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适应创业型经济发展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马国湘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有2500万高校毕业生,他们的就业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以创业型经济为主要经济形态的创业时代已逐渐来临,创业活动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提供就业岗位的重要途径。创业型经济需要大量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创新观念、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及企业家精神的创业人才,是适应创业型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次强调要在高等教育领域加强创业教育,并提出创业教育是继毕业文凭、职业技能证书之后的“第三本护照”。许多国家都把创业教育渗透到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开展创业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

我国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末,和现实需求的差距还很大。我国高校尚未把创业教育纳入学科专业教学体系,创业教育被边缘化,成为就业指导的一项补充内容,或者以“创业大赛”的形式进行,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师资培训也十分缺乏。在创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大学生毕业三年内创业率高达20%左右,而我国不足2%。据调查,原本预计容纳400家企业的中国首家大学生创业园在成都运转5年以来,目前只有7家企业勉强维持。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创业是高水平的就业,创业教育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根据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现状,要马上在所有高校实行系统的创业教育还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比较快,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已达到1200余所,在校生人数近千万,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院校具有产学研结合的独特优势,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条件开展创业教育。

为此建议把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突破口,取得成功后再逐步推广。具体建议如下:

一、从制度上加强创业教育的政策建设。有关部门应尽快制订《创业教育指导纲要》,出台面向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安排意见》等指导性政策。

二、在体制上加强创业教育的管理。由教育部设立“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广泛听取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企业界人士和高校的意见,承担起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师资培训和咨询指导等服务工作。

三、统筹安排创业教育的课程和教学,规范创业课程和教学要求。将创业教育课程列为高校公共类必修课,并保证足够的教学时间。

四、建立创业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和监测手段,定期发布《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监测报告》。

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优秀学生的创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