人能感觉到改善。除了一些不测量手机宽度的应用文字会显示异常之外,高分还带来很多的坏处,下个章节重点讨论。

性能

现在主流的32位CPU的架构性能基本这么排布:A15>A12>A9>A8>A7>A5(有两家CPU自成体系不能对号入座:高通和苹果。)

这本是一个很简单的数字排列。可问题来了,ARM新出的A17,理论上是A12的升级版,价格比A15便宜,性能不如A15,但在CPU实际运行频率的弥补下,这事就变复杂了。

MX4 Pro用的是三星Exynos 5430,这是一个拥有四个2.0GHz的A15和四个1.5G A7的八核CPU。

对于MX4 Pro GPU更重要,超高非标分辨率,经常需要GPU的实际运算,Pro的GPU配搭的是一颗Mali T628 MP6,没有采用最新的T760。这是在Note3上就使用过的老GPU,当年就以性能高和发热大闻名,如今,性能相比很一般,只剩下发热了。

首先连系统运行都有了严重卡顿,缩放效果明显掉帧。出图慢,打开以后先模糊,1秒后才清楚。一些应用,打开、切换、翻页、均不流畅,慢镜下看会更明显。

全屏游戏,靠,兼容性的事没有篇幅说了。全屏游戏继续掉帧,一幅力不从心的感觉。

更悲催的是,九宫格输入法,如果你按键速度过快,居然有卡顿跳字的现象,一台旗舰在性能上有了千元机都不如的表现。

造成这种现象到底归咎于高分屏的拖累,还是不够强劲的性能?

又或是中间沟通的桥梁Flyme优化的不好?

其实像团队合作一样,结果已然这样,追究责任于事无补。魅族为了市场宣传效果强上2K+不顾及用户体验,没得什么好处反而造成恶果,为影响市场其它厂商别在体验还没做好时一窝蜂上2K,所以我们归罪于魅族“2K+”的屏幕,并矫枉过正地给出“极差”、“败笔”这样的评价。

音质

魅族发现当下手机很多以高音质当成卖点,才想起自己MP3的老本行。发布会以一张黑胶唱片作为邀请函又一次宣告要回归音乐。又一次宣传要回归音乐。并且模仿苹果,推出一个不明含义的词:Retina Sound。

好吧,Pro上用的是ESS ES9018K2M 解码芯片和TI OPA1612运放芯片,双独芯片已是VIVO XPlay的水准。并且很自信的捆绑一副很难推动、赶超头戴式的128欧姆高阻抗平头耳机。耳机不是标配我们不测,单说手机本身的客观输出音质:

首先是16位、44.1KHz音频样本的测试,这种格式的音乐很常见,大家听的CD、网易或QQ音乐上的高码流“无损”,都是16位、44.1KHz的。

第一项频率响应:指的从低音到高音,手机是否能输出同样响度,都一样最好,所以理想应该是一条直线。

iPhone 6比较平稳,在12K左右才开始有了1dB的衰减。MX4也不错,基本一样,小米4是这样的……失真大基本上是放任自流的结果。

MX4 Pro粗看起来也很完美,我们把衰减处横坐标放大放大,在21K左右大家都急剧衰减,Pro仍相对较好,说明高频方面表现不错。

结合到实际听感,米4你会听到一个艺术家唱歌忽明忽暗飘忽不定,一把小提琴离你忽远忽近;而其它三部都会有一种笃定、扎实的感觉,你能够去放心的欣赏音乐家对不同音高响度的细微控制。

第二项底噪:

整体曲线越低说明底噪越低,iPhone 6作为参考,MX4在30Hz左右低频下有相对明显的底噪,小米4还好,Pro控制得更为出色。

第三项动态范围:

1K突然来个声响,谁能冲的高谁动态范围大。iPhone 6、MX4和Pro几乎都是完美还原,干净利落,米4提前助跑,冲的还是不高。说明动态范围和瞬态都比较差。

第四项总谐波失真:

手机应该和人造谐波一样形成干净有规律的谐波,iPhone 6是这样的,MX4也不错,小米是一个标准的反例,Pro同样出色。

第五项互调失真:

低频和高频声响中间不能有相互干扰,iPhone 6、MX4不错,小米4很扯了,Pro优秀。

第六项分离度:

指的是左右两个声道是否能足够分开,曲线整体越低越好,iPhone 6,MX4非常好,小米4……Pro最佳。

发布会上Pro宣称支持24位192KHz这种一首歌五百多M的高质量音频,我们也简单测试了一下,由于小米4不支持24位,所以直接出局。

放大频响曲线时可以发现,Pro在20K往上的高频处稳定性非常好,足以印证魅族在可感不可闻的高频方面所做的努力。其它指标,底噪、动态、谐波、互调……Pro都是最接近原始标准的,超过iPhone 6。

最后一项也是最为关键的——推力。我们用声音的响度来评判推力,但是大家要知道,响度无法完全代表推力的情况,我们只是在现有条件下给您个参考值。手机调成最大音量连外置声卡,推监听音箱,当音箱响度达到同样的90分贝时,谁需要的增益越小,说明谁的力量越充沛。

MX4 Pro只需要增益-36.1db,说明它推力最大,往下依次是MX4、iPhone 6和米4。推力大就能让多数耳机拥有更好的表现,动感十足、细节毕见。

客观测试便是如此,有个小插曲:Pro的工程机整体指标也不错,但在人耳可闻的1K左右产生严重底噪,很影响听感,本来报告音频部分定调是好指标可不等于好听感。幸好量产机大幅改善,才有了Pro上面如此精彩的表现。

但是,客观指标好比仅仅描述了一个人唱歌声音的大小、音准和音域,这些指标就算有小偏差并不代表歌手唱得不好听,很大程度还要取决于听众的主观评判。

这方面我不想过多评论,只是想插一句:主观听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所以很多厂家会搬出个音乐大拿当菩萨镇着以防烧友的吐槽。魅族没有请神很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希望大家不欺软、不怕硬,要有自己的理性的见解和思考。

拍照

Pro的主摄像头在参数上和MX4没有任何变化,都采用了索尼最新IMX220 2070万像素的传感器,比年初主力IMX214不仅提高了像素,感光面积也增大到1/2.3英寸,单像素距离由1.12微米增大到1.2。高像素和大底、鱼和熊掌两者兼得。

遗憾的是光圈都只有f/2.2,不够Bigger。参数一样并不能说两者成像就完全一样——ISP图像处理器可是由联发科集成的换成了三星集成的。

魅族的拍照界面简单明快,优点是切换模式非常方便(像苹果一样),选项简明易懂,缺点是设置文字不能随重力水平。对焦速度的PK上,当近焦物体从画面移出的一瞬间,看谁能迅速地对焦到远焦物上,iPhone 6的相位对焦最快,只用0.26秒,MX4用时0.78秒,米4 0.89秒,Pro最慢,1.4秒才对上焦。

拍照质量我们也可以外拍个几百张,对着照片说白平衡谁稳谁不稳。但这样会由于环境因素导致随机性太大,好在FView实验室也建起了大半,赶上了这次测试,我终于可以不仅和大家说“白平衡飘移”,还能说说——在什么情况下、怎么飘了。

实验室搭建的第一个场景是模拟室外光线充足的环境,5500K色温,亮度打足。你出游扫街外拍都是这个场景,以现在手机实力表现都不会太差,想比较优劣,还要往细节去看。

烫金布、钞票、小丑的裤子……米4的1300万像素和iPhone 6的800万像素清晰度基本是一个水准,MX4要更好一些,最清楚的是Pro。同是两千万像素,为什么Pro显得更清晰?

再看边缘,Pro仍然通过锐化突显了最多的细节。但是发生了轻微的色散。

有人说这张Pro边缘没有色散呀,确实,实际环境光线远比实验室复杂得多,不会每次都有,在边缘有线条或锐利物体、或光线机缘巧合时,Pro色散开始出现。

白平衡和色彩表现上,魅族两部手机和iPhone非常相近,也更为准确,相比之下,米4的色彩偏饱和。整体亮度Pro喜欢增强暴光画面更亮,其它三部比较正常。

实拍样片可以验证:米4的色彩有点过饱和,其它三部手机的都很准确。

看到这张时你可能又错乱了?为什么Pro墙上的红色一点都不准这么淡呢?

有了实验室数据辅助,我们就可以知道:这和色彩没关系,主要是由于Pro亮处暴光过度导致的,你看,凡是亮处和亮处的周围,Pro基本全呲了,毫无细节可言。

高暴光让强光下广场舞大妈们像置身雾霾天一样。表现还算相对稳定的,就剩下iPhone 6和MX4了。

所以大家现在可以理解我了,我所说的日景米4和Pro相对较差,不是说他们张张都差,你看Pro清晰度还秒杀iPhone呢,只是米4细节不行颜色过饱和,Pro高亮容易过暴,iPhone和MX4表现相对稳定而已。

实验室模拟的第二个场景是4000K色温,光线仍然比较充足,这就是我们在室内有很多灯光时拍照的环境,商场楼宇呀、吃饭验毒什么的。4000K的色温对各家白平衡的补偿校准要求就比较高了。

实际样片中,Pro和米4都比较亮,Pro高光处出现过暴,花的细节由于锐化非常清晰,但没有iPhone那种立体感,米4细节最差。

这张,Pro的高亮度带来了最好的观感,但还是不要往亮处去看。

iPhone和MX4较暗,米4色彩出现偏差。

这张米4黄色饱和度高非常好看,但是再细致观察,紫色拍蓝了、白色偏青,完蛋。

这张说明了谁白平衡补偿的好,只有iPhone能看出手表的托盘其实是白色的。

所以在这种室内灯光的场景下,我认为Pro亮度比别人高出一筹是件挺讨好观感的事,色彩还可以,细节锐化说不上好坏,纵使高光处有些过暴,但整体利大于弊。

实验室模拟的第三个场景是3100K色温昏暗光线下的夜景。谁会在这种光线下拍照呢?

常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的人吧。

实验室样片中可见,此时Pro的先降噪后锐化绝对最糟糕的处理方式,画面非常脏,比别人多了很多不该有的黑点,整体亮度Pro反而最差,色彩都谈不上了,因为已经出现严重的红绿色斑。

小结:iPhone 6整体最稳,但800万像素也有它的极限,米4细节一塌糊涂,多数情况下色彩更艳,白色偏青。MX4各方各面调校的iPhone差不多。而因为有了实验室的佐证,这次我们得到了Pro拍照清晰鲜明、有律可寻的特征取向——细节锐化,边缘轻微色散和喜欢过暴。

如果你拿着Pro去拍照,心里要牢记:在白天光线充足的时候,Pro细节的锐化是你的王牌,只要避开一些高光过暴处,就能拍出秒杀iPhone的照片。

而在商场楼宇灯光复杂的室内,你要坚信自己拍的片子比别人更亮,细节清晰,但立体感较弱。

而在极度昏暗弱光的环境下,就不要把Pro拿出来丢人了,暴光不足,噪点严重,红绿色斑,锐化反而成了画质杀手,相对MX4都是一个很大退步。

续航和散热

十月份以来,我们弃用了以前的3小时续航测试,采用了更严苛的五小时测试标准。细节方法近期公布,以供广大用户复现验证。

在各半小时的通话、网页、聊天、音乐、游戏、拍照、看书、网络视频、本地720p和刷微博以后,3350mAh的MX4 Pro剩余电量36%,在新标准测过的手机中排名中等,微微好于MX4。

在中间30分钟极品飞车中手机温度达到最高点,由于金属导热快,热量都集中在了铝镁合金的边框处高达44.69度,另外金属比热容小,同样的温度皮肤接触到也会感觉到比塑料更热,一般塑料超过44度、金属超过40度就会有灼热感,Pro的金属44.69度大家想象一下吧。

总结:

这两周,我一直在拿MX4 Pro当成主力机用心体会,它的指纹解锁已成为我用得最方便、最舒心应用。简洁优雅的Flyme让我在人群中备感优越。魅族下大力气在指纹上放了一颗卫星,安全性和体验都达到世界先进,摩托眼红、三星吃灰。

本应以此为契机全面开花,但在高分屏幕和SOC性能配搭上出现大跃进式的失误,系统卡顿、应用掉帧,让Pro成了一款专为发布会而生的“发布会手机”。其它方面还有机会通过系统更新调校改进,而2K屏造成的性能拖累已然很难弥补。

我想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现在的魅族太在意别人看法了,生怕参数有短板被人诟病,但殊不知,这正是丧失自信的开始。想买一部踏踏实实过日子的手机,MX4更合适,而就是喜欢Pro的朋友也不必思想负担过重,爱一个人,一个理由就够了。买下Pro再刷成1080p的分辨率,不仅可以健步如飞,还能狠狠地啪、啪、啪……

尾巴:

我实在是怕了魅友,又改不了挑三捡四的毛病。尾巴是我习惯陈述主观看法、随性歪楼的环节。说错什么大家也不会怪我哈。

对于任何一个把产品放在首要位置的企业,有其忠实拥趸是非常自然的事。魅族也正是靠着对产品的专注才能走到今天,而在互联网时代,却被叱诧风云擅长营销的友商处处压制。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出身的评测人,我自然希望所有注重产品的企业,不管中间情节多么曲折,最后都能有一个Happy Ending。

MX系列历来是魅族开疆扩土的当家旗舰,这次新机型在旗舰基础上又加以Pro(专业)之名,说明魅族很有信心,自觉高人一等的心态。

产品线开始分化是企业进入成熟的一个标志,只要掌握好一个度、别脑热跃进就不是坏事。但新机型如果真想担得起“Pro”之名,则需要魅族切实地拿出抗住用户挑剔眼光的硬货。

尾巴的尾巴:

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模仿大人惟妙惟肖,会得到赞许和夸奖,但如果模仿了六、七年十几岁了还在模仿,就会让人心生沮丧。

魅友们,明白我在说什么吧?bye~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