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Vista看天下”22日报道,网传山西晋中一初中学校家委会在班级群里“众筹”装空调,要求每位65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即晋中教育局进行回应,但却未能平息网友们的怒气……

一、众筹装空调

夏日来临,空调对很多人来说是“必需品”,尤其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对空调的需求更迫切。

譬如学校的教室或宿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两年,大学生要求宿舍装空调的情况并不少见,但考虑到用电安全以及资金限制,很多时候也只能想想罢了。

后来,由于学生的呼声太过高涨,不少学校只能选择改装电路,至于资金方面,则要求学生“众筹”。

但这样的安排下,又有人开始抱怨要价太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似的矛盾也存在于中小学。

22日,“Vista看天下”报道称,山西晋中一初中,家委会在班级群发消息称:“教室装空调,每位65元,家长同意请接龙。”

一般来讲,这类表达表面上看是征询意见,家长有拒绝的权利;但如果真的拒绝,事情却又将走到一个尴尬的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自己的“特立独行”,可能会让孩子在班级里被孤立、被嘲笑;

二是到时候空调到了,自己没有掏钱,孩子用还是不用?毕竟空调算是公共用品,不用的话,总不能让孩子离开教室吧?

因而回归到现实中,除非集体反对,否则基本每个人都“必须”要掏这个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被上传到网络后,很快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支持派表示:“要是我孩子的班级我愿意交,才几十块钱,孩子上课舒服一点不好吗?”

但反对派的声音更汹涌,他们抛出的每一个问题都难以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不可能总在一个班,下个年级换班咋办?拆了再安吗?”

“毕业了,能拆走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应该是由学校提供吗?”

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学校或当地政府的财政问题的确是一个“硬”问题,资金匮乏很多时候并不是谎言,这的确可能导致学校无法负担空调的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这起事件中,学校工作人员就回应称,学校负担不起空调的费用,不仅教室没有空调(但有电扇),老师办公室也没有空调。

晋中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还表示,众筹装空调并不是学校的行为,是家委会反馈的,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并不是强制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学校和教育局的回应并没有平息网友们的“怒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委会不就是替学校和老师发声的吗?”

“是没强制,但是谁又敢不交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教育局工作人员指出,正常来讲,学校是不能安空调的,因为学校线路承受不住那么多教室使用空调的负荷。

二、学校的收费乱象

在上述案例中,孰对孰错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无论对错,它之所以备受关注,说到底还是公众对近年来种种学校收费乱象的愤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长沙某初中的家委会就曾在班级群里号召每位家长交200元班费,名义是“自愿在教室安装空调”。

并且要购买的空调还是学校指定的,等到学生毕业后,“空调由家委会捐赠给学校统一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有家长不满,称:“什么叫‘自愿’,不仅要自愿购买,还要自愿捐赠?根本就是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逼迫家长掏钱。”

此事被反映到教育局后,教育局立即叫停了安装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广西玉林某中学,有家长打着“感谢老师”的名义,在班级群中组织学生家长捐款,最终该家长竟然收到了累计高达70.61万元的钱款。

之后教育局介入,捐款被全部退还给学生家长,该问题被广西全区教育系统通报,光明日报更是评价称:“背后是学校管理的变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江苏南京某中学一班级的家委会在班级群中发消息说,经过家委会商议并征求老师同意,向每位家长收取1000元班费,用于购买公共物品支出。

家长对此表示:“老师并未提前与家长沟通,谁给老师这个权利,这和诈骗有什么区别?”

“班费说是几十块钱还能理解,为什么一下子要交1000块?”

事情被曝光后,学校介入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在什么地方,“一言堂”都是不被待见的,学校可以收费,但要充分尊重家长的知情权和“否决权”。

家委会应该真正成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而非学校及老师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