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豪宅和劏房笼屋都代表不了真实的香港生活。

对于想去或已经在香港生活的人而言,居住、工作和教育这些,才是日常生活最重要的指标。

也关乎普通人对这座城市的真实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住

香港人的生活水平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

因为在餐厅刷盘子的是香港老百姓,在中环从事金融行业的上班族也是香港老百姓。

但是他们的生活却天差地别。

不过,尽管媒体天天说香港“劏房笼屋”的。

但实际上,香港只有1000人左右住着笼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起住在半山和浅水湾豪宅别墅的人数,住在笼屋的人要少了一大截。

也没看到谁说,香港人人住的都是豪宅别墅。

拿这1000人的居住环境代表全体香港人,有些时候不得不佩服,媒体人的春秋笔法还真的厉害。

不知从何时起,香港的生活水平开始被误解,甚至低估了。

整体上而言,香港大约45.4%户口住在公屋,另外大约29.6%住自己房子,剩下的25%就是租房住。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深圳。

看看深圳住在公租房、人才房的比例有多少,又有多少是在城中村租房的。

而且香港的公屋轮候周期一般是5年内。

家里有老人的好一点,不用3年就可以“上楼”了。

当然,香港的整体居住环境是比不上内地城市的。

香港人请客一般都是附近吃早茶,因为家里客厅真的有限,容不下几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人均居住面积上,2021年深圳的人均居住面积是22.58平,香港的中位数是16平。

看起来香港少一点,但香港是没有公摊的,在实际居住面积上好像也差不多。

香港普通人居住面积小确实是事实,但除去住房外,在其他方面香港人的生活其实比韩国人要好,跟新加坡人差不多。

到了中高层,生活水平很高甚至不虚小日本。

工作

说实话,香港远没有北上深这么卷。

只是因为香港的金融环境,这里聚集了很多的精英,身边的同事太优秀,自然会让人感觉到压力。

我在香港见识了很多清北到香港入职金融业的人。

一打听,基本上都是学长学弟,而且清北也只是很少一部分,更多的还有哈佛、牛津、剑桥....这类世界名校的研究生和博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假设全球top10的学生,每年博士毕业只有十分之一入职香港金融圈,这么30年下来基本上也算是有一万人。

所以这个人才的含金量,也就注定了香港中上层亿万富翁占比极高。

早在2018年,香港就已经成为全球拥有3000万美元以上的超级富豪数量最多的城市(15175人)。

在亿万富翁人数最多的16个城市中,前三名则依序为纽约、香港和旧金山。

现在的香港,随便一个工地工人工资日薪2000左右,洗碗工月薪17500起步(约20000左右)。

高收入是真的,工作累也是真的。

走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依然步履匆匆,对工作的拼劲丝毫不输年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

有些人看不起香港的教育。

殊不知有钱人家的孩子,从小在接受的教育上,就已经远超大部分普通人了。

香港家教成风,有名的家教老师,都是明星级待遇。

内地的家教也就是在学校门口有几个牌子而已。

可人家在香港呢,直接上铜锣湾闹市区的巨幅广告。

各种“明星补习老师”,动不动就是“天王”“最强”“NO.1”各种pos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就听说,李嘉诚给孙子从小就请财务方面的家教,锻炼公司管理和财务规划意识。

有钱人都这样,普通人更是为了一个改命的机会,读书考证,怎么用功怎么来。

香港人在对待学习上的态度,是值得钦佩的。

小孩要是在香港上学,身边精英太多,受环境影响,怎么都不会太差的。

而且香港的大学教育,学术氛围更浓。

许多高校都会邀请一些知名人士来学校举办讲座,内地的院校大多是明星和当地商业“巨头”居多。

但香港的高校邀请的多是国际知名人士,文化学术氛围更浓,允许各方面的精英展示他们的观点,这就是很好的交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香港大学的社团都是独立运营的“法人”。

严格的公司制度章程,完善的财务报表预算分析,这些学生在其中,基本就是在照着成为企业家的路子去锻炼的

随便给他们找一个商品,他们都能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包装、宣传推广、渠道分职、拉投资、找代工厂,各种资源整合......

还没有出社会,就被训练出了商业头脑。

看一个城市,不能只看它的高楼大厦,也不能只盯着某个角落的脏乱差。

香港的生活好不好?

居住在这里的750万人,比我们更有话语权。

我是Andy,工号【港居优才身份】主理人,已通过香港优才计划拿到HK永居,关注香港教育|择校|留学,让更多人了解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