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一位研究行为学的专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

他找了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数千名孩子,进行了知识、能力、习惯三个方面的测试。

测试结果令他惊讶,随着年级的提升,孩子的知识得分和能力得分都有着显著提升,但习惯得分却没有太大改变。

由此他得出结论: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在小学,而四到六年级是强化习惯的最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若是孩子养成了好习惯,则会受益无穷,对未来的学习生活都有长远帮助。

若是还有很多坏习惯,此时也是改正的最佳时期,一旦错过,坏习惯可能就定型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之前带过的学生里就有很明显的2个例子。

小轩和小城是同桌,但两个人无论是成绩还是学习习惯,都有着很大差距。

小轩上课时认真听讲,笔记记得很详细,遇到难题时也会积极发问,作业完成的又快又整齐,成绩一直是年级前三。

而小城呢,上课消停不了一点儿,不是在打瞌睡就是左顾右盼,作业写得特别慢,字还跟狗爬一样,根本看不清,成绩也是年纪吊车尾。

为了搞清楚他俩差异如此大的原因,我专门找时间去做了家访。

到小轩家时,他正在房间做作业,只是出来打了个招呼就又回房间了。

即使我和他妈妈在外面谈话,也没有影响到他。

小轩妈妈说,从小他们就在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培养他好的学习习惯,纠正他的坐姿、字迹,教会他管理时间、分配任务等。

因此小轩的自律性一直比较强,他们也很相信孩子,在他学习时从不会随意进房间。

但小城家就不一样了,还没进门就听见小城妈妈吼着让他去写作业的声音。

在和小城妈妈沟通的过程中,平均5分钟她就要去看一下小城的情况,看是不是在偷懒。

小城妈妈说:

“小城小学开始时成绩其实挺好的,我管的也比较严,但是身边人都说要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要让他玩,所以后来我就不太管了。

结果他现在根本不能静下心来,只想着玩,我真的很后悔。”

克雷洛夫说:

“天赋如果无益于人事,必将一天天衰弱,天赋若被懒惰所左右,那么再旺盛的事业心,都没有任何指望。”

即使再聪明的孩子,若是不懂得控制自己,长期懒散,也只会积懒成笨,滑向堕落的深渊。

要知道,好习惯的养成是很难的,需要付出无数的努力和坚持。

坏习惯的养成却很简单,只需要一个自由的孩子和一对放纵的父母。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若没有良好的习惯,是难以面对外界的吸引和诱惑的。

目光长远的父母,早就教孩子做到了这3点,养出优秀自律的孩子。

1.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

经常练字,提升卷面整洁度;认真作业,保质保量完成;勤于思考,遇到问题主动求知;定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热爱阅读,拓宽认知的范围。

喜欢阅读的孩子,词汇更加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小学阶段的课外时间相对较多一点,父母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与他一起读书,帮他养成阅读习惯。

3.坚持运动,塑造强健的体魄。

健康的身体是完成一切学习生活的前提和基础。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多出门走走,散步、打球、登山等,缓解孩子的焦虑和压力,让他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