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在中国经济增长有可能下降到一个更低的水平的关键时刻,经济学家们正在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式。王小鲁还认为,要走出经济困境,必须重启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取代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国过去四十年经济的快速增长不是因为刺激,而是因为市场化和改革。鼓励投资者投资和消费者消费的信心,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实际做了什么。

一、在中国经济增长有可能下降到一个更低的水平的关键时刻,经济学家们正在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来,制造业PMI重回收缩区,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均不及预期,消费品零售增长缓慢,商品房销售持续下跌,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和资产价格陷入长达一年多的回落通道,降息降准的货币宽松时期,流通中的货币出现紧缩等宏观经济全面低迷的信号。

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因为经济增长有可能下降到一个更低的水平,这可能会危及到我们2020年确定的到2035年GDP翻一番的计划。这一目标将要求未来11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4.8%或更高。而2023年GDP现价规模仅比2022年增长4.2%,2024年一季度增长更低至3.96%

经济学家们正在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式,林毅夫、余永定等人呼吁政府采取更大规模的刺激措施来保持经济增长,而张维迎、王小鲁等学者一直坚持建议继续进行痛苦的结构性经济改革。

二、要走出经济困境,必须重启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取代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盛顿邮报》报道了国家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发出的改革呼吁。

王小鲁认为, 要走出经济困境,必须重新致力于亲商改革,并坚持落实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决定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王小鲁表示,现在市场对政府采取实质性行动以解决困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问题的期望,已经达到了狂热的程度,包括房地产市场低迷、私营企业的不安以及来自西方的日益繁重的贸易限制。

过去四十年的经济改革,方向是从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过渡到市场导向的改革......核心是市场化。有人认为最近几年,改革停滞了。还有人认为,改革在往回走。王小鲁认为,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继续未完成未能完成的改革任务。

由于1980年代初对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的深入而独到的研究,王小鲁在具有市场意识的改革派中声名鹊起。王小鲁对中国经济研究的一大贡献是,他在过去25年中研究编制了衡量中国市场化水平和商业环境状况的指数。

这一指数有三个参数。其中包括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基于调查获得的衡量政府干预企业活动指数以及对政府规模的估计。

王小鲁的研究团队发现,中国的市场化指数在2019年出现下降,政府与市场关系分项指数迅速下跌,并加速了下降趋势,这一趋势持续到随后几年,直至现在。

而衡量政府干预企业活动指数于2008年开始下跌,当时政府在全球金融危机后采取了更坚定的措施来稳定经济。大规模的刺激计划让地方政府的融资工具负责为大部分政府项目提供资金,从而刺激了经济活动的狂热。

王小鲁认为,“过去地方政府之间有过一轮又一轮的投资竞争和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这种政府主导的投资不会产生回报,只会产生损失”。

三、王小鲁还认为,中国过去四十年经济的快速增长不是因为刺激,而是因为市场化和改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小鲁认为,过去四十年来,中国GDP的快速增长,并非国有企业的壮大,更非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或者官员制定的产业政策。主要归功于对市场的拥抱和对民营经济的支持。虽然政府将其所控制的资源要素包括资本要素,主要分配给了国家企业,并在市场竞争者给予国企更多的照顾,但私营部门却贡献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税收的65%以上,创造了80%以上的城市就业机会。

王小鲁也明确反对长期货币刺激,他呼吁进行经济改革以释放增长潜力。他说:“中国过去四十年经济的快速增长不是因为刺激,而是因为市场化和改革“。他认为,(持续的)刺激措施将扭曲经济结构,激活经济矛盾,使经济越来越无效,导致增长进一步放缓。与货币刺激的初衷背道而驰。

王小鲁认为,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中明确列出的336项市场化改革任务,远比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有效。他认为,“根据这个原则,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

王小鲁还告诫说,在开发先进技术时不要过度依赖政府指导。而这是中国历来惯于使用的方法,上世纪60年代国家直接管理以发展原子弹和卫星的工作。即使进入21世纪,政府也先后制定了庞大的光伏产业计划、电动汽车产业计划和半导体产业计划。

王小鲁认为,“这将意味着倒退到政府负责一切计划的经济时代”。

他认为,政府可以在推动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 “主要动力应该来自市场,而不是政府”。

四、鼓励投资者投资和消费者消费的信心,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实际做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小鲁还体现说,尽管官方在努力恢复对企业的吸引力时,对行政审批进行了全面改革,但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检查、口头指示、罚款和其他行动——却大幅增加。

去年,各部门发起了一场魅力攻势,以图在投资者信心疲软时,鼓励民营企业家和外国公司继续投资。

王小鲁认为,“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但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实际做了什么”。

关注我文章的读者应该看到了,王小鲁的这些经济学观点和建议,与三郎最近这几年所发表的经济分析文章,原则上观点比较统一。所以,三郎支持王小鲁的以上观点,也希望决策者能够看懂这些观点,早日结束毫无意义的扩张政策,将经济政策的重点放到市场化的方向上。政府唯一需要投资的、干预的,是尽快改革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用市场化和居民消费来取代投资和出口,推动经济复苏和持续发展。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