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第五次战略经济对话前夕,人民币突然开始“大幅贬值”。12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回落156个基点,引发人民币现汇市场连续跌停。即使央行在3日大幅调高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也无法阻挡跌停趋势,人民币现汇市场在3日出现开盘封死跌停板的罕见状况,同时创造了汇改以来连续三天跌停的历史纪录。

市场猜测,作为下半年唯一对美元保持显著升势的主要新兴市场货币,人民币是否将结束“一枝独秀”的时代?

正方:央行已发出贬值信号

央行近期大幅上调中间价在市场看来是中国政府欲通过人民币贬值来提振经济的信号,而现汇跌停板时央行也没有采取行动,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的人民币贬值的预期。

最近频频出台的扶持出口企业的回暖政策,更让很多人士对于人民币贬值的解读是,央行很可能是通过让人民币贬值来刺激新出口增长。

“不排除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帮助推动出口,以及维持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的可能性。”不久前,央行行长周小川的表态似乎也印证了这种猜测。

反方:一切仍言之尚早

尽管本周初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快速下跌,但现在断言中国的外汇政策会出现重大转变还为时过早。

出口行业面临的主要是外需减弱问题,而非价格问题,而汇率只能影响价格而不能影响需求。从其掌握的情况看,至少到10月,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资本流入无明显减少。

由于欧美经济体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人民币贬值可能会招致外界批评,并导致主要出口市场采取保护主义措施;人民币贬值也可能削弱周边经济体的竞争力,最终不会给中国带来实质利益。

尽管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半月也公开表示,不排除通过人民币贬值,来推动出口,保持经济增长。但他也表示,中国的国际收支目前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一切仍言之尚早。

值得注意的是,外部经济环境不利、出口需求减退,而人民币贬值是否真能缓解出口问题还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