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计划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运输管道,原本是定于2024年开工,虽然没说具体什么时候,但转眼间2024都已经过了一半了,管道还是没有开始动工。

其实关于这项工程,今年以来中俄两国已经进行了对话协商,只不过这种大工程,不可能一下敲定,对此也不能着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一些西方国家,就开始借此机会说中俄在项目洽谈上出了问题,而近期俄方那边又透露了一个信息,说中国有十年的时间,这个说法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问题

既然这个管道是2号,那肯定是有一个一号的了,我国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力量1号”已经开通了好几年的时间了,是一条途经蒙古国的运输管道。

这条管道的满载运输量是每年380亿立方米天然气,但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其实一直都没有达到满载的运输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因为俄罗斯天然气的大客户一直是欧洲的那些国家,他们本地没有太多的自然资源,对天然气又有着很大的需求,因此只能找俄罗斯进口。

再一个原因就是,我国虽然也是天然气需求大国,但我们不仅只有俄罗斯这一条天然气运输管道,还有很多其他的途径,即便这条管道没有满载也可以满足使用需求,这导致管道运输一直拉不满。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第一条管道是从蒙古国经过的,至于第二条管道,俄罗斯依旧打算从蒙古国经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蒙古来说,这就是躺着收过路费的美事,只不过蒙古在国际关系上一直摇摆不定,而我们又不喜欢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对于路线问题,还有待商榷

因此对于二号管道,对我们来说其实算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多一些天然气也没问题,但是没有这些也能满足使用,对俄罗斯来说就不一样了。

十年时间

前面提到俄罗斯天然气管道的大客户一直都是欧洲的那些国家,然而他们给欧洲国家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却“意外”爆炸了,这就导致这些天然气输送不过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溪2号”爆炸之后,“西伯利亚力量”的运载量也比之前提高了不少,但是仍然消耗不了俄罗斯大量的天然气,他们的天然气不得不出现囤积

从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就遭到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再加上出口经济的重点之一——天然气囤积,俄罗斯的经济遭到了冲击。

他们迫切的需要寻找一个能吞的下他们大量天然气的国家,而中俄之间的关系稳中向好发展,贸易来往也比之前更加密切,因此“西伯利亚力量2号”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西方国家炒作中俄在管道问题上出现了阻碍,表示我国想用很低的价格拿到俄罗斯的天然气。

这种“抹黑”的言论实在有些太过幼稚,在商言商,这种大项目自然是要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出发,本身我们的天然气需求就能得到满足,再加一条管道的话,那肯定是越便宜越好了。

对于这点俄方同样是这样的看法,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谈判,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西方国家想挑拨关系是不存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现在关于管道的问题还在进行讨论,双方都需要一个自己能够满意的结果,而俄方也在这个时候“被”泄露出了一份报告。

从“被”泄露出来的报告里能够看出来,在天然气方面俄罗斯现在确实是遇到了困境,而想摆脱这样的困境需要至少十年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在俄罗斯还没有摆脱困境的十年里,在这场交谈里中方都掌握着主动权,俄罗斯很可能会选择主动让步,毕竟事实已经证明,在被经济制裁之后,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越来越密切,这极大缓解了他们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