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牛津大学中国商业研究专家 埃里克.图恩(Eric Tune)的访谈实录:

网易:你认为中国企业是否该去美国“抄底”?中国有什么要承担的风险?

图恩:很难三言两语解释这个问题。一方面,有些中国公司购买一些外国公司,是为了某种声望,比如说他们想收购的公司一般都在汽车行业里享誉已久,或者具有某种特别的身份象征,而中国公司有购买这种公司的需求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危险在于,如果这些公司在他们现在的主人手里不能赚钱,那中国公司拿来,又能不能赚到钱呢?当然有可能把这些公司的某些资产迁到中国,比他们现在的主人对这些资产进行更有效的利用。但这必须有非常仔细的战略策划,确保他们确实能做一些现在的主人不能做到的事。而这也总是有风险的。

而积极的一面是,这样做他们可以得到研发能力和设计能力,这些都是需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而且需要大量成本。在美国有一些原装厂商破产,有些公司的售价非常低廉,这也可以成为中国公司可以利用的好机会。

网易:宏观来看,你如何评论中国政府的"走出去"的政策?

图恩:在这里你也需要分清楚这些"走出去"的动机是什么。一方面,这已经成为了政府政策的一部分,中央政府一直在推动中国公司"走出去"。有些情况下,一些国有公司要走出去有些特殊原因,比如由于他们的管理层有某种政治性的动机要表现给中央政府看,这样就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因为从根本上讲,你需要在进行海外收购之前有很严谨的策略性逻辑。比如说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公司大量收购美国资产盛行一时。而其中几乎绝大多数都是以过高的价格购买的,十年后再出售这些资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所以这也是中国公司要考虑的,他们要"走出去"收购海外资产的背后应该有严谨的策略性逻辑,而不能过早。我想很多公司在这方面都做得很好,有耐心考虑策略。

扶持无效运营的美国汽车公司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过去的几周内奥巴马政府好像对其他公司采取了相对强硬的态度。大部分人会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他们早就该这样做了,一直以来都没有进行很好的策略调整。关于美国的汽车产业,总的来说,如果你要说美国汽车产业的一切努力正在付诸东流还是得小心点,因为美国的汽车产业是充满活力的,组成这个产业的并一定非得是美国的汽车公司。丰田、本田、尼桑在美国也有工厂,运营得非常有效,生产率很高,做得很好。因此,最根本的问题是,外国所有是否很重要。一家日本公司,雇用美国的员工,使用美国的供货商,把产品销售给美国的消费者,对应一家在墨西哥开展生产的美国公司,雇用墨西哥的工人;在考虑到这二者对经济带来的影响方面,情况变得很复杂。中国也必须应对这个问题,因为中国正在支持本土国内的制造业,但是一家中国本土的公司和一家雇用中国员工的外国投资公司有什么区别呢?

网易:当奥巴马政府公布救市计划后,在中国引起很大反响,大家都说美国在追随中国过去的计划经济的步伐,由政府参与到私人部门中,您觉得这二者是否可以相提并论呢?

图恩:不,我觉得不能。只是临时性的。奥巴马明确指出他不想这样做。他并不认为由美国政府拥有这些公司能够比私人部门拥有这些公司更有效。但是目前别无其他选择。他会尽快地把政府从这些公司中撤出来。中国的经验是这样的,从长期来讲,国有企业能够发挥一种很积极的作用。我知道这是两种差异很大的模式。

作者: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