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于今天晚间再次进行了"不对称加息"的政策操作,对此,我们认为:此次加息基本是在预期之内的,对A股市场的影响也偏中性。

事实上,央行此次加息主要是针对过快的物价增速所导致的实际负利率。我们的研究也表明:引领此轮物价上涨的关键因素--猪肉价格--由于受蓝耳病、母猪数量减少、猪肉消费增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几个月内仍将保持高位;公众对物价持续上涨的预期也正在得到强化,这一预期可能最终将传导到还没有大幅上涨的服务业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过热"或"偏热"的宏观经济,我们认为央行在年内仍然有可能继续加息。

央行此次加息进而继续小幅加息都不会对证券市场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这主要是基于如下原因:第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已经进入货币政策主导周期,公众对加息等货币政策已有较充分的预期;第二,加息不改变宏观经济以及上市公司良好的业绩基本面,中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仍然处在利润高速增长的通道上;第三,加息不改变证券市场的资金面--在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向好的背景下,人民币加息不仅会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进入国内各资产领域,同时也不会加速国内股票资金向储蓄资金的转移。

具体到行业来讲,我们认为此次加息对银行、有色等行业相对偏正面,对地产、保险等行业较中性。

之所以说对银行业偏正面,主要是因为:1)由于没有上调活期存款利率,是次加息提高了银行息差;2)基于中国资本市场持续繁荣的体验和继续加息的预期,居民将活期存款转化为5年以上期限定期存款进而大幅度提高银行负债成本的几率相对不大;3)债券市场已经对加息有了一定程度的预期,债券市场受此次加息的影响相对不大,再加上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中可供出售的证券占比相对不高,所以对大部分银行来讲,此次加息不会对其利差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

之所以说对有色行业的影响相对正面,主要是因为:1)中国在全球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继续实行紧缩货币政策,这本身就向全球传达了甚至是强化了中国经济将继续繁荣,而中国需求的强劲与否是有色金属国际价格能否坚挺的核心因素之一;2)中国的加息举措将继续推升人民币的升值,而人民币的升值将自然而然的被联想到中国对国外商品特别是资源类商品的需求。

之所以说对地产行业的影响偏中性,主要是因为:1)加息增加了购房者的成本,这对潜在购房者的购房需求有一定程度的打击;2)目前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估值相对不低,公众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预期也很强烈,加息在房地产业投资中也就无法扮演"利空出尽"的角色;3)尽管如此,地产公司持续高增长的客观现实仍然无法改变。

之所以说对保险业的影响偏中性,主要是因为:1)加息虽然降低了保险公司的债券投资收益率,但由于保险公司可供出售的债券投资占比较小,且加息还会大幅提高保险公司的大额协议存款收益率,所以加息不会对保险公司的现有投资产生多大的负面冲击;2)加息再次降低了保险产品相对于银行存款的吸引力,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料将会继续出现负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