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国公司史创作高级研修班

时间:2007年11月8日9时

地点:北大资源大厦1422室

主持人:我首先介绍一下我们班请到的演讲嘉宾,北大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北大商业评论》执行主编何志毅老师,中信出版社王斌社长,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中国企业家》杂志总编牛文文,资深财经媒体人士何力。

下面对学员简单介绍一下:

三一重工的副总裁何真临先生,均瑶集团的品牌文化公关总监王忠先生,东风日产的总经办主任陈昊先生,万向集团董事局秘书王亮先生,广州本田陈艳梅小姐,百度的企业市场部高级公关经理朱平豆先生,另外两位是万向的首席新闻官莫小平,正泰的总经理助理陈建克,另外还特别邀请了一些特邀嘉宾,我们中信出版社的总编辑潘岳先生,第四编辑室主任蒋蕾,奇迹华语总监邓侠先生,还有蓝狮子财经创意中心出版人岳文龙先生,北大案例研究中心一部部长柯银斌先生。

我们这个班是典型VIP班,人数很少,前期本来我们也不想办人太多的班,就想邀请十来家企业。一开始定的是北大百年讲堂,后来一些企业临时有些变化,就改在这里了。下面先请何志毅老师做个开场白。

何志毅:非常高兴大家过来与我们一起研究中国公司史创作这个课题,我简单把案例中心介绍一下,1997年从教委的一个科研项目建起来的,当时准备建一个研究中心,为教育服务,在这课题基础之上,慢慢中心的使命和任务开始延伸,我们第一层的使命是为工商管理教学服务,因为工商管理教学离不开案例教学,做着我们就发现,实际中国企业对案例的研究和案例教学的需求比商学院更大。因为中国企业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要超越西方企业走过一百年的道路,碰到的问题很多,有些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碰到问题,有些是跟中国的典型环境原因,有很多问题,本来是拿它学习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很多要从案例学习。我们提出第二个任务变成为企业服务,我们要写一些案例,能够让企业从这里得到学习。成功的也好,失败的也好,我想很多企业家直接可以从这里学到很多有借鉴意义的案例。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想,如果我们把这个工作做好,案例就是收集中国企业成功或者失败的事件,如果把这事情做好,实际就在我们这里记载了中国企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因为整个中国的企业历史非常短,清朝的时候有一点点,民国起来了一些,后来就断了,实际就是国有企业,那不算企业,因为没有市场环境,真正企业是改革开放1978年以后出来的,那时候还吵吵闹闹,现在基本把公司元年定在1984年,以联想和海尔的创建为标志。84年前后,大批著名公司在那时诞生,中国公司历史实际不到25年的时间,如果在这时间内,把中国的企业历史轨迹梳理清楚,对未来也是非常大的贡献,而且历史也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

如果写美国公司史要写100年,而中国就二三十年,而且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看着走过来的,我前面一半在企业里做,后面在大学里,感触非常深,历历在目。再进而,如果把历史梳理清楚了,把中国企业轨迹记录下来,在这基础上就有可能产生中国自己的管理创新,我们叫中国管理思想体系,下午两三点我会重点讲。这样我们就把我们的使命提高了。当然有人讨论,什么叫使命?就是把本来不该你做的事情拿来做了叫使命,我们也是这样。很大原因是我们站在北大平台上敢来想敢来做这事情。晓波比我们更伟大,我们是站在北大的平台上,而晓波是站在自己的平台上,他是在哈佛想到的。

我们就这样走过来,也不是一开始想做这么大的事情,当时想站在这个历史时期,应该把中国企业的历史记录下来。我想到美国人在朝鲜打仗的一个案例,美军在朝鲜打仗的时候,就有一个美军驻朝编史小分队,就是一帮军事历史学家,前面一边打仗,他们就写历史,因为打仗的人不会做记录,而有历史小分队在这里写历史。

五十年后,历史小分队队长后来成为著名军事历史学家,写了《韩战,我们第一次战败》,给我很深的感触。我们也是编史小分队,前面企业在打仗,他们也没有时间写历史,而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使命感,记录下来中国企业辉煌的历史。

所以我们目的有三个,我们用案例这种方法来促进中国工商管理教育水平的提高,第二个使命,记录中国企业成长的历史,第三个使命,在这两个基础上总结提炼中国企业管理的思想体系。

具体前两个目标物化,第一我们要建立庞大、系统性的,具有历史价值的案例库。今天在北大最有意义的物理载体是北大图书馆,我们想要做的事情是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个图书馆。我们做的这些东西,如果今天还没有人把它收集齐,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做了,我们应把中国企业所有资料都收集齐。我们就跟图书馆一样,你今天看不到它的价值,但是如果生存了一百年那么价值巨大,就像北大图书馆,一本书没有价值,一百万本书就有价值。

在我们心目中间,中国企业发展博物馆比现代文学的价值至少不低,我们没有走政府的道路,我们准备走民间的道路,首先是资料的积累,公开出版物包括内刊积累起来,我们有条件,在这个基础上搞一个中国企业发展博物馆,就是把中国企业发展的历史、实物、照片聚集起来,加上把大背景放在这里做个铺垫,实际就是中国企业走过二三十年的道路。尤其明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今年年底数据出来,我想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很好的献礼。这几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比较好,现在大家很自豪的说,十大上市公司中国有四个,与美国并驾齐驱,这不敢拿出来吹。但是GDP总量摆在那,明年2008年是非常好的时机。前面我们三家人一聊,志同道合,联手做这事情。

我们想找中国100家标杆企业,用这种方式先来记载一下这100家标杆企业,收集好他们的历史,怎么成长起来的。什么是标杆可以再讨论。如果找到100家可以完整反映中国企

业的分布状况、行业状态、规模状态、性质状态以及这100家企业都有一些可供人学习的地方,我想意义非常巨大。具体表现的形态是想用三个东西,一个是书,今天很高兴第二本书出来了,这是在晓波他们大量前期工作基础上出的,晓波有信心明年年底前出第三本。除了书外,我们还想搞一个经典的教学案例,因为这可以在课堂上存在很长时间,我们想搞成100个经典案例,我们会在商学院里广泛传播,送给商学院和全世界著名的商学院。

前面两件事情可以做到,现在比较难的事情是我们想搞100集电视系列,从明年开始开播,找电视台录。与电视台谈了很多次,还没有落地,但是一定要做。这样可以出三种形态的产品,书、案例、电视节目。

这次请大家来有两个目的,现在很多企业也有这样的人或者有这样的目标,要把自己成长的轨迹,把自己的历史梳理清楚,不仅如此,还有一些企业家或者企业家身边有学术素养的人,我们看到很多企业的总裁、总裁办主任,都是受过博士研究训练的人,他们要总结自己的管理理论,我们找到很多这样的人,要把这事情做起来就离不开理论研究界、新闻财经界,也离不开企业,今天是研讨会的性质,请大家来是共同研讨我们这个事业怎么做,怎么与大家配合互动,把这事情做下来。 因为我10点有课,就得走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