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7月3日讯 首届全球智库峰会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开行副行长刘克崮在会议期间向网易财经表示,上半年的天量信贷总体上是符合客观需要的,如果房贷审慎,不会再短期内形成不良贷款。

刘克崮表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年初有较大幅度的下滑,中共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拉动内需、保民生、保安定的措施,其中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两个政策在实施中效果是很明显的。

刘克崮认为,一至六月信贷的发放量确实比较大,总体上还是比较符合客观需要的,有一部分是超出实际需求量的,并没有真正进入到实体经济,而是在实体经济外的各个方面循环。刘克崮表示,下半年各有关部门,特别是金融管理部门会采取措施,保证资金的供应和实际需求相适应。

刘克崮同时表示认为,银行总体的不良,主要产生于存量贷款,天量新增贷款不会造成不良,因为新增贷款引发不良会有一个滞后期。

以下是刘克崮访谈实录: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年初有较大幅度的下滑,中共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拉动内需、保民生、保安定的措施,其中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两个政策在实施中效果是很明显的。

刚才记者提出的关于一至六月信贷发放数量较大,会不会造成下半年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的问题,第一,一至六月信贷的发放量确实比较大,总体上还是比较符合客观需要的,应该说有一部分是超出实际需求量的,这部分超出实际需求量的并没有真正进入到实体经济,而是在实体经济外的各个方面循环。比如一些是票据,并没有实际支出。

二是银行放了,企业没有实际应用,而是回存给银行,变成存款增加;还有一些进入到了实体经济中其他的方面,具体我就不细说了。

这是解决当前经济低迷的总状况时采取的措施。

在主方向正确、又起到主要作用的情况下产生的一些不足,我想下半年各有关部门,特别是金融管理部门会采取措施,保证资金的供应和实际需求相适应。

至于这些贷款是不是会在下半年形成不良,我觉得这是两个问题,一是银行总体的不良,主要产生于存量贷款,而不是产生于新增,如果新增贷款操作得好,按程序、规则严谨操作,又满足客观需求,就会在几年之后形成新贷款的作用。

新贷款形成不良是因为我们在放贷款时有些操之过急,如果在项目前期论证不足、开工建设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较快、超常地往前推进,就会产生不良(贷款),一是选择不当,二是建设违背程序,三是各方面工作质量不到位,最主要的还是事先的评估选择,如果选择不当、对市场估计不足以及对贷款使用方、建设方等各方面选择不当,就会产生不良(贷款)。

但作为一些大型固定资产项目,它发生的时间应该是在建设期投产之后,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曾经有过两三年,投产之日是停产之时(的例子),这些教训是很多的,我相信现在不会发生过去那样严重的失误,如果工作操作不当也会有一些,但我觉得这些(不良)贷款是不会在下半年(体现的),因为实体经济下滑、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行业结构、企业自身管理等若干因素的影响会使一些企业在下半年过不下去,但主体上应该是存量贷款和经济变动造成的,而不是新的(贷款),新(不良贷款的反映)会有一个滞后期。

作者:海礁