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海警在厦金海域实行常态化执法巡查,已将近三个月,随着局势发展,大陆的巡查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日前,解放军官方媒体发布消息称,福建海警部门在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执法巡查。这一次的巡查任务被明确为两项:一是密切关注金门海域的海上状况,负责相关海域的警情处理和救助,二则保护金门附近海底输水管道等设施不受破坏。

这则通告看似简洁,背后却颇有深意。首先,自“2·14金门撞船案”之后,大陆海警频繁进入厦金海域进行执法巡查或演练,但大多都是通过大陆海警系统官网发布消息。这一次巡查却不一样,大陆官方是通过解放军系统媒体宣布,尚属首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大陆是在用这种方式强化对厦金海域的管辖,也是对台当局明确的警示,毕竟最近他们太不安分。不久前,台军在台岛中部举行射击演习,并以解放军为“假想敌”举办“汉光演习”电脑兵推。

台当局还出台了禁令,禁止岛内民众在与大陆有关的机构任职,如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和孔子学院等。台当局如此明目张胆地挑衅,也使得大陆对于加强管控和警示的必要性愈发显著。

其次,这次行动多了一项任务:保护输水管道等海底设施不受破坏。岛内媒体称,这是中国大陆首度将保护输水管线纳入执法巡查的范围中。

由于金门地理位置特殊,岛上水资源贫乏,从台岛引水距离遥远难以实现。为解决当地用水紧缺问题,大陆特意在福建泉州和金门之间,建设了一条跨海输水管道。该工程于2018年正式通水,至今已累计向金门供水近3000万吨,占金门整体生活及工业需水量的73%。一条通道,一片海湾,见证着两岸水乳交融的同胞情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大陆海警将输水管道也纳入常态巡查范围,一来表明海警对金门的执法权将涵盖了大陆主导建设的金门基础生活设施,行政执法趋于统一化;二来是表明金门地区情势仍复杂,岛内“台独”势力及外部的干涉势力对金门融入厦金生活圈心有不甘,恐出手破坏,不得不防。

这话并非空穴来风。今年3月18日凌晨4时15分,大陆方面在厦门围头港附近救起两名金门钓客。经核实发现,其中一人为金门现役军人,来自“蛙人”部队,在被发现真实身份前还编造虚假职业。而且事发地点正好处于输水管道附近。这一切很难不让人怀疑。

金门是两岸交流的门户,岛内早就有人提议将金门建成对陆交流一线。最近台退将栗正杰在政论节目中表示,施明德以前提过“金马撤军论”,柯文哲也讲要建金厦大桥,“我个人也非常赞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栗正杰说,很多人会很奇怪,他是军人退役,以前又是小金门指挥官,为何赞成建金厦大桥?在他看来,金门已无军事战略价值,保持军事化状态对于当地发展有诸多限制,干脆把部队撤回。更何况,金门与厦门之间的互动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边界,建立更加直接、稳定的联系方式对于两岸人民而言,是实实在在的需求。

栗正杰进一步解释,如今的金门和厦门已经几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活圈,民众搭乘“小三通”前往厦门购买日用品回金门,当地就医的条件也比在金门还要方便,金门没有办法处理的一些急症,就到厦门去救治,如果直接造一座厦金大桥,金门老百姓反而会感谢。

从这一番表态上发现,栗正杰对于金门与厦门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有着深刻认知。建设厦金大桥是金门乡亲的共同呼声和迫切心愿,台媒此前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8%的民众支持建造厦金大桥,特别是金门县的民众,支持率超过9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前两岸关系不断紧张的背景下,大陆方面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向台当局传达和平统一的愿望,其态度可谓是持续而温和。然而,面对大陆的一系列友善信号,台当局却似乎始终未能给予积极正面的反馈,甚至还屡次触动大陆的红线。

两岸关系的良好发展不仅关乎两岸同胞的福祉,也对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加强人文往来与沟通,符合两岸的共同利益,是顺应民心的大势所趋。希望台当局能尽快认识到这一点,放弃“台独”幻想,采取积极姿态来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为推动两岸统一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