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的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的结果,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教授在2007博鳌论坛“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主题午餐会上指出,中国企业的储蓄增加,尤其是国企不对大股东中国政府分红,导致了中国贸易顺差进一步增大。

樊纲首先指出,在经济学上,贸易顺差是一个国家的剩余储蓄,储蓄增加,而投资不够的时候,国家剩余储蓄就表现为贸易顺差和经济顺差。

樊纲表示,对于中国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国际上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就是中国的消费太低。消费这两年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下降,这两年降到百分之四十多,而储蓄占GDP的比重上升到50%。

不过樊纲解释说,中国居民的收入虽然还很低,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不低,他们的储蓄也没有增加,居民储蓄倾向占收入比率大概在25%-28%之间,并没有提高。“所以并不是因为消费者储蓄增加,中国才发生储蓄提高的情况。 ”

樊纲进一步解释说,虽然政府的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但政府储蓄并没有提高,因为政府现在花在社会上的钱更多了,而不是进行更多的投资。政府社保支出这些都不算投资。

真正储蓄提高的原因是什么呢?樊纲认为,是因为中国的企业净收入,特别是企业未分配利润增加,在GDP的比重中增加。

樊纲表示,企业的净收入占GDP的比重进一步增大,从过去的20%提高到40%多,居民储蓄和企业储蓄在中国总储蓄的比重已经基本持平,分别为40%多,政府占10%左右。

樊纲表示,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我国针对国有企业的制度,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亏损企业制定的制度,国有资产的利润都留给企业,国家作为大股东,并不进行分红。当时是因为国有企业亏损,没有能力盈利,所以就把钱都留给企业。但是现在企业盈利了还继续拿着这些盈利没有对大股东进行分红。

其次,中国企业在资源的收益问题上不向国家纳税,甚至资源行业都不缴特许权金,因为我们中国的需求造成的全世界资源上涨了,导致了国内的资源价格上涨产生的收益全部归企业所有。同样,由于国家干预能源的价格,所以中国的能源价格相对较低,出口企业在国际上相对来说利润也得到了提高。林毅夫表示,两税合一也使得我国的企业所得税从33%下降到25%。因此,企业的政策收益都以利润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都留在企业。因此,企业的存款大幅度增长,企业未分配的利润、所产生的储蓄大幅度增长,就进行过重投资,包括到股市上投资。

樊纲表示,中国巨额的贸易顺差,以及继续增长的贸易顺差,已经不仅仅是政策问题,而是需要从制度上解决。

樊纲指出,现在中国企业的盈利状况好,又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需求这么大,也导致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看好和贸易顺差的产生。

樊纲指出,要解决中国的贸易顺差问题,不仅仅是改变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仅仅调汇率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美国也需要从另一方面解决问题,解决自己的巨额赤字。(张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