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很喜欢折腾、对新奇科技产品非常有兴趣的玩家,可能就不会对各大众筹平台感到陌生。

在这些平台上,常常能够见到许多设计科幻、理念大胆的产品,它们之中有一些确实极富创意,只是因为缺乏启动资金所以才选择以众筹的方式进行生产和宣传。但也有一些产品之所以要在众筹平台上发售,则是因为它们太过不靠谱,以至于不太可能“骗到”常规的投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最近我们三易生活注意到的一款产品,它是否“靠谱”暂时还不好下结论。更让我们在意的,反而是从它目前已经公布的配置信息中,所透露出的相机行业的一些现状。这款产品的名称,叫做SwitchLens。简单来说,它其实是一台必须搭配智能手机使用,高度模块化的微单相机

可能有的朋友看到这个概念,立刻就会想起当年索尼的QX1。的确,SwitchLens与索尼QX1一样具备可换镜头的设计,但和QX1相比它又多了很多更有趣的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SwitchLens的机身设计就集成了一个手机壳,它将电池放在了这个手机壳的“手柄”部分,而不是像当年的QX1、QX10那样,放在了镜头后面。因此它的机身确实会更薄,但这也意味着它从使用模式上来说,会更依赖用手机充当取景器和快门,而不太适合脱离手机单独使用(因为此时它的造型会非常奇怪,犹如一台去掉了屏幕的适马DP1Q)。

又比如,SwitchLens采用的是M43卡口。这其实也是一个很有趣的细节,因为这就意味着它的镜头比当年的索尼QX1(APS-C规格E卡口)要普遍更轻更小巧,而且还有更多造型精致的高画质定焦头可用。考虑到它的产品定位,这样的设计无疑是很合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SwitchLens真正最为“大胆”的地方,在于它不仅采用了可换镜头的设计,甚至就连CMOS传感器本身也提供了多种型号可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购买时选择不同传感器的版本,这就有点让人联想到当年的理光GXR(甚至它们在造型上都有相似之处)。不过SwitchLens目前似乎还不能像GXR那样,由用户自行更换传感器,这也是比较遗憾的地方。

然而当我们更仔细地了解SwitchLens提供的这些可选CMOS配置时发现,它疑似还有更多值得挖掘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目前的众筹页面中,SwitchLens提供了两种不同的CMOS方案。其中“标配版”的是索尼IMX283,这是一款非常“古老”的2000万像素1英寸背照式CMOS传感器,曾被用在索尼“黑卡”RX100M2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它足够大的单像素面积,就意味着这颗古旧的CMOS在画质上并不见得比如今那些1英寸的手机传感器差多少。除了动态影像性能确实可能略差,以及名义上的“老旧”使得它看起来不那么先进之外,在实际画质上,它或许还是有与当今旗舰手机一战之力的(特别是在搭配高品质M43镜头使用时)。

如果就是“看不上”IMX283,那么SwitchLens的生产厂商也在众筹页面提供了加钱升级CMOS的选项。而且他们给出的升级方案,赫然便是IMX47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MX472是什么,它是索尼目前最新、最先进的M43旗舰CMOS方案。这是一款支持4K 120FPS拍摄、标准感光度高达ISO25600,极限ISO更是可达ISO100000以上的顶级传感器。此外,它还带有交叉式四像素相位对焦结构,拥有1053个物理对焦点,并且支持对焦区域的大小切换和全画面追焦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为关键的是,IMX472两年前才刚刚在奥之心(原奥林巴斯)旗舰无反相机OM-1上独占首发,并且2024年才上市不久的OM1 MK2使用的依然是这款CMOS。且不说一款“手机附加型相机”配备这么一个超模的CMOS,是不是有点“过于奢侈”,首先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SwitchLens到底是怎么搞到这玩意的?

因为大家都知道,IMX472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几乎是奥之心向索尼专门定制的旗舰传感器。而且纵观当前的传统相机行业,暂时也确实没有第二家在使用这款CMO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这便令我们想到了两种可能性。一种就是SwitchLens根本是在吹牛,他们没有真正弄到多少IMX472,或者至少不是通过正规渠道买到了它。之所以会提供这个看似极其豪华的“选配”,只不过是众筹领域常见的拉大旗行为。这样一来,SwitchLens便可以用极少数的IMX472型号来作为宣传依据,去销售他们真正配备了IMX283的“低配版”。

而另一种可能性,则更加残酷一些。那就是奥之心或许确实在过去两年间市场表现不佳,他们坚持的M43高端相机路线并不能走通,以至于定制的旗舰CMOS出现了积压,不仅导致两年后的新旗舰不得不继续使用相同的传感器方案,甚至使得索尼方面可以将其销售给第三方,从而进一步缓解库存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实说,作为曾经的奥林巴斯Pen-F用户,我们对于M43高端相机如今的市场境遇并不乐见。但即便如此也必须承认,在高端智能手机影像技术的冲击下,只比1英寸大了一点点的M43相机系统注定成为了目前最尴尬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松下S9再简配也是全画幅,而OM-1再专业,M43的小底也成为了致命的制约因素

哪怕它们实际有着远超手机1英寸CMOS的技术内涵、哪怕它们也有庞大的镜头群,但当整个相机行业都明显开始追求“底大一级压死人”,当卡片机都纷纷用上APS-C规格、超便携无反都一个个地“全画幅”化的时候,M43系统的“慢性死亡”和技术下放,似乎就成为了一个无法逆转的趋势。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