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撰文 / 第一心理主笔团

编辑 / 汤米

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讨论主题,充满了不确定性。

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基因、大脑结构、成长经历和教育环境。

因此,我很少建议家长参加各种教育讲座,因为没有一种方法能够适用于所有孩子。

这也是为什么你可能参加了许多讲座,但仍然感觉难以教育好孩子的原因。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建议的方法是:

思考。

虽然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很多家长却常常忽视这一点。

我们的大脑经历了三个进化阶段,分别是:

爬虫脑、哺乳脑和人类脑,它们分别对应于人类的脑干、边缘系统和新皮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爬虫脑:

主要处理基本的生存行为,如呼吸、吞咽和眨眼等;

哺乳脑:

负责产生各种情绪,如恐惧、兴奋、愤怒和快乐等,这些情绪实际上是对外界刺激的高级反应,有助于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生存;

人类脑:

是进化的最新产物,负责进行思考。

了解这些概念后,我们可以认识到,信息是从下而上传递的。

这意味着哺乳脑比人类脑更快地接收信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旦生气就会失去理智,之后又后悔的原因,因为哺乳脑抢在人类脑前面处理了信息。

此外,人类大脑消耗了身体20%的能量,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

这导致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行动准则:

尽量避免让大脑进行思考,让大脑进入自动驾驶模式,例如决定哪些记住哪些遗忘,或用标签区分人群。

这一概念可以帮助解释亲子关系中的许多问题。

家庭是我们的避风港,家人是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当我们在家中与亲人相处时,大脑会非常放松,而让哺乳脑通过情绪来自动驾驶。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对最亲近的人发脾气的原因。这也间接表明我们对孩子的许多行为和相处模式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通过详细解释这一过程和结构,我希望你不要责怪自己。

这是由人类的生理机能决定的,不是你的过错。

但看完这篇文章后,我希望你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毕竟身体的最终控制权还是在你手上。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为什么我们很少真正思考与孩子的互动。

以讲道理为例,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不就已经很理智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如果你真的理智,就不会仅仅是跟孩子讲道理。

再来探讨一下我们为何很少反思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尤其是在解释道理的时候。

许多人可能会疑惑,平静地解释道理不是已经非常理智了吗?

其实不然,如果真正理智,可能根本不会选择与孩子讲道理。

那么,讲道理时会传达出怎样的感觉呢?我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讲道理?

那就是当我们需要拒绝孩子的请求时。

当孩子有所要求,而我们又不想同意,同时又担心孩子会不高兴,我们就会尝试详细解释为什么不可以。

我们天真地希望用我们成熟的大脑,那个装满了知识和社会经验的大脑,去期望一个还未发育完全的大脑理解成人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是在为难他们吗?因此,孩子常会表现出两种反应:

一种是感到绝望而大哭,觉得太难了;

另一种是压抑自己,因为害怕让你生气。

坦白说,这两种反应都不理想,一种加剧了情绪的激烈,一种则是加强了孩子对自我需求的压抑。

实际上,让孩子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解决方法其实很简单。

稍加思考,你会发现,如果换位思考,用孩子的思维去理解问题,事情会容易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常见的冲突来自于需求的对立,比如孩子想要你陪伴。如果从孩子的角度看待这个需求,你会发现他可能觉得无聊,或是害怕,或只是想要你的陪伴。

而你如果忙于自己的事情不陪他,实际上就是需求冲突的表现。

这时候,如果你向孩子解释道理,岂不是让孩子压抑自己的需求来满足你的需求?

如果你这样考虑问题,你会发现那些哭闹的孩子其实并不那么让人烦躁了,而那些不懂你说的“工作”、“KPI”等词汇,却还是点头表示理解的孩子,实在是令人心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到,

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如果一开始就用讲道理的方式来“安慰”,反而可能激起对方的反感甚至仇恨。

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需要的始终是父母的关爱和支持,这种需要就像在汪洋大海中紧紧抓住一块救生圈,给他足够的安全感是每位家长应尽的责任。

如果你与孩子的需求在某一刻发生冲突,问题其实很简单,你拥有更成熟的大脑和更丰富的经验,为何不由你来解决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