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今日报导了中国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一事。评论人士谭新木表示,在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审查中,中国商务部即使赢了一场战斗,也无疑输掉了一场战役。

商务部18日以收购将对竞争造成不利影响为由否决了这庄引人注目的并购案,宣布的日期比调查程序截至日提前了两天。商务部在特别需要谨慎行事的时候反而体现出了高效和果断。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是否会形成垄断,现在是众说纷纭。考虑到可口可乐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的市场份额和汇源公司在中国果汁市场的龙头地位,商务部担心并购会导致垄断并非毫无道理。同时,禁止收购也满足了国内“保护民族品牌”的高涨呼声。

但是,且不说可口可乐是以高溢价收购汇源,作为民营企业的汇源大多数股东也乐见收购成功,也不说果汁行业属于全面竞争行业,垄断并非易事,只从目前中国正在极力对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大背景来看,商务部的决定至少在战术上是一大失误。

令人不解的是,就在禁止收购的决定发布之前仅两天,商务部发布了《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简化企业对外投资核准程序,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厂或并购。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困难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所投资国家的保护主义。它们在这方面设置重重障碍或出于意识形态,或出于民族主义,或出于纯粹的商业考虑。在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时候,保护主义情绪只会愈演愈烈。

中国近来一直在呼吁要反对保护主义,并且身体力行派出采购团远赴欧洲,西方国家仍然质疑中国到底是爲了捍卫自由贸易,还是只是爲了保护自己作为贸易顺差国的利益。在这种大环境下,即使商务部的决定没有任何“不纯动机”,也不可避免地授人以柄,自挖墙角。

其实,商务部本可以效仿澳大利亚政府的拖延战术。日前,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将中国铝业参股力拓的交易审核时间延长3个月。这个决定既有政治上的考虑,也有商业上的意义。现在全球经济处在关键时期,澳大利亚政府可以借机继续观察铁矿石市场或者力拓公司财务状况的变化,到时候可进可退。

商务部本来是可以这样做的。商务部发言人16日表示,如果情况发生变化,也可适当将调查程序的截至日延期。在两难的情况下,一动不如一静,给自己留下余地原是上策。

可惜,商务部急不可耐地就将底牌亮了出来,将主动化为了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