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由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分会、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主办,韶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幕大会在韶关市隆重举行。

这是“丹霞地貌”在中国研究80多年历史以来首次走进国际学术殿堂,也是丹霞地貌学术研究有史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盛会。

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林木声,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龙新南,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孟宪来,中共韶关市委副书记、市长郑振涛,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副主席迈克尔·克罗泽,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秘书长彼得·鲍布罗斯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核心专家吉姆·桑赛尔,(IAG)前秘书长、弗罗茨瓦夫大学地理和区域发展系教授彼得·米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前主任F·沃尔夫冈·伊德,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王颖,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生以及韶关市领导尚伟、邹永松等出席开幕大会。来自全球19个国家的150多位国际国内地质地貌专家和国家相关部委、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系列提名地专家和官员参加首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共同讨论丹霞地貌科学发展与资源保护利用。

开幕大会由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专家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前院长赵逊主持。

大会主席孟宪来致开幕词。他说,首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将以“丹霞地貌科学发展与资源保护利用”为主题,交流红层与丹霞地貌研究成果及最新研究动态,开展丹霞地貌国际对比研究,探索丹霞地貌遗产保护利用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丹霞系列提名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提供技术支撑,这对于加强丹霞地貌的研究与国际合作、促进丹霞地貌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总结丹霞地貌研究成果,明确下一步研究重点和利用方向,进一步加强国际协作,把丹霞地貌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为丹霞地貌自然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为丹霞地貌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龙新南在致辞时说,自1985年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世界遗产工作,一直致力于对世界遗产的严格保护和科学管理,遗产地所在地政府、管理机构、当地居民、专业和社会团体共同合作,积极行动,在保护和保存世界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目前人口增长、城市膨胀、旅游开发过度、自然环境恶化等因素,使中国乃至全球世界遗产保护普遍面临着重大挑战,因此我们应正视全球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严格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要求,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工作,为全人类、全世界保留更多珍贵的自然、文化遗存。

林木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首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丹霞地貌命名地——韶关市隆重召开,这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是我国和国际地质地貌事业科学发展的一大盛事。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丹霞地貌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我们将秉承科学发展的原则、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继续创造条件全力支持丹霞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继续推动丹霞地貌科学发展与资源保护利用。

郑振涛向中外来宾介绍了韶关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区位特点等情况。他说,研究丹霞地貌、保护丹霞地貌,对于丰富和发展世界地貌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科学意义,对于韶关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旅游经济与地质科学相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他表示,保护、管理好丹霞山,是韶关市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丹霞山和丹霞山系列提名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并以此为契机,深化认识,更新观念,锐意改革创新,全面提升保护管理水平,弘扬丹霞文化,让雄奇秀美的广东丹霞山享誉世界,成为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科考胜地。

彼得·鲍布罗斯基、迈克尔·克罗泽、吉姆·桑赛尔、陈春生等分别致辞。开幕式后,赵逊、克里斯·伍德、黄进、彼得·米根、彭华等国际国内的权威专家围绕丹霞地貌科学发展与资源保护利用进行了主题发言和报告。

据悉,首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为期三天,得到了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和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的支持和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