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外长会正在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举行,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王毅外长与印度代表团团长拉维在场边举行会见。从现场视频来看,双方热络交谈,神态放松,相谈甚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前不久,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执政联盟在印度下议院大选中获得过半席次,确定连任总理宝座。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在社媒致贺,莫迪予以热情回应,称期待台湾与印度在经济及科技领域建立更紧密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之后,我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称,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方已就此提出交涉,要求印度勿违反一个中国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台外事部门发言人刘永健声称,“台印”就民主选举结果相互致意不仅是国际惯例,也充分展现双方友好情谊及对“民主普世价值”之坚定信念。

刘永健还表示,台湾乐与印度展开全方位的互惠互利合作,深化双方友好情谊,并在既有的良好基础上,持续促进双方互动交流,以及强化在经贸、投资、半导体科技、医卫、教育及文化等各领域的实质合作,共同促进印太区域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在莫迪就任当天,台当局又蹭了一波热度,遣所谓的“驻印度代表”葛葆萱转达赖清德贺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我外交部提出的交涉,印度方面表现得比较低调,暂无明确回应,不过莫迪本人在开启第三个任期之际,却表现得雄心万丈,力主退出一系列利于工业与经济发展的措施,将印度打造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全力与中国大陆制造业竞争,为跨国公司提供“替代性选项”。

据路透社报道,莫迪将为国内制造业提供补贴,类似于最近针对半导体公司和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补贴计划。此外,莫迪还计划降低本土制造业使用外来原料的进口税,以降低印度制造业成本。

分析称,莫迪的连任竞选很大一部分建立在持续经济发展的承诺之上,而在制造业实现对中国的追赶,不仅能够推动印度经济发展,同时也能满足其民族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莫迪扬言将印度打造为“全球制造业”中心,难免就有夸海口之嫌。从世界银行所发布的数据来看,虽然印度依旧是增速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但其制造业占全球比重不足3%,而中国却高达24%。两者判若云泥,想要在一个任期内实现对中国制造业的追赶,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有知情人士透露,印度计划到2030年将印度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5%,到2047年提高到 10%。

这一愿景虽然美好,但实现起来却颇具难度。对比制造业蓬勃兴盛的中国,印度有几大不容忽视的缺陷,包括限制性劳动法、繁琐低效的关税制度、劳动者与雇主关系复杂等。

此外,印度斥巨资改善国内基础建设,但尚未收获明显的成效,政府已债台高筑。如果私营部门的蓬勃发展,不能转化为税收,那么印度的基础建设或将无以为继。

从实际情况来看,印度依旧是一个以消费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体。印度想要促进制造业外商赴印投资,就必须着手解决上述问题,否则恐怕难以追赶中国,更遑论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了。

所以,印度应该放弃那种与中国“对抗”的心思,只要两国能够并肩携手,和谐共处,相信一定能够维护地区和平,共促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